莫海波
【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把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资源引入学校美术课堂,让美术教学与社会生活中的资源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东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将当地古民居开发成小学水墨画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对家乡古民居建筑艺术的欣赏、利用水墨画进行写生和创作,可促进学生水墨画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促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
【关键词】古民居水墨画;文化传承;教学研究
一、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美术教师运用自然材料与校园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既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又能够弥补国家美术课程难于兼顾的地方特点。课程改革使学生们从单一的课堂、纯粹的课本中走了出来,走向社会,贴近生活,亲近大自然,学生就能学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使课堂内的学习与课外的生活结合起来。
二、开发本土资源有助美术课堂教学
国家统一的美术教材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但是编写的内容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照顾到每个地方的特点。例如,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走进传统民居》,详细分析介绍了陕北窑洞、傣族传统竹楼、北京四合院、皖南建筑馬头墙、围合式土楼、等建筑特点,不过班里的所有的学生几乎没有实地看过感受过书本上介绍的建筑物,这就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东莞本地有很多特色的古村落,学校的周边也有不少上了历史的特色古民居建筑,很多学生从小就在地方长大,从小就熟悉这里古民居的一砖一瓦,如果把身边熟悉的古民居资源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大家一起进一步欣赏、研究、创作,期间再穿插一些地方资源图片、传说的民间故事,那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意义,更能发展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并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三、进一步了解东莞本土古民居资源
东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分布广,数量多。有建与清朝咸丰八年的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建于南宋的南社古村;建于明崇祯年间的虎门“逆水流龟”村堡;建于南宋距今800多年“进士村”桥头迳联古村落;建于元朝的寮步横坑古村;建于元朝的企石镇江边村;建于南宋的茶山镇超朗村;建于明朝的寮步西溪等丰富的古村落;东莞还有很多民国时期骑楼建筑风格的老街,如石龙中山路旧街、莞城老城区的中兴路大西路等。
如此丰富的东莞古民居建筑,开发利用成为美术课程资源,使学生了解当地有历史背景的古民居艺术的存在价值,能增强学生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意识。
四、加强传统水墨画的教学的需求
传统的中国画、水墨画是美术教学中最具文化内涵、最具文化特色的部分,在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中,融入有国画、水墨画内容的课题共12课以及60幅名家国画作品,低年级至高年级逐年级递增,可见中国画占教材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教材上国画课程的安排,可看出了对小学阶段国画教学的重视程度,但由于材料的特殊,和表现形式的难度以及学习的内容不够接地气,导致中国画教学仍然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即使有开展水墨画教学的,也是按成人化教学技法,以临摹、示范等传统的教法,方法单一,过于注重技能技巧,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开发本土资源融入国画教学中,进一步对中国画的教学手法展开深入思考,找出适合学生适合学科本身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
五、开发本土古民居资源在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践
(一)在开展古民居资源水墨画教学前,首先要设定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东莞民居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结构特征、建筑特点进行研究。
(2)对中国画技法进行深入学习,探究我国国画用笔用墨技法,用水墨语言独立构思,大胆表现东莞古民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考察、描绘,感受东莞古民居造型的独特韵味、深入研究国画技法,并用所学技法创作国画作品,学会小组合作、谈论交流、观察写生、实地走访等多种学习探究方式及多样的学习方法。
(二)其次教学计划与过程
1.古民居欣赏,在课堂里,通过网络、图片、视频形式,有选择性的了解
古民居发展背景、建筑风格和结构特征。让学生对东莞的古民居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懂得区分古民居与普通的老房子的区别,并能说出自己对东莞古民居的感受。
2.实地走访考察古民居,鉴于户外活动的安全性,组织自我能力较强的五、六年级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古民居实地参观考察活动,通过深入的观察、现场的采访、拍照和速写记录,获取古民居的多方面资源。
3.水墨画技法的学习与探索
(1)欣赏有代表性国画家的古民居作品,认识水墨画语言。如:欣赏国画大师黄格胜的作品,国画家林容生作品、国画家何加林、沈向然作品。
(2)临摹名家作品,在临摹过程中学会用笔用墨,懂得调笔蘸墨,练习表现浓、淡、干、湿、焦、墨分五色的体验感受。
(3)用图片写生东莞古民居水墨画,体验勾、擦、皴、染、点等技法练习。
4.写生古民居
写生活动是二次古民居实习考察,有了前期对古民居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水墨画的技法学习探索,第二次进行写生活动,无论是欣赏还是观察的方向都会全方位的提高不少。写生过程给学生一些建议,一是要自己选择欣赏的民居,选择喜欢的角度,刻画民居认为精彩的部分。二是要懂得画面的取舍、构图、墨色变化以及虚实关系的处理。画出自己的特点画出自己对古民居的情感。
5.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交流,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总结收货与不足。作品在学校的展示厅展示,还有的在教学楼楼层通道展示,这样对学生将是大大的鼓励。
6.向外拓展资源
对本土古民居有了深入的研究学习,加上对水墨画的表现技法的把握,为了拓宽视野和不断的追求学习,我们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外延伸至市外有特色的古民居进行探索、学习、创作。如,梅州客家围屋、佛冈上岳村锅耳楼、高腰八卦村、开平碉楼等都值得研究学习。交通便利的今天,说不定哪天出游,就可以到达你画过的古村落进一步实地深入感受。
综合上述,本土的古民居资源为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让本土古民居建走进美术课堂,开展一系列的古民居美术教学,践行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在欣赏、写生、创作三类古民居美术课程教学中,融入水墨画的表现手法,进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品味传统的艺术文化魅力,提高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