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清时期徽商文化价值观念目

2020-09-10 01:32杨倩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徽商教育

杨倩

[摘  要:徽商于宋代开始活跃,至明清愈加繁盛,其与同时期的晋商平分秋色,但二者在族群模式、经营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均大相径庭。最为突出的即是徽商对于文化与教育的重视和其以 “儒商”为基调的文化价值观念取向。徽州书院群作为徽州教育文化的载体,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的体现着这种徽商的文化价值观念。

关键词:徽州书院;徽商;教育;文化价值观念]

一、“士魂商才”的徽商

(一)徽商群体与书院

徽州又称歙州、新安,治下一府六县,自宋朝起便是著名的儒学圣地与文化沃土。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唐代徽州以祁门茶市闻名江南,随着后世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徽商于宋代开始活跃于江南,于明初渐成体系,从明代中期开始到清代乾隆末年,徽商经历了最为繁盛的三百多年时间,与晋商和潮商并称“三大商帮”。

书院是中国古代存在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中国古代书院的正式体制由朱熹确立。在廖腾煃《海阳纪略·瞻云书院序》中载,“(徽地)郡邑之有书院,自南唐始也”。到宋元之后,徽州书院数量规模逐渐发展,明清时期的徽州书院共存89所,而其中大部分捐资来自于地方士绅与徽商集团。

(二)“士魂商才”

宋代新安理学发源于徽州,其创始人程颐、程颢、朱熹均为徽州籍。“程朱阙里”的徽州人文氣息浓厚,有着良好的文化基础与氛围。在徽州先后建立了许多书院,仅明清两代就存有书院89所。这种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教育机构,成为培养大批徽州士子的沃土。

这些书院耗资、捐输大多来自“无徽不成商”的徽州商人身上,在重农抑商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商业一直被视为末业,即使在遍地商人的徽州,这种大环境下产生的观念也不能杜绝,所以徽商自己在经商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内在的儒学文化修养,大部分徽商都“贾而好儒”,贾与儒的相互结合也是徽商的一大特色,从商入儒,再由儒入仕,仕商互利。

徽州商人中既有“儒贾”又有“贾儒”, 儒贾以经商盈利之名进行儒学教育,贾儒以儒学之名进行经商,二者是经商的文化人与有文化的商人。所谓“贾为厚利,儒为名高”,他们不光具有经商才干,而且还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善于管理生意中的账目盈仄,也具有更加广阔的生意事业。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徽商成就了徽州教育,徽州教育也同样成就了徽商。

二、徽州书院与徽州商人

(一)民间捐输中的书院建设

徽州许多书院都是自宋而建,经过战乱毁坏、年久失修,尤其在张居正改革和东林党案时受到官方破坏,许多古书院几废几立,每次翻新修建也离不开民间商人的资助。夥县舒大信:“经商江左……修东山道院,旁置屋十余楹为族人读书地。邑人议建书院,大信存二千四百金助之”。歙县盐商鲍志道:“敦本好义,捐银八千两增置城南紫阳书院膏火,倩曹文敏公倡复古紫阳书院,出三千金以落成之建”。祁门谢心元:“东山书院倾圯,独捐己赀修之,任劳任费”。婺源詹隆榜:“幼业儒,资察过人,父命理财历数十……天衢书院并输金数百”。

徽商一方面积极地进行书院的建设修缮,另一方面他们也同样自己修建书院,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竹山书院。出生于徽商的曹景宸,“与兄景廷尊祖好义,创建统宗祠,又建竹山书院”,为徽商大族曹氏为子弟教化修习之所,也是最为典型的徽商书院之一。这种徽商自建的书院更加利于有徽商“贾而好儒”的形象塑造。

(二)徽商创办、资助书院的原因与目的

书院开办下去就必须有资金的注入与维持,徽商的发展使得徽州书院的资金有了保障,教育规模扩大,教育质量提高,也推动了徽州教育的发展进步。仅开办竹山书院的曹氏在明清两代就有进士、举人53人。教育业提高的同时,徽州无论名气还是地位均有上升,这对于徽州商人而言也变成了一个发展契机。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 “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的盛况。

徽商对于书院的建设与资助也是存在着一定的目的性。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人们传统的“工商末业”观念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而此时就更加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依据来支撑原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商人取得这一阶段的合理性。合理性的取得就要自身拥有信服力,而信服力的来源最好的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学,于是徽商大力提倡教育,修建资助了许多书院,培养子弟读书中举,提高了徽商这一群体的文化水平,在寓居之地建设书院,扩大徽商的影响力,从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起到一种“广告”的作用,这也令徽商社会地位的提高有了至关重要的筹码。

其次,通过买官手段或者科举入仕的徽商子弟,在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后,徽商也会通过他们来结交一些权贵,为商业发展选取良好政治背景,勾结官宦,为经商开便利,促进徽商的商业发展。徽商的经贸收入多凭借盐运与手工制品,抛开手工制品不论,单就盐业贸易的进行,就必须经由政府同意贩售,这时在政治上的有所依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获得盐业经营权的同时也代表着他们对这一行业的相对垄断性。徽商与出身“皇商”、有地理战略地位优势的晋商不同,它必须有政治性依托者才能够获得经商中的既得利益,在士与商的社会地位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只有自身社会价值提高才有可能,而更好的情况是,自己既是商,又是士,即可以获得社会地位,又能够通过政治地位取得商业利益。

第三点在于,徽商具有强烈的传统氏族宗法观念,徽商多为团体性的组织,注重家族性的企业发展传承,许多书院也是徽商为宗族而设立,如竹山书院就是曹氏家族为其子弟所修建的书院。这种家族观念来自于古代的世家大族残余观念,一门只要有子弟接连不断的有人中举,几世之后这个家族就会成为有名的望族,因此徽州在这种观念影响之下,徽商就会专门培养子弟,将家族变成名门望族,从而扬眉吐气,不再受“工商末业”传统观念的中伤。徽商团体在明清时期也在为自身地位自卑的同时寻求各种可以提高社会地位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读书、科举功名来提高社会地位。

最后一点是现实盈利性,《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一回中写道:“原来坐船有个规矩,但是顺便回家,不论客货私货,都装载得满满的,却去揽一位官人乘坐,借其名号,免他一路税课,不要那官人船钱,反出几十两银子送他,为孝顺之礼,谓之坐舱钱。”从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有科举功名的人可以免税免徭役,立足于商人的角度,对于善于经商的徽商而言,考取功名的另一种用法即是货物免税,将经商利益最大化,从而赚取更多钱财。

三、徽州选举与徽州教育

(一)“后来居上”的徽州选举

笔者对于清代康熙本《江南通志》做了详细统计,首先在《江南通志》的成书过程中,通史编纂、分辑、分校者共50人,除去大量的江宁(南京)人士外,徽州共有7人参与,其中教论1人贡生6人,这种占比也凸显了徽州的文化水平受到了官方政府肯定。

书中就征辟制度而言,徽州在宋代之前并没有征辟人员记录,宋代征辟28人,元代征辟25人,明代征辟49人。通过征辟比例,可以看到徽州府的文化水平在逐步的发展,教育、人才质量提高,所征辟的人才数量在不断上升。

就科举制而言,在唐代时期,江南地區的进士人数占比最高的是吴县,徽州仅有3人,五代时期徽州进士也同样只有3人。而到了宋朝,虽然前期仍然是吴县与武进占比较高,但徽州后来居上,在宋一朝进士581人,在前代基础上增加约二百多倍。到了元代,由于受到当局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徽州只有进士5人,到了明代,徽州又恢复发展到进士407人,并且有7名举人、10名贡生入仕。这些数据与徽州书院数量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从中我们也不难推测出书院对于徽州教育的影响。

观察徽州的中举名单,可以看出其中有许多人在中举之后并未入仕,这一部分人应该是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成为了“儒贾”,大部分徽商只求功名而不求仕途,考取功名后又重回本业,大大提高了徽商这一群体的文化水平与社会地位。

(二)士与贾,书院与商行

于徽商而言,其对商业与教育关系的态度,莫过于“士而成功者十之一,贾而成功者十之九”,徽商笃信商业对于他们而言是最为简单的,经商是糊口养家的手段,但士是一辈子的人生目标,他们或是在经商时不放弃学习,或是在一次次落榜后经商糊口。他们的价值追求在于提高社会地位,在面对社会的“不自信”下,他们选择了用特殊的手段来提高社会地位。以贾养士,以士兴贾,即是徽商的经营发展理念。

徽商在创办书院时所留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一种对于儒学的追求意识,不仅仅因为理学发源于此,更在于他们对于社会地位自卑心理下对于儒学、功名等可以提升地位的东西的追求。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徽商的这种心理和价值观念更加直观的体现了他们的重商主义色彩,他们渴望被社会所承认,期待可以拥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来巩固这一行业,通过一些文化手段来寻找社会存在感,从而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

四、结语

徽州商人在书院的建设当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徽州建设了数十座书院,推动了整个徽州地区的文化水平爆发式发展,书院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徽商社会地位的转型,而徽商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徽州书院发展的数量与质量。

徽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徽州书院的影响。徽州商人以商业为手段,以读书促进内部格局的提升,并且其在商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利用了文化作为传播的渠道和媒体,增大商业的影响化和广泛性,这对于他们的商业发展而言十分有利,也同样刺激了教育的发展。

但是徽商接受文化教育,提高社会地位之后,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弊端,比如在徽州商人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取得一些商业利益的同时,部分商人也存在着官商勾结、压榨民脂民膏,囤货居奇等卑劣的商业手段。这对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徽商口碑的发展。而且商人开办的书院通常也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许多书院只供自己家族的子弟读书,书院慢慢演化为类似于私塾的教育模式,局限了书院的发展和它对于更多学生接受书院教育的可能性,因此徽州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徽商常言:“非诗书不能显亲,非勤俭不能治生”, 这句话体现了徽州商人的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士魂商才,第二个特点是勤俭治生。徽州商人以诗书显亲,目的在于对于整个徽商群体地位的抬升和文化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徽商的宗族性与团体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总体而言,在书院文化的建设当中,徽商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点是文化对于群体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书院的出现提高了徽州商人这一群体内部的文化水平,在考取功名之后,不少人依旧从事商业,就可以看出读书的直接目的不是自我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是这一整个徽商群体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第二点在于书院对当地和外地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极大扩张了徽商的影响力,无形中做了“广告”的用处,使徽商在经商的过程中,拥有更广泛的客源,也为大众塑造了一个儒商的文化印象,使得徽商这一角色在人们眼中由商人成功转型为儒商,无论是社会各界对其的反响还是自身所在的经营环境,都会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廖腾煃.海阳纪略·瞻云书院序[M].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2]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许承尧.歙县志[M].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4]汪韻珊.祁门县志[M].同治十二年刊本.

猜你喜欢
徽商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徽商怎样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近代徽商衰落的反思和启示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