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金薇 樊妙娟
[摘 要] 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鉴定中的关键环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兼应用性的学科,它对法医工作者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知识结构相对复杂,涉及的案例复杂、毒物繁多和鉴定方案多样。传统的以讲授、示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弱化了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较难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针对法医毒物分析中较难理解的问题和案例,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将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协作和互助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 PBL教学;法医毒物分析;创新模式;法医鉴定
[作者简介] 周 洁(1988—),女,浙江台州人,理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代谢性药物药理机制和体内药物分析研究;金 薇(1995—),女,浙江义乌人,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2017级药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药物机制研究;樊妙娟(1995—),女,陕西宝鸡人,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2017级药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药物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243-02 [收稿日期] 2019-09-16
法医毒物分析(forensic toxicological analysis)是主要用于定性和定量检测生物检材中的毒物,为确定是否中毒或中毒致死提供法律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科学[1]。法医毒物分析为澄清当事人在事件中是否负有法律责任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急救和预防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法医只有在了解毒物性质特点以及法医毒物分析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采取和保存检材、合理地提出检验要求、客观地理解分析结果的意义以及正确地判断是否中毒。因此,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学的专业课程之一,对法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医毒物分析课程现状分析
毒物分析是分析化学、药学、医学等学科的现代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危害人类健康生存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应用科学。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毒物的种类也日益增多[2]。目前,我国法医毒物分析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国内各法医毒物分析实验室间的技术水平也相差较大。并且随着法制建设的需求,我国对法医毒物分析的要求也日益增大,毒物分析工作逐步从以往的定性检识转入到基于应用现代分析技术的鉴别未知毒物和含量测定,甚至是痕量的生物样品含量测定,这对法医毒物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近年来,我国虽然培养了大批法医师,但是全国公检法部门法医依旧严重缺乏,各基层单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数目仍无法满足办案需求。此外,目前一些基层工作的法医师往往是法医通才,并非是从事法医毒物分析的专业工作者[4]。
二、PBL教学模式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PBL,也称为“以问题为基础课程”(Problem -based Curriculum简称PBC);指的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过程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当中,通过学生查阅文献、相互讨论、整合资料等,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探索分析、解决问题,好处表现为:第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法医毒物分析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点,案例多带有侦查性质,知识结构相对复杂的问题,并且现代分析方法发展很快,对法医毒物分析的教学授课也提出新的要求;将PBL教学方式引入到法医毒物分析课程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PBL教学在法医毒物分析课程实践中的举措和优势总结:
1.合理构建教学情景,精心设计PBL问题。合理的针对性的情景构建有利于激发法医毒物分析的教学兴趣,法医毒物分析通常面临的案件复杂,带有侦探性质,往往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教师导入合适的问题,学生们需要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并促进独立思考、做到新旧知识的串联和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2.以问题为导向,提高课堂参与度。PBL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分工合作,查阅资料,整理文档,并归纳总结,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对深入理解已有知识、自主获取新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有显著效果。
3.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强调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的协同合作,可激发每个人不同的潜能。学生可以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
4.多样性评价,全面化考核。闭卷考试是目前主要的评价方式,传统法医毒物分析课程涉及知识点繁多,毒物种类众多和分析方法复杂,过分强调记忆性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客观评价。PBL教学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
5.提高教学满意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获得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除了传统的教学,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多样的方式获得爆炸性的知识,传统教学模式以“填鸭式”授课灌输知识,课程通常枯燥无味,甚至晦涩难懂。长期会导致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满意度不高。PBL教学模式下,结合案例,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主动学习,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高了学生对法医毒物分析课程的理解,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增加了学习满意度。
三、PBL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学生角色转变造成的不适应性。学生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中由引导者转换为主导者。在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采用PBL教学模式后,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且不同学生适应过程的时间长短不一,并且由于是小组学习方式,可能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2.学生知识储备的相对匮乏。法医毒物分析课的内容涉及知识点较多,案情复杂,通常要求学生对整体有一个把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和熟悉其内容。
3.师资质量的高要求。相较于传统模式的教案式教学,教师在PBL教学模式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围绕该问题开展小组学习,通过查阅文献和书籍,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最后汇报展示,需要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占据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展望
法医毒物分析实验教学涉及的毒物种类以及仪器分析方法种类繁多,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需查阅大量资料,按照既定程序即可完成实验,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PBL教学法引入到法医毒物分析课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知识融会贯通并举一反三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分析、判断、思维方法的训练对法医学专业学生后期的实习、实践过程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向平,卓先义,沈敏.法医毒物分析新进展[J].中国司法鉴定,2008(5):45-51.
[2]杨娅,刘超,王晓姝,等.将现代仪器分析课程融入法医毒物分析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6):165-166.
[3]沈敏.法医毒物鉴定的发展及其问题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12(5):66-70.
[4]王玉谨.法医毒物分析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00(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