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宁
摘要: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基于广西2009-2018年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灰关联熵流模型计算出各年份的灰关联熵值,并进一步得出各年份的熵变值。研究发现,广西的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之间存在良性发展的协同演化关系,并且二者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就业增长;协同;灰关联熵流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8-0125-03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实现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工作。人口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过程,其本质在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因此深入探讨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挖掘导致城镇就业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对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截至2019年,广西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09%,但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显现的规划建设水平较落后、“城市病”、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等问题使广西城镇化仍落后于全国水平。因此,综合分析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充分挖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城镇居民就业增长、促进就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潜力是研究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协同趋势的重要路径。
现有研究对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协同发展关系进行肯定,这为后续研究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协同趋势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缺乏系统分析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之间的协同趋势;第二,研究层面较多基于宏观层面,缺乏针对性,具体性;第三,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实证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指标选取较为单一。因此,本研究运用灰关联熵流模型,构建多样化指标体系,综合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趋势,研究成果将有利于促进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协同良性促进。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灰色系统理论于1982年由邓聚龙教授提出,在统计数据有限、数据灰度大、数据分布规律不显著以及数据起伏波动大的情形下能够弥补回归分析的不足,是一种用来解决信息不完备下复杂系统内在规律的数学方法。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领域,如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收益、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优势分析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灰关联熵流模型在吸收灰色关联分析优点的基础上,能够弥补灰色关联分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信息损失以及评价结果具有点关联倾向的不足,使复杂系统内部各组成因子的个性信息加以充分利用。计算灰关联熵流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确定主导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子数列
设参考数列(又称母序列)Y={Yi(t)|i=1,2,…,n},比较数列(又称子序列)X={Xi(t)|i=1,2,…,n}。其中t=1,2,…,m表示时间顺序。
(二)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鉴于各指标原始数据的类型、量纲和数量级不同,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为:
正效用指标(+):指标值越大表示该指标发展良好。
负效用指标(-):指标值越小表示该指标发展良好。
(三)计算时间点t处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具体公式如下:
在式3中,ρ∈(0,∞)称为分辨系数。ρ值的大小表征对maximaxt的重视度,ρ值越小表明其分辨力较好,其中,分辨系数ρ取值范围在0-1之间,通常取ρ=0.5。
(四)测度系统熵
(五)构建灰关联熵流模型
如式4所示,s(t)表示t时期系统的灰关联熵流值。熵变的计算公式如下:
熵变值△S的大小能够表示复杂系统内部有序程度的变化,并由此推测系统的整体演进规律。熵变值△S的大小在一般情况下存在三种情形,即△S>0,△S=0,△S。具体而言,若△S,即S(t)>S(t,表明熵流正在逐渐增加,熵值逐渐变大,此时系统正处于或者将处于某种不平衡状态;若△S,表明S(t)>S(t,熵流并未发生变化,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若△S,表明S(t)>S(t,熵流正在逐渐减小,熵值逐渐变小,系统的结构及相关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正不断趋向最佳状态。
本文采用广西2009-2018年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现状的指標数据,构建灰关联熵流这一模型,据此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程度,二者协同演进的方向大致分为无协同、低度协同、中度协同以及高度协同,据此进行实证分析。
三、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之间的协同演化实证分析
(一)构建指标体系
指标的选取需能够客观反映系统状态的有序性质和发展程度,需反映当前广西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就业增长现状,熵流值的测算需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本文在指标选取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选取城镇化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平这四项指标表征广西人口城镇化,另选取城镇从业人员数、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这四项指标表征广西城镇就业增长规模。[10]
本文选取4个指标构建广西人口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和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见表1。
人口城镇化指标:其中城镇化率衡量广西农村人口不断融入城市的过程;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衡量广西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化的程度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城乡收入差距刻画广西实现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协同发展的程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平能够衡量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本文选取4个指标构建城镇就业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和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见表2。
城镇就业增长指标:其中,城镇从业人员数构成广西实现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的前提;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关注点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所带来的对广西经济的增长效应;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表明广西城镇产业发展对实现人口城镇化的就业吸纳能力;人力资本积累能够提高广西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数据来源与整理
由于部分年份数据的获取较困难,因此对缺失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处理。2009-2018年广西人口城鎮化与城镇就业指标的原始数据见表3。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如表4所示,广西201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灰关联熵变值为正值,其他各年份的灰关联熵变值均是负值。总体来讲,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负熵流,由此可知,二者之间存在良性发展的协同演化关系,并且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2011、2014、2015、2016年的熵变值为正值一方面说明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彼此之间的协同度较低、关联耦合匹配不佳;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制度尚不完善、社会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分工尚不具备等问题制约二者协同发展进程,由此为研究广西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提供新的方向。
(二)建议
第一,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破除制度障碍。完善覆盖农民在内的户籍管理政策,保障农民在住房、医疗以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益;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转变社会福提供模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权益;有序放宽落户条件,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城乡一体化,逐步剥离户籍制度对各项社会制度的影响。
第二,提高转移人口素质,增强其人力资本水平。加大政府教育财政预算支出,加强农村基本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注重教育和引导转移人口的就业观念,鼓励和支持其自主创业和就近择业;鼓励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转移人口就业培训服务,推进职业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向农民工普及基本就业知识。
第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平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制定和完善其他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均衡配置社会资源;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一城乡低保及其标准;充分掌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需求层级,有限解决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最基本需求;消弭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四,培育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为城镇就业增长提供条件。合理增加小城镇的数量,形成良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有机结合,注重就业质量的提升;积极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工业和服务业,提取农业等其他领域的剩余支持并优先投入到重工业领域;展现广西多样的民族韵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 常浩娟,何伦志.城镇化促进就业增长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3(5):39-41.
[2] 汪 泓,崔开昌.中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2(8):28-32+48.
[3] 宋飞翔.我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0):50-51.
[4] 黄 明,耿中元.我国城镇化与城镇就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2,20(S2):747-753.
[5] 秦 磊,张守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150-153.
[6] 李晓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稳定就业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2014(12):100-104.
[7] 周 闯,黄卫挺.新型城镇化需注重农民工就业层次的提升[J].宏观经济管理,2013(10):34-35.
[8] 尚海洋.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创造力分析——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西北人口,2014,35(5):125-128.
[9] 李亦楠,邱 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J].人口学刊,2014,36(6):75-80.
[10] 岳雪莲.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就业增长协同态势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6):58-62.
[责任编辑:方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