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 曾长立 戴希刚 郭瑞 兰红 陈禅友
[摘 要] 以江汉大学为例,结合当前“新农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分析“植物育种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对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手段方法改进、教师队伍、考核方式改进等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加强了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园艺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植物育种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5年度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项目“MOOC背景下的《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15071);2013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园艺专业)”(2013-41);2016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湖北省荆楚农林人才协同培育项目(园艺专业)”(2016-33)
[作者简介] 潘 磊(1980—),男,湖北武汉人,遗传学博士,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 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研究;陈禅友(1963—),男,湖北浠水人,遗传学博士,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通信作者), 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蔬菜作物遗传育种与改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4-0164-02 [收稿日期] 2019-11-10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开始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全面推动“新农科”建设,促使我国由高等农业教育大国向高等农业强国转变,助推高等农业院校“双一流”建设[1]。“新农科”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涉农学科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脉络,把握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学科,形成农业原创性技术创新,培养具有“T型”知识结构的农业高层次人才,构建一个高学科复合系统,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在“新农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培养的园艺人才必须适应新形势和社会要求,必须具备创新的思想、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新时期如何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才,提升针对人才培养的双创属性,成了当前高校培养高质量农业人才的重要研究方向[2]。
“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和骨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以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为中心内容,以遗传学和进化论为基础,与诸多学科交叉(包括生物技术、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生物化学、统计学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综合型应用学科。“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五个字“查、引、选、育、繁”,通过一条主线(即“育种途径”)来贯穿,着重介绍种质资源(查),引种(引),选种(选)、创造变异育种途径(育)(比如有性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远缘杂交与倍性育种、生物技术),新品种审定与良种繁育(繁)等[3]。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江汉大学“植物育种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开展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总结。
一、“植物育种学”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学时不足
“植物育种学”的课程内容丰富,学时却偏少。江汉大学的教学计划仅仅安排了40学时(36个理论学时和14个实验学时),制约了教学内容的延展,使得理论学时被压缩,同时也不利于师生的交流互动,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受限
“植物育种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是实验课时明显不足(江汉大学的教学计划仅安排了14学时)。此外,由于作物育种教学实验基地有限,又受到季节的影响,许多实验只能依托任课教师的科研项目而展开,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拓展。
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一)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把握发展前沿
在教学上,如何将课程内容联系实际,将最新的学科进展引入到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比如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新内容加入课程,既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提高了要求,也能帮助学生了解前沿进展,拓宽视野和思路。在实践环节,通过校企联合的行业专家参与指导现代园艺生产的实验内容,将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二)增强实践教学,开拓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熟悉行业现状,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热情,使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紧密衔接。实践环节中,将学生带到生产第一线,进入园艺植物育种机构和育种公司,带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讨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新内容、新方法、新趋势等,增强对本专业和本行业的熟知和方向把握。
实验教学部分,基础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适当减少,而增加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一方面能锻炼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有效促进理论学习的深化,能提升教学效果。比如“检测种子纯度”实验中,引导学生尝试运用DNA分子标记技术来检测种子纯度,可以拓宽分析思路,掌握前沿的分子检测技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素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到专业教师相关的科研项目中,学以致用,夯实理论基础。比如,依托本校的“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让学生参与教师们在豆类蔬菜资源的收集、鉴定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整理了豇豆、菜豆、豌豆、绿豆等12个种类,开展植物有性杂交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锻炼了吃苦耐劳和勤奋敬业的专业素养,也培养提高了科研能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能动性。依据课程内容,采取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不同形式,增强课堂活力,增进师生互动;再通过微信群和QQ群等互联网资源,与学生进行课后的问题解答与沟通,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案例讨论法中,我们的做法是“分组选题,集体讨论,现场评分”,具体实施方法是:根据班级人数,以5~6人为一组,抽取一个本章节的思考题,在该章节讲授完毕后,安排一节课进行专题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制作PPT和文字版,选派一名小组成员进行口头讲解与答辩,通过3名老师现场打分来评定成绩(百分制),该成绩占总成绩的20%。此外,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分享相关课程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课后的学习。
(三)教学队伍和教学团队的建设
高质量的人才梯队和教学团队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磨砺,本课程拥有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作为教学团队。在授课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实验师1名,其中7位任课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有1名教师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技术。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1名,35~49岁5名,35岁以下2名,因此教学团队年富力强,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考核方式的改进与优化
传统的考核中,以闭卷考试为主,虽然能反映出学习成绩与效果,但是普遍存在考前突击和依靠机械记忆等现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在园艺植物育种学的考核上,理论闭卷考试占60%,实验实习成绩占15%,课程讨论等占25%。根据课程内容灵活提出综合性题目,涵盖课程主体内容,只有参考答案,不设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灵活全面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
课程建设与改革永远在路上,是一个开放式的课题,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系统工程。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服务社会经济需求为根本,积极改进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使“科研—教学—生产”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园艺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國农业教育,2018(1):15-21.
[2]马静,高玉峰,吴静丽.新时期下高校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途径[J].时代教育,2018(5):18.
[3]余小林,向珣,曹家树.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本科生育种综合素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