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2020-09-10 07:45刘旭赵忆文李玉冰王连磊刘彤瑾
北方经贸 2020年8期
关键词: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刘旭 赵忆文 李玉冰 王连磊 刘彤瑾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现在分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多元主体参与污染治理的困境,存在着多元主体参与度不均衡;多元主体治理污染意识薄弱;多元主体治理监督不完善等困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理途径。

关键词: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8-0052-02

一、农村污染从何而来

(一)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垃圾

一方面,生活垃圾處理率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乡村常驻人口为5.64亿,农村平均每天每人产生垃圾约0.86公斤,但是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率只有50%左右,农村垃圾分类并不完善,在卫生治理不彻底的一些村庄,路边还是可以看到随意堆放的垃圾。另一方面,农药化肥污染严重,我国农村常驻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外出打工和种植农作物,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喷洒农药已经成为一种必要手段。然而,伴随着产量和收入的增加,农药带来的污染越来越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面积达1.8亿公顷次,受严重污染的农田1 330万公顷,过多农药的使用破坏了农田的稳定性,造成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农村水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水污染的治理还不完善,农村中并没有和城市类似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且村庄生活污水及养殖业、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拥有率不到10%,大量生活中产生的污水被直接引流到农村附近的河流或水塘,久而久之造成农村中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同时,被污染的地下水再用来灌溉农田又会造成重金属污染,重金属进入人体又会造成食物中毒。据统计,我国至少10%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三)城镇化建设中存在“污染下乡”现象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很多重污染企业从城市搬向农村,因为农村监管制度尚不完善,以及面临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抉择,致使一些企业存在随意排放污水、处理废弃物的现象。另外,随着新式经济的发展,“农家乐”式旅游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游客也带来了大量垃圾,存在垃圾废物直接排放、游客随手乱扔垃圾现象,对农村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涉及的多元主体

多元主体主要是市场、村民、政府等组织。农村环境污染是市场、村民、政府等主体共同造成的。市场是化肥、农药、农膜等的生产者,也是工业产品交易的场所,在生产这些物品的时候,也需要向自然界获取资源。村民是市场生产这些物品的直接使用者,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关系人。政府是农村污染治理的权力保障。市场和村民在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中处于一种被动参与的状态,很难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管理的主体,由于未将权力及时下放,有些暗区难以监控得到,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不足,使得市场和村民在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中举步维艰。

农村环境的污染涉及多个主体,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因此寻求市场、村民、社会组织等参与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部分。政府、市场、村民每个主体自身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农村环境治理、污染治理需要每个主体调动自身资源,三者协调运作。政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市场借助环保主体,生产环保产品,村民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

三、 治理困境

(一)多元主体参与度不均衡

多年以来,政府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也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权力掌握者,市场、村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度是有限的,使得市场、村民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农村污染治理中一直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在环境保护中协同治理污染意识薄弱,忽略了市场、村民和社会组织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是政府治理的得力助手,应该协助政府的治理工作。多元主体治理参与不均衡性导致了仅有政府独自治理农村污染问题,使得农村污染治理行进缓慢,难以推进。

(二)多元主体治理污染意识薄弱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一直都是在由政府来做,其他参与主体意识薄弱。对于农村来说,比如垃圾收集,可以让更多的村民去做,既可以为政府降低负担,又可以为更多的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另外,垃圾变废为宝、降低垃圾毒性或是降解垃圾,可以发挥市场这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主体作用。集众民之智,挥市场之长,但是如何召集农民参与污染治理,如何发挥市场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三)多元主体治理监督不完善

目前,关于农村污染治理的文件都由政府下发,在各个地区实施时,监督落实仍不到位,很多地区只是短时间内略显效果,但时间一长就恢复原样,即使不是农村。因此,如果只是颁布政策,不增强监管,那政策落实后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持续发作,把污染治理到底。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农村污染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各个部门完善的监管,不能相互包庇,而应相互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或者增强奖惩力度,把污染治理与公民利益切实的联系起来,使政策得到严格的落实与执行。

四、治理途径

(一)治理主体的权利分散

政府应该意识到自身权利的下放,即采取一权三分政策。第一,政府主导按照国家乡村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大纲,开展绿色农业、资源保护、农村清洁活动等来提升农村整体面貌。第二,村委会组织工作人员了解当地的情况,根据环境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策略调整。第三,农村治理的关键在于农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提升。

(二)治理机制的转变

1.主体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要从源头上解决,就农村垃圾治理而言,由于村民文化水平有限、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政府、村委会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宣传环境工作,增强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会垃圾分类,解决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其中以户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是垃圾资源化的关键。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成分高。

2.农村环境治理的“交易”。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全面的监督农村所有的环境问题,政府就要鼓励村民和社会人员参与监督,让环境处理变成一个惠民的市场。对于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和个体户征收一定的环境处理费等相关费用,取之于民,服务于大众。对于参与环保的村民要適当奖励,可以设置最佳环保家庭奖项,逐步养成良好习惯,进一步提升居民素质。总之多个不同参与主体共同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三)治理政策与技术的结合及能力的提升

在乡村发展战略中,必须改革创新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创新治理的方式与改革技术。政府要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可以引进高新技术应用于环境之中,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治理具体措施

一是政府、社会加强对农村污染的监督,定期监督工厂污染排放情况及农村垃圾的清理。二是近年来国家实行厕所革命,逐步淘汰以往的茅厕,提高厕所卫生,及时处理排泄物,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可以建造沼化池,废物利用,既产生新能源又增加就业岗位。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可以几个农村共用一个洒水车,定期洒水和浇灌路边的植物,水是来自工厂经过处理后的废水或其他可利用的水。四是农村全面开展垃圾治理,包括处理生活垃圾、牲畜家禽垃圾以及工厂垃圾等。

五、总结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随着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开发程度快速提高,但因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单一方面治理势单力薄的关系,农村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中,不管从治理力度,还是治理方法,政府一个主体的治理力量显得力不从心,现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先分开介绍各主体,得出政府、市场、村民等的合作共同治理,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 唐仁强.农村环境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探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4).

[2] 于 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论视域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3] 周 丽.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4] 钟 雯. 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工作协同治理[D].重庆:重庆大学,2017.

[5] 范和生,唐惠敏.农村环境治理结构的变迁与城乡生态共同体的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4).

[6] 姜 莉. 文山市农村垃圾治理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王功巧]

猜你喜欢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农村学校善治模式路径探析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协同治理视域下政社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论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治理文化
科学构建我国城市社区组织协同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