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调查与建议

2020-09-09 07:16莫鹏巧蒋流霞黄广萍刘金花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高职院校管理

莫鹏巧 蒋流霞 黄广萍 刘金花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现状,从学生、教师、企业三个维度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并基于对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专业的实践,提出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方法,包括根据专业特点制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整体规划学生的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个实习阶段,制定整套顶岗实习制度,利用平台+线下实地考察结合,强化顶岗实习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25-04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共同构成高职学生必修的三门实践课,对于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职业精神培养、有效衔接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4月出台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管理办法》,规定教务处负责统筹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各系(部)负责学生实习的监督管理。

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时间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顶岗实习原则上安排在每年12月至次年6月。支持和鼓励各系(部)和实习单位合作探索工学交替、多学期、分段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各系(部)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探索适合专业特点的跟岗和顶岗实习方式,较多系(部)采用“3+6”模式,即3个月跟岗实习,6个月顶岗实习;有些是采用3个月跟岗实习结束后回校继续学习,再出去顶岗实习6个月;有些是暑假提前上完所有课程(含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9月到次年6月连续开展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其中前面3个月为跟岗实习,后面6个月为顶岗实习;有些是“2+6”模式,即跟岗实习2个月后回校学习,12月到次年进行顶岗实习,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系(部)、专业不同管理方式和实施效果的差异。因此,如何在遵循教育部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系(部)和专业特点进行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是实现顶岗实习目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基于对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专业的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学院各系(部)及各高校顶岗实习管理提供借鉴。

一、顶岗实习管理调查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顶岗实习的3个主体,包括2015级学生7个系548名学生、26名教师、22家企业。

(二)调查方法。以顶岗实习的3个主体,即2015级学生、教师、企业为观测点,分别设计了3份调查问卷,并采用问卷星方式发放问卷及统计分析,同时对学生、教师、企业进行访谈,全面了解各主体对各系的顶岗实习管理现状的满意度并进行意见收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学生作为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其对顶岗实习管理的真实感受与收获应是学院改进顶岗实习管理的最直接依据,教师和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两个主要参与主体,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起到促进的作用。

1.以学生为观测点的调研结果。面向学院7个系548名学生发放问卷,问卷涉及顶岗实习对口性、安全问题、实习稳定性、实习单位的实习管理等21个题目。

(1)关于学校顶岗实习安全教育及实习管理的调研结果。问卷结果显示,90.88%的学生表示系(部)在学生外出实习前都做过相关的教育培训(见表1);94.89%的学生表示系(部)外出实习前都做过安全教育(见表2);80.66%的实习公司对学生进行了岗前专门培训(见表3);82.11%的学生表示学校安排有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见表4);55.48%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能做到每月至少联系一次,35.4%的指导老师是有事才联系(见表5)。在实习过程中,班主任联系学生的情况比较多,占83.94%,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学生的占40.15%(见表6);系(部)对学生顶岗实习生活关注情况,认为很关心的占43.07%,比较关心的占44.16%(见表7)。结果表明,基本上所有系(部)都在学生外出实习前进行相关的教育,尤其是将安全教育作为主要工作,企业也比较重视对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有些系(部)没有安排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作为学生实习主要联系人,系(部)对学生实习的跟進指导不够密切,日常和学生沟通指导相对欠缺,存在管理不完善的问题。

(2)学生在实习中的相关情况。学生顶岗实习的对口率为66.97%(见表8);仅有40.51%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没有换过岗,35.59%的学生至少换过1次岗,17.88%的学生换过2次岗,换了3次或3次以上的有6.02%(见表9);55.11%的学生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适应实习工作,35.77%的学生需要一个月才能适应实习工作(见表10);顶岗实习中主要出现的压力依次为:专业技能(59.85%)、人际交往(57.66%)、经济(52.19%)、工作环境适应(46.35%)、生活适应(39.05%)(见表11);学生实习中遇到问题比较倾向于找同学、朋友(36.31%)和班主任(占27.74%)(见表12);57.12%的学生对系(部)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满意,36.31%的学生对系(部)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比较满意,6.57%的学生不满意系(部)的指导(表13);系部顶岗实习管理总体评价满意占52.56%,41.24%的学生对系部顶岗实习总体评价较为满意,6.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表14)。

调研结果表明,各系(部)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对学生实施管理,尤其是在学生外出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及顶岗实习要求的培训等方面,学生对实习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对口率不高,学生换岗率高。在实习过程的管理中,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压力排解指导不够,各系(部)指派的实习指导老师没有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导致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没有得到很好提升。在学生座谈会上,学生提得较多的是在学校所学的课程知识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实习初期胜任岗位有一定难度。

2.以教师为观测点的调研结果。对26名教师发放问卷,问卷涉及系(部)在顶岗实习实际操作中的规范性、实习指导老师的安排和考核、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实习老师对学生指导情况等16个题目。问卷结果显示,76.92%的老师认为系(部)对学生顶岗实习做到了全员参与指导;42.31%的老师认为是教研室主任的事(见表15);53.8%的老师表示系(部)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分工不明确,需要改进(见表16);53.85%的老师认为系(部)对实习指导老师没有规范的考核标准(表17);88.46%的老师认为系(部)有必要制定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来规范管理(见表18);69.23%的老师认为对指导老师和实习学生考核不明确是系(部)层面主要的问题(见表19);对系(部)顶岗实习的总体评价,23.08%的老师表示满意,65.38%的老师表示比较满意,11.54%的老师表示不满意(见表20)。

调研结果表明,系(部)在学生顶岗实习中没有规范的制度及考核标准来明确实习指导老师责任,有些实习指导老师不是“双师型”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很多仅限于通过QQ进行沟通,沟通频率少,发挥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在进行教师访谈中,有的教师反馈系(部)对学生实习管理还是不够规范、责任不清,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松散,有点“放羊”的感觉;有的老师表示学生实习从事的岗位存在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学生不乐意或不感兴趣的情况;有的教师认为系(部)对实习有规范管理,但指导老师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要腾出更多精力关注学生,真正对顶岗实习指导到位有较大难度;部分老师感觉不能胜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

3.以企业为观测点的调研结果。对22家企业发放问卷,问卷结果显示,95.45%的企业有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合作意向(见表21),90.91%的企业会对顶岗实习学生做岗前培训(见表22),86.36%的企业认为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上是比较规范到位的(见表23)。关于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心理适应占68.18%,人际沟通占54.55%,工作能力欠缺占40.91%,责任感不足占31.82%(见表24)。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比较大,希望和学校进行合作,这与顶岗实习能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减少企业招聘和用工成本有很大关系;企业更多认为学生在职业素养上欠缺更明显,工作能力问题排其次,表明企业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看得更重。

二、顶岗实习管理呈现的主要问题

(一)顶岗实习课程设计规划不完善。顶岗实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具体的学分设定,却没有明确的标准要求。该实践课程是在企业完成,在企业分布、岗位工种、学生个性差异等方面,以及人员、管理、考核等方面,系(部)均没有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导致顶岗实习中的系(部)、学生、教师、企业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严重影响顶岗实习的效果。

(二)顶岗实习过程缺乏有效管理。顶岗实习一般安排6个月,有些系(部)安排跟岗和顶岗连续开展就是9个月,长时间的教学却没有清晰的教学设计内容、目标和过程管理机制。学校对前期准备工作比较重视,但对过程和后续管理不足。学生进入企业后,由企业根据实际工作安排进入岗位,很多学生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企业没能有效服务教学。系(部)指导老师很多仅限于收集数据,每个月不定时了解情况,偶尔赴长期合作的企业看望慰问学生,对分散实习学生则无法顾及,到实习结束时学生应付式地上交实习总结就算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这种“放羊”式的管理使顶岗实习与实践教学的要求严重不符,学生出现很大心理落差,甚至怀疑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同时,由于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学生易受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利于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另外,学生长期处于离线状态,监控不到位,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系部很难及时掌握情况。

(三)校企功能发挥不充分。对学校而言,顶岗实习一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工作要求;二是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企业而言,能解决用工需求,减少企业招聘和用工成本。实际上,顶岗实习体现出来的校企合作层次比较浅,学校没有清晰的设计实践内容,企业基于盈利的目标,较少参与顶岗实践教学,双方只是在形式上达成了合作及完成任务,没有达到深度合作及持续共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实现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方法

基于调研结果,结合学院及专业实际,要达成顶岗实习教学目标,需紧紧从四个主体(学校、学生、教师、企业)在其中承担的角色、作用入手,以制度和考核为抓手,强化管理,解决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笔者针对室内设计、广告设计专业提出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的方法。

(一)分析专业特点,制定适合专业的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既然作为一门课程,首先应该像在校授课课程一样制定课程标准(其中应明确实习目标与任务、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等内容),如在实习内容中就明确实习期间完成的工作项目,每个项目达成的职业能力目标及时间安排等,细化好实习期间的各项要求。但因各专业性质不同、从业方向不一致等,课程标准具有专业独特性,依据这个课程标准进行后续的各项实习安排及考核,做到有目标有计划。

(二)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遵循实践课程整体规划。高职学生的实习一般有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3种,3种实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整体规划3个课程,建立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选聘相关行业人员充当这3门课程的校外指导老师,作为相关专业行家负责推荐联系实习单位,并协助校内指导老师一同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关学习。这一方面解决校企合作资源不足问题,有利于筛选出合适的合作企业,建立更多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合作企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校外指导老师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在制定后续的顶岗实习方案和课程标准时,能够帮助提出更切合实际的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和方案。对学生而言,从开始认知实习时能到企业参观,初步感受专业实际工作环境和技能要求,再经过跟岗實习,强化对专业对口企业环境和技能要求的深入认识,在顶岗实习时才能更快适应环境及胜任岗位,有效降低学生的换岗率。

(三)制定一整套制度,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和考核是实现顶岗实习目标的重要手段,顶岗实习涉及学生安全管理、企业合作以及实习考核等多方面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如可以制定系(部)级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守则》《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与考核办法》,依据制度做事管人,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减轻学校和企业的风险,促使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实习指导工作。

(四)探索利用平台+线下实地考察结合方式,提高过程管理的有效性。顶岗实习要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过程管理是核心,平台管理可以解决校内指导老师、学生、企业在空间不一致带来的过程监控问题。教师可按照管理办法要求,不定期到企业进行督查,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技能、生活问题。目前学校已有个别系(部)使用习讯云平台进行学生实习跟踪管理,给实习跟踪、数据收集等带来了很大便利,有利于对学生安全情况的监控。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种实践体验,是专业学习和实践的融合,也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根据专业特点做好统筹规划,开展好顶岗实习,做好实习的各项管理,切实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征军.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

[2]谭上轩.高职院校药品制造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与思考——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

[3]都萌,王秀梅.互联网时代下职业院校顶岗实习课程过程管理研究——基于学生移动端[J].教育与培训,2020(2).

[4]张雷红,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调研与分析——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类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52).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践研究”(YJJ1821)

【作者简介】莫鹏巧(1982— ),女,广西河池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高职院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