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2020-09-09 07:16唐锋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需求调查供给

唐锋

【摘 要】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就业、用人过程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以此分析广西高职毕业生供给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匹配度,针对其中存在的主客观问题,提出深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在就业指导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供给  需求  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21-03

据广西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西高职院校近年来每年毕业生人数在10万人左右,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匹配或者差距较大,那么就会加剧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本文以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为调研对象,探讨广西高职毕业生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以期发现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客观问题,探讨高职院校的教育对策,让培养的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更加匹配,进而改变“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现状。

一、调查情况分析

笔者以广西高职院校2019届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2份,分别为《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和《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现状调查问卷(单位)》。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发放给高职毕业生的学生调查问卷共1400份,收回1400份,有效问卷1389份,其中男生348人,女生1041人;发放给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30份,收回30份,有效问卷30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毕业生最愿意就业的单位。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最想就业的单位是国有企业(38.52%)、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27.07%),其次为民营企业(15.33%)。然而以当前的就业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在私营、民营企业工作。

2.毕业生考虑就业的重要因素。对高职毕业生而言,企业最具有吸引力的因素是薪酬与福利(70.91%)、发展潜力(62.78%)、企业文化与氛围(60.55%),企业经营理念、公司规模也是毕业生考虑就业的重要因素。

3.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途径。调研结果显示,65.01%的毕业生表示获取的就业信息来自网络媒体,34.13%的毕业生表示就业信息来自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21.53%的学生表示通过学校宣传活动获取就业信息。高职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与他们理想中的获取途径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最希望从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求职网站获取就业信息。

4.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大中城市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首选,超过77%的高职学生毕业后选择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愿意在西部大中城市就業的毕业生为31.25%,愿意留在小城镇工作的毕业生仅有16.85%。他们这样选择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发展机会、良好的人才政策及较好的生活条件等因素。当被问到在求职困难情况下是否愿意去小城镇及乡镇企业上班时,63.5%的高职毕业生表示如果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8.14%毕业生表示坚决不会考虑去小城镇或乡镇企业工作。

5.毕业生对薪酬待遇的期望。调查结果显示,63.57%的毕业生觉得自己所在岗位的工资待遇一般,13.39%的毕业生对工资待遇不满意,仅23.04%的毕业生对工资待遇表示满意。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薪酬待遇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此外,高职毕业生对于转正后薪酬的期望值较高,超过70%的毕业生希望工资待遇在3000元以上,其中18.21%的高职毕业生希望薪酬在4000~5000元之间,22.1%的学生期望薪酬在5000元以上。而毕业生对于相应薪酬的期望主要来源于对自身价值的评价,表明大部分高职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比较认可。

6.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于目前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的认识比较清晰,超过67%的学生认为目前就业比较难,而就业难的原因有毕业生数量多、企业需要有工作经历的人才、自身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等。

7.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调查结果显示,61.84%的高职毕业生认为在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扰是自身所学技能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岗位人才能力需求,其次是对社会缺乏了解(50.61%)、信息量少(38.52%)、求职技巧欠缺(37.29%)、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不够(29.66%)等。同时,毕业生认为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专业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8.毕业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高职毕业生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的途径,是一个解决就业的不错选择。75.38%的毕业生表示在大学受过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对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满意。这说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比较重视。此外,毕业生认为可以通过开办创业园、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等方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用人单位性质。在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中,76%为私营或民营企业,且68%为中小型规模的公司。

2.用人单位对广西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被调研的所有用人单位均招聘过广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广西高职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表示满意,认为广西高职毕业生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耐劳,其次是能在工作中与其他员工团结协作。

3.用人单位给高职毕业生支付的薪酬。在薪酬方面,仅有36%的用人单位支付给高职毕业生的薪酬超过3000元,大部分用人单位支付给高职毕业生的薪酬在3000元以下,其中16%的用人单位支付的薪酬在1500~2000元之间。

4.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层次。从人才类型来看,当前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人才,排在首位的是专业技术人才(76%),其次是一般管理、销售人才(56%),再次是技术操作人才、普通工人(48%)等。从人才学历来看,72%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最适用,20%的用人单位认为本科学生最适用,另外分别有4%的用人单位觉得硕士研究生和初中学历学生最适用。

5.用人单位注重的毕业生素养。调查中,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最主要是毕业生缺乏企业工作和实践经验(40%),其次是综合素质不高(32%),再次是专业水平低、不能满足企业需求(32%)。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比较注重的素质有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社会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调查结果显示,有84%的用人单位表示企业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且大部分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创新精神较为满意。

6.员工离职原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的就职岗位,也导致员工流动性越来越频繁。用人单位人员流动最频繁的是一般生产员工(48%),其次为一般管理人才(32%)、技术操作人才(20%)等。用人单位认为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工作压力大、不适应单位文化等。

(三)学生、用人单位问卷数据比较分析

1.期望就业单位性质与实际的差距。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最想在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但由于高职学历、专业知识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的高职毕业生只能在私营或民营的中小企业就业。

2.期望薪酬与实际的差距。基于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及人才市场的行情,超过72%的高职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超过3000元,其中22.1%的毕业生期望薪酬在5000元以上,说明高职毕业生对自身的素质、能力较为自信。实际上,学生所期望的薪酬与用人单位支付的薪酬存在较大差距,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频繁跳槽,导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降低。

3.对当前就业难原因的不同理解。大学生就业难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共识,而对于就业难的原因,高职毕业生认为首先是毕业生数量太多,其次是没有工作经历以及不能吃苦、眼高手低。而用人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就业难的最大影响因素,其次是缺乏企业工作和实践经验,再次是学生专业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对第二点原因的认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看法一致。

4.对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认识相同。调研表明,无论是高职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都认为创新精神非常重要。用人单位表示在工作中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毕业生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以及创业园实践教学获取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

三、对策

针对以上学生问卷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供给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广西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深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以及在就业指导中引导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

(一)深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

广西高职院校应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有效结合”作为指导性方向,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极探索专业教育、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例如,创新實践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实践教学软件、线下生产性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机会,指导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在竞赛和实训中开展企业设立、财务决策、预算管理、纳税申报、报表分析、企业经营沙盘等业务,让学生在一个虚拟的商业环境中感受企业经营的业务和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每年的“互联网+”创业大赛中,聘请企业家组成专家组论证学生的创业方案,邀请已毕业的有成功创业经历的校友给在校生做指导和创业心路历程分享等。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不仅能缓解高校的就业压力,同时,创新创业环境也给学生融入社会提供了更多空间,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

面对新时代如何“立德树人”的问题,我国提出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即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课程教学中融入诚实守信、忠诚、遵纪守法、工匠精神、爱国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通过课程教学中具体知识点、案例所体现的岗位能力、素养的需求,以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吸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以爱岗敬业精神、企业实际发生的案例、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等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坚韧果敢的个性、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有助于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降低学生跳槽的频率。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职学生缺乏对自身能力、素质的正确认识,以致在就业中对薪酬、工作环境等要求过高而造成多次离职。广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对就业课程指导教师的培训,强调在传授简历制作、自我介绍等一些基本就业技能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自己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同时,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加强与企业交流,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讲座、在线直播、学徒制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及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准员工再到员工的角色转变。此外,通过学院职教集团的建设,加强与会员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对口的就业信息,提高人才需求与供给在就业岗位、岗位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匹配度,缓解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两难”现象。

【参考文献】

[1]余飞,张存江.“G:S-P”财商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J].职教通讯,2017(2).

[2]李祥祥,朱凤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改课题“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GXGZJG2017B158)

【作者简介】唐 锋(1981—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需求调查供给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