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张华中
历史课堂中的“人”——包括历史舞台的人,学习主体的人,[1]即历史之“人”,和课堂之“人”。然而教学中历史之“人”选角往往被禁锢或者脸谱化。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抱残守缺,往往重复昨天的故事,课堂之“人”成为没有思想的傀儡,谈笑间对答如流实则精神世界游离于课堂之外,空有流水线式的价值灌输。如何让历史之“人”活起来,让课堂之“人”动起来,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朱海蓉老师在2019年“苏州市课改展示活动”中所上的《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一课,作了很好的示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2],有灵魂的教育需要有情怀的教师。朱老师以“侠”之情怀,铸就师之育界,围绕课程标准和核心主旨,进行历史素材的再创作,耳目一新,呈现了历史课堂应有的本真和风采。
一、以侠者之心突显育人价值
杨宁一认为,“我们现在有很多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民族凝聚力减少,所以加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极其重要”。价值立意正是以“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指向的课堂教学灵魂目标,是统领教学的顶层设计之上位概念。[3]课始朱老师开门见山道来本课“敬我心中的武侠”,何为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此为出发点凝练课魂。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的最终归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它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4]。
朱老师的侠者之心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是对学生成长的关切和思考,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深刻解读。侠者之心即为“侠义”精神,最为核心的则是“家国”精神,“家国”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朱老师的视角独特,以家国情怀勾勒了历史画卷,课魂看似浅显直白,但极富冲击力,一言以蔽之的课魂才是课堂需要的真性情,也引发课堂的价值共鸣。朱老师选取近代中国人民抗争(1898—1937)这一历史片段,透视历史大时代,深度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以情动人,以事感人。本课人物众多,围绕主线四个人物谭嗣同、王五、霍元甲、赵登禹串联起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一段段有血有肉的历史,将个人精神与民族大义紧紧相连,让人物群像与时代背景密切勾连,一句“侠客为何在19世纪初而生?”,个体生命层面与国家社会层面碰撞交织,引发学生对“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无尽思考,历史之“人”与课堂之“人”共呼吸共命运。历史情境融入毫无设计之感,最终情感流露自然真实真切,家国情怀浸润也水到渠成。
二、以侠者之行生成人文特色
“侠”是主流社会的异质力量,他们用自己特有的行为方式除暴安良、为百姓匡扶正义,独立于主流社会群体之外,而藏身于人们所说的江湖之中。朱老师的课也是独特的、异质的,以别具一格的侠者之行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彰显了人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提高人文素养。”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历史课堂需要一种自由、开放的氛围,事实上历史教学是一种运用历史素材的作品创作。[5]朱老师的复习课没有“规律”反复运转,“概念”层出不穷,“教条”大行其道,相反是充满历史的活性、人性、灵性,真正关注学生的兴奋点和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成。通过对人物群像的爬梳,以人带事,既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感,又以历史人物的侠者之心回望大时代,唤醒民族记忆,发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最强音。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强调,做史者不能局限于朝廷,更应关注全体国民,因为史学是“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6]。碎片化的人物个像是如何形成完整性的历史群像,朱老师的“武功心法”独树一帜。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看似孤立的人物之间联系,人物与历史大事件的整合。如何架构这样的时空框架?赵亚夫教授认为:“情境是老师营造的引出和展开问题探究的学习环境。”[7]营造学习情境将客观存在的历史知识与当下学生的主体认知之间串联起来,打造身临其境的人文情境至关重要。关于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朱老师的视角独特,选取历史中的人虽是来自江湖,但也是有群众基础之人,虽非书中之人,但最后回到历史的主线之中,唤醒课堂中的“人”。朱老师首先划定时间界限,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1898—1937年),导入视频为霍元甲不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探究兴趣。逐一介绍谭嗣同与王五,王五与霍元甲、霍元甲与农劲荪、李尧臣与赵登禹等人物。朱老师的人物形象十分丰满,例如王五的顺源镖局和幽燕大侠侧面反映了王五的侠义精神,王五与谭嗣同在武術和维新上的师徒关系,可以看出维新思想在封建主流社会并没有引起大的波澜,也引出对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结局的思考。王五在抵抗八国联军战死由霍元甲收尸这一情节顺势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入另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铺陈霍元甲和当时同盟会成员农劲荪的友情,引入辛亥革命,也激发了对辛亥革命群众基础的思考。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发扬光大,北京精武体育会李尧臣独创无极刀法训练二十九军大刀队,讲述了赵登禹有关的长城抗日和七七事变。宏大的历史观,众多的历史事件,就在娓娓道来的人物故事中迎刃而解。在短短的45分钟,数次冲击听者心灵,探索人类情感世界的大潮,回眸了历史中最宝贵的民族记忆,国家记忆。
三、以侠者之风厚植人本课堂
“侠”产生于春秋战国,兴盛于西汉,太史公始为“侠”证正名,其在《史记》一书中首为“游侠”立传,把“道义”作为衡量“侠”的重要标准。太史公着重赞扬了游侠言信行果、重诺尚行的行为品格,轻生尚义、不畏死生的人生态度,缓人之急、救人困厄的责任与使命,不自矜、重德行的道德修养。[8]侠者之风最终归结于一种“道义”的修为,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求索。朱老师的课堂也是呈现历史之“人”,解放课堂之“人”的修为之路。富有创意的课堂看似是朱老师的随性而发,实则不然,是植根于朱老师以诱发学生历史思维的人本课堂研发之上。
朱老师曾阐述过自己的教学思考:像历史人物一样去思考,让学生尽可能地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探究;像历史学家一样去研究,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性地分析和使用材料。[9]通过情境史料的铺陈增加感染力度,恰如其分地把艺术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促进学生辩证的思考历史的现象和背后的根源。有格调的创意和框架,不仅需要有豐实的历史和精彩的细节为其支撑,而且需要有微观的辨析和探究的环节为其充实。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够有效选取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史料。朱老师精心剪辑的大量视频,查阅了大量史料,如《北京档案》、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赵炳麟《柏岩文存》、历史人物照片和影视作品中形象、《档案》中王五夫人的回忆录、《青年杂志》等。历史教学的课外研发滋养课堂中的学生;课堂中的问题引发教师思考和钻研,带动学生的研究探讨,生发出新的研究或课程资源,课堂有厚度和智慧。朱老师最后结语是“致敬心中的武侠梦,感谢大家听了一节任性的历史课”。侠者傲然而立,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深感意犹未尽。在朱老师身上有历史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人文情怀扎根于心,而非流于言表。何为一节好的历史课?让人不舍并引发思考就是一节好课。
从学史明智到以史育人,赋予课堂生命,让历史之“人”和课堂之“人”的融合得到延展与再生,更让学生在民族记忆的回眸中受到思想和心灵的启蒙。与人物相合、与现代同行,历史老师当勤勉之。
【注释】
[1]李惠军:《找回缺失的“人”——有感于吴江“问史”论坛》,《历史教学》2016年第5期,第17页。
[2](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4页。
[3]吴凯琪:《批判性思维在高考测量和教学中“道”与“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4期,第44页。
[4]郭善勇:《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途径初探》,《教师》2017年第16期,第64页。
[5]束鹏芳:《审美的历史 知性的教学——<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教学实例》,《历史教学》2014年第9期,第14页。
[6]凤光宇,邵青:《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64页。
[7]赵亚夫:《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第三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年第11期,第6页。
[8]严振南:《论《史记》与《汉书》选录游侠形象的错位——兼谈太史公和班固的史学思想差异》,《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第22—27页。
[9]朱海荣:《历史解释能力培养途径初探》,《华夏教师》2017年第2期,第40—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