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 栾世红 杨靖媛
〔内容提要〕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良好,但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工法比较而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仍高居不下,降低其成本才是重中之重。本文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政策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生产阶段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政策决策支持不足、产业标准化程度低、PC构件设计缺陷等问题,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建设成本具体措施,旨在降低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在全国各个城市推行装配式建筑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PC构件 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2014年以来,为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其中《“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有规定指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重点、积极、鼓励等推进地区分别所占比例要求大于20%、15%和10%;国办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要求要占新建建筑的30%比例。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在全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达到14%,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研究表明,建设高成本成为制约我国装配式行业发展的根本障碍。因此,为寻求如何降低成本是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工艺的重点。
一、装配式建筑项目阶段划分及费用构成
(一)装配式建筑项目阶段划分
与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组成相比较装配式建筑项目阶段划分大致分为决策阶段、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保修阶段等。装配式建筑的项目阶段见图1。
(二)裝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
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含义是装配式施工全过程总体产生的费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流程主要表现为结构构件在预制构件厂生产,成品构件的输送,及最终在施工现场连接安装所发生的相关费用总和。与传统的现浇式建筑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包括一系列相关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如预制构件设计、生产、运输、装卸、吊装、安装以及后期的维护等几种费用。总的来说,可分为设计、生产运输、吊装安装三大费用。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见图2。
二、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原因分析
(一)政策决策支持不足
对于我国来说,装配式建筑很新颖,政府的策略规划还需进一步整合,以沈阳市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分布为例,一是根据资料显示绝大多数预制构件厂都设置在城市的郊区或者非核心区域,距离新建项目场地距离较远,东西两面分布集中、南北分布少,分布不均匀,运距较长。此外,预制构件的税费居高不下也是成本高的原因之一。二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缓慢,大多数建筑企业难以进行装配式施工工艺,预制件厂商、建设方、承包方、设计方等参建各方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缺少组织衔接,这也反映出政府部门在装配式建筑宣传、项目参与深度、各参与方的管理组织方面还需要改进。三是政府在扶持方面还有欠缺,缺乏具体政策支持和实施调控手段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标准化程度低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产业链内包括:三大主要内部主体,即建设方、预制构件厂方和施工承包方;两大外部主体,即政府和技术研究机构。政府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实际的情况下,我国还没有出台关于规划、设计、构件制作、施工、质量验收等过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在设计阶段,设计方与预制构件厂家单独沟通交流,根据项目特点按照所需求进行预制构件模具设计制作,这导致了模具的浪费不能多次周转使用。另外,项目中参与的单位及相关公司企业向整个项目运行周期内没有紧密的相互联系,未形成一个相关产业链,相关政府部门也没有进行主动调控参与方之间的联系。
(三)PC构件设计缺陷
传统现浇施工工艺施工按照支模板—绑扎钢筋—浇混凝土—养护—拆模—管线搭设—机电安装等工序施工,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施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物是由不同预制构件安装组合而成,构件加工图设计内容综合了建筑、结构、机电、暖通、装修等专业,设计时设计人员是按照不同专业划分出各自的图,有专业对应规范但在专业技术问题上技术人员间缺少沟通,很容易在一个构件上不同功能需求上发生冲突。如在预制梁板设计时,设计人员只是负责整体框架的设计,缺乏机电专业知识而忽略了搭接排风机的预埋构件,由此原因导致的PC构件的设计失误,大大增加了预制构件的出错风险和设计成本,不易项目管理。其实,综合考虑还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全面的技术人才。
三、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一)政府的政策到位及适当扶持
目前,国家正大力提倡建筑产业化及绿色建筑理念,相关法律法规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到位,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制定相关专业规章制度;组织相关小组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直线管理协调,协调预制构件厂和相关项目建设方、施工承包方之间的关系;对新型建筑产业化及绿色建筑的相关企业、项目等在审批上给予相应的流程减免、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财政方面进行税款减免、建立专项资金进行项目扶持;有关政府部门要大力推广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在全社会引起响应,深入到建筑企业进行宣传,让其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和扶持导向,涉及到更多的社会企业;政府应合理规划预制构件厂位置,使其与混凝土厂、水泥厂、砂石料场的距离合理,合理设置运距可以在运距上节约成本。
(二)制定相关专业标准化
相关部门应对装配式项目中的每一个程序进行严格管控制定标准,囊括了项目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销售和服务等的过程,在设计上对建筑产品、构件部件的技术文件、所用材料、工艺设备、性能、尺寸、规格等的技术要求加以统一规定;为了工厂重复生产创造条件,应加快推进施工工艺的标准化、施工机具标准化,对行业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快落实行政职能改革进行职能转换,做好引导协调工作,在各个项目参与方之间进行斡旋,为项目顺利高效地实施和开展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项目产业链条。
(三)构建装配式建筑体系
对于目前的建筑产业化水平研究,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施工缺乏统一的体系,因此相关行业部门要制定统一的构件参数、配套设施、结构的形式、构件的配套工艺设备、机械设备、制作工艺等一系列的制度管理办法,建立一个成型的装配式建筑体系,让所有的过程都是在一个统一标准的框架内施行。依靠先进的组织管理、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科学技术支撑,推动装配式建筑体系建立与实行,部门与部门间、业主与各个承包商间、政府和各个参与方能够实时的进行相关交流商讨,对有冲突或不明确的地方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处理。另外,还应培养一批熟悉建筑产业化流程、装配式施工技术、具有统筹管理的高端人才,为建筑产业化发展储备相关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不难发现未来我国的建筑产业化体系将会不断完善与发展,建筑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会逐步取代原有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也将进一步显现。未来我国建筑发展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的高效与循环利用的局面,让我们抓住机遇、发展创新、全面构建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线的新型建筑产业化模式,期待更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