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培养体系下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2020-09-08 00:19原新于立君冯志光綦志刚
理论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

原新 于立君 冯志光 綦志刚

关键词: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147 — 03

1.引言

大类招生培养是近几年颇受高校欢迎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符合本科院校招生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潮流,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多方面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需求,而人才培养质量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因此建立大类培养体系下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对于国际化人才的概念阐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国际化人才是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目前,我国在校本科生的学术素养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有相当部分学生置身于国际高水平学术环境时往往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来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程度以及国际交流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主要表现在:

(1)国际化联合培养理念不够深入;

(2)高水平国际化课程设置不足;

(3)国际化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4)缺少国际化师资和与国外高水平学者交流的学术平台。

因此如何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出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拥有良好的国际沟通合作能力,同时兼具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国际化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以其敏锐的视角领先于其他国家开创了教育的国际化,把培养全球意识视为保持美国国际经济竞争优势的战略措施。2012 年,美国高等教育界( Stanford,Harvard,MIT )等创建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通过资源整合使世界各地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开始将国际化教育观念引入到本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并将其作为日本人才培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最近20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高等院校设置国际研究学院;积极获取举办各级、各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本国教师和学生广泛使用英语,鼓励教师用英文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制定了应对教育国际化压力的措施等。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教育国际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并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意识到人才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建立了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2,5〕。

为了增强中国高等院校的国际竞争能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国在各学科领域的优秀成果、具有国际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教育的对外开放。先后有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开展了基于国际化视野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成果体现在教育观念国际化、人员交流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国际化,为国内兄弟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可以预见,随着“双一流”计划的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会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理念将加速向“双一流”的具体实施延伸。

3.自动化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3.1构建多样化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积极推动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交流,通过建立多样化的交流渠道,逐步提高国际交流的层次和水平。考察各高校近些年来在学生国外访学、国际联合培养方面的實践,构建多样化的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主要包括:

(1)长周期项目:打造“2+2”“3+2”等联合培养项目,构建长周期国际化培养模式。采用“2+2”“3+2”等方式,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通过国内和国际的衔接,扩展、深化和拓宽学生对相关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体验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并从不同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中受益。

(2)短周期项目:深入开展短期境外研修项目,拓宽学生国际交流渠道〔3-4〕。利用暑期学校等短期研修项目,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互派优秀学生参加教学及科研实践活动,接触和了解相关科学领域的前沿和动态,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化的教学科研环境之中。

3.2完善大类培养体系下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方案

探索与创新国内外双方的高效合作与对接机制,不断弥合中外教育理念差异,求同存异。在保证原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大类培养体系下适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的课程体系结构。

遵循“根据内、外部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确定知识与能力要求及培养方式,再反向设计课程体系”的原则,以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两个部分构成,学科专业基础平台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组成。强调知识的厚基础和宽口径,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复合人才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是进一步从事自动化与船舶工程领域专业实践的前提。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引入外方优质课程、增加选修课和跨学科课程比例优化课程结构,使其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淘汰一些陈旧的课程,增设一些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来优化课程体系。

其次,通过课程内容的渗透和互相补充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创新。如在同一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可以考虑核心课程與普通课程的整合。在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其内容应更加侧重加强学生对前沿理论、交叉学科等知识的了解,注重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此同时,普通课程的建设也要渗透核心课程中基本的前沿要求和跨学科的视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化和拓展,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课程体系的各个层面上还应体现加强工程教育、突出国际视野的思想。如在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上,通过数学类、物理类、计算机类等基础课程的开设,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树立工程意识;在专业核心课的层次上,通过引入外方的必修课程以及中外双方共同承担课程,如自动控制理论、控制系统设计、船舶操纵与控制等课程的开设,实现基础理论向工程技术之间的过渡,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在专业主干课的层次上,通过开设计算机控制系统、检测与转换技术、工业过程控制等课程及相关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有效训练学生工程能力,实现自动化类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能力培养。

3.3建设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提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人才的综合能力

课程建设应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实现“学科前沿”和“国际视野”的教学目标。

(1)加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之间的融合与完善

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保障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高水平国际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既要充分体现学科前沿,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方法,也要充分体现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在教学大纲制定方面,可以参考国外同类课程的教学大纲,补充和引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以满足授课的需要。

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要为师生之间的探讨交流提供平台,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课外研究探索,课内展示自己的思想成果。如美国和英国教学中常用的两种组织形式:讲座和研讨,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在教师引导下,重视学生的参与性。

(2)加强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的协同整合

在课程建设中,需强调对知识的“探究”。在课程内容上,通过设立学术前沿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实践性课程、学科交叉课程,一方面奠定学生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传授给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推进式研究性教学”,创新课堂模式。

“推进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讲授-师生研讨-学生探究的模式,加强课程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协同,从而保障课程的活力与创新性。以《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建设为例,将该课程理论学习分为“基础知识+热点问题讨论”两部分,除了讲授控制系统数学建模、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等基础理论以外,还要结合机器人工程、船舶控制系统等研究热点,设计有深度的问题或案例,立足于教学大纲并且贴近工程实际来设计综合性、创新型的平台实验,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4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学科研团队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首先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分为聘用外籍教师和培养本土教师两个维度。

聘用外籍教师特别是专业课外籍教师,有利于活跃学术氛围,打破教学、科研等方面近亲繁殖带来的诸多弊端,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通过高水平人才及团队的全职引入,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等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大国际师资的引入,吸引海外优秀学者和专家强化师资力量,为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创设交流和合作平台。

健全教师出国交流的体制机制,制订有效的教师出国培养计划,鼓励教师参加国外进修、短期培训或访问学者等学习机会,打造一支视野宽、专业强、素质高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同时,也为教师提高英文水平提供了途径,从而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全英/双语教学水平。

4实施成效

近年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建立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正在筹建与南安普顿大学成立国际联合学院联合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等。目前,已有多名学生申请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项目,推动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渠道。同时借助学院每年组织召开的相关国际会议,为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与国际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契机,拓宽学生的视野。

每年暑期,学院举办为期2周的“自动控制国际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20余名本科生参加。他们在船舶导航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自动控制理论学习与实验、西门子PLC学习与实验、罗克韦尔自动化系统学习与实验,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学院教师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进行交流访问。推进落实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自动化专业学生联合培养项目等。促进了学院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互动联系,为双方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合作提供了交流基础,为学生联合培养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5.结束语

在学生国际化培养推进的过程中,应发扬推陈出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和更新理念,确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模式。使学生国际化培养的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机制更加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师资队伍更大更强、教学模式丰富多样、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更宽更广,从而推动国际化教育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参 考 文 献〕

〔1〕刘贻新,李香,衷华.新加坡NTU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体系的探究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6).

〔2〕杨倩,吴勇军,翁文剑,王东,李翔,刘永锋,陈立新,陈洁.国际化教学和互动交流:提升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实践和探索〔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08).

〔3〕高会军,张立宪,尹珅,吴立刚,邱剑彬,杨学博.国外短期访学对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6).

〔4〕袁红,梅琳.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11).

〔5〕宋永华,王颖,李敏,伍宸.研究型大学国际化“4S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6,(08).

〔6〕李圣,李勇,王海燕.国防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0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
浅谈临床见习阶段国际交流对医学生的影响
AStudyo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udents’WillingnesstoCommunicateandtheInfluentialFactorsinsidetheClassroom
关于强化高校国际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建设新型艺术类高校 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
傣族系属及民族识别思考
傣族系属及民族识别思考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广西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现状分析及发展途径探究
广西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现状分析及发展途径探究
商代时期有着怎样的“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