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思政路径

2020-09-08 06:18缪小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才的储备,应当对其职业生涯有严谨的规划,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的兴趣特长,制定职业发展计划,以便更好地发挥所学知识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将思政路径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正面积极的价值观,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思政路径

【基金项目】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XJSZ19006)。

【中图分類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0-0029-02

引言

思政路径旨在帮助学生改善心态,养成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思想态度。将思政路径和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职业道德培养、精准规划职业方向、继承发扬社会主义优良传统三方面入手,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以沉着理智的心态应对将来在社会和生活各方面所面对的挑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脱离实际,过于重视理论

在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通常都是教授学生一些就业理论以及面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过于强调理论和技巧,缺乏与实际的联系,因此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在求职遇到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阅历去应对,也无法从客观角度评价一份工作的优势与劣势,很容易受到蒙蔽甚至被骗。职业规划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当前的就业环境,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自我意识和客观公正的处世态度,将所学理论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着眼短期,缺乏长期目标

职业生涯是一项长远的事业,职业规划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兴趣爱好、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才能走得远、走得稳。部分的职业规划课程,由于考虑就业率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注重将学生“推销”出去,忽略了长期的职业目标,造成部分人只注重就业的薪资报酬等短期利益,忽略了完善的上升通道、行业前景等长期目标,容易造成走错路、走偏路,等到学生发现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或者想改行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纠偏,给学生的长期发展蒙上了阴影。

(三)忽略了职业道德的培养

要想在职业发展中长期保持优势,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只有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奉献等优秀价值观的学生,才能够受到企业的欢迎。在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往往忽视了职业道德培养这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面对具体的工作时,没有以“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来对待,遇到困难不能客观认识,动辄怨天尤人甚至频繁跳槽,给职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思政路径的内涵和目的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也是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摇篮。思政教育的核心是教师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提升自身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因素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冲击,在此背景下,针对大学生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它不仅仅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且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时刻以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自身行为,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全面发展[1]。

三、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思政路径,可以通过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实行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来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坚定理想信念,推动课堂项目和校外项目、职业规划的深度融合,通过思政项目任务的实践,实现“学习、做事、行动”的一体化,实现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性格培养三方共同提高的目的。思政教育中的职业规划设计,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设计、问题反馈、资料查阅、实践总结等步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思政教育的所学所想中,领悟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加深对各行各业的了解,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一)项目化教学与实践

在项目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作为平台,强化校内教学与校外组织及企业的合作,以项目为例来促进校内外合作。比如以互联网职业调查项目规划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调查计划书、校外调研实施方案、知名人士访谈计划等,学生先从互联网职业调查问卷开始,在城市的互联网企业聚集地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走近知名企业、社会探访、专业人士采访、实习体验等方式来体会互联网行业各岗位的职责及商业化运营模式,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学生对于自己的优势、劣势了解更加深入,能够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和自己职业前景的发展路径,培养其对自身的信心。这种从调研、认知、感悟到行为转变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堂项目实践的积极性,培养了对思政学习的兴趣。

(二)专题化教学

在专题化教学方面,以往的思政教育往往内容较为宽泛,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章节较多,概论课程不够专业化,因此在专题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对思政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将知识整合成各个专题,以职业教育思政专题为例,专题化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备课,将理论知识充分联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完整的理论框架来融入职业规划的各个方面,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技能优势、人生规划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以思政专题知识作为实习、求职中的理论指导,实现专题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网络化教学的创新

随着智能手机和“两微一端”的兴起,网络化教学方式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通过在线思政实践教学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各类思政理论和社会实践的视频及电子化数据,在线学习、在线辅导,突破了传统课堂教育在时间、地点上的限制,使思政课堂随时随地都能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网络教学的管理方面,可以优化设计、加设师生互动管理、留言及问题反馈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关于职业规划的疑问进行解答,在加强互动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线上信息分享的环节,积极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深入浅出、有点有面、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来认识到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加强与校友的沟通,学习其职场经验和沟通技巧,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比如以电影《致青春》为例,学生发帖询问“我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教师可以由此引出对学生职业规划和未来学习计划的探讨,通过不断摸索、专家答疑、经典阅读、思政知识分享、校友职业经历分享等方式来活跃学习氛围,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网络化教学的模式,不仅能够使思政教学和职业规划更有可参考性,也能节约教学成本,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便捷,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四、通过思政路径提升职业规划效果的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际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市场需要及就业形势,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在提升就业率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实现职业的长期发展,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对实践的重视,因此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首先是加强对社会实践案例的分享和剖析,并且将职业前景的分析方法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传授,比如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教师可以用科学的思政理论来帮助学生分析行业的前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所需的技能,使学生提早规划、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积极联系社会上的企业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从不断的实践中加深对社会和职场的认识;最后是支持和关心大学生,对于其在实习及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及心理压力,应当及时舒缓,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树立面对困难的正确心态,以科学的思辨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自身研判、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学习逐步应用到实际中,提升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2]。

(二)职业规划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职业生涯的规划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在进行职业规划授课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依据自身能力和特点进行规划,做到职业规划的精准化和个性化,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

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從职业规划测试来入手,通过性格测试和潜能天赋测评来了解自身的特点,更好地认识自己,结合市场的行情以及发展前景来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并且规划出实现就业目标的方式;教师也可以通过个人咨询、团体咨询的方式提供指导,学生如果发现实际情况偏离了规划的路线,教师应当进行及时辅导,督促学生分析研判原因,并改善方法以帮助学生纠正,通过不断实践、试错、纠正的过程来实现对自我的发掘,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道路。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极大的益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当代楷模来弘扬社会正能量,将思政教育融入职业道德建设中,在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规范自身行为,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通过思政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加强对当代优秀劳动楷模的学习来进行,比如对于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袁隆平、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的事迹,应当在学生中进行普及,引导学生追寻楷模的脚步,在日后的工作中向模范看齐,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工作任务;二是可以通过邀请社会上的优秀企业家或者劳动模范来学校开展讲座,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连接;三是可以通过团队协作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从而实现知识教育与职业道德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目的。

(四)注重长远目标

职业规划应当避免短期利益的诱惑,以长远目标为主。在求职的过程中,学生不应当过于重视薪酬,在对工作机会进行选择时应当综合考量行业的长久发展以及晋升通道是否顺畅。为了在职业规划中引入长期的考量,教师应当通过思政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增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达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应该百折不挠,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在求职的过程中用科学的思辨知识正确分析岗位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妥善取舍,摒除短期利益的诱惑;同时在实现职业目标中应当静下心来,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思维“武装”自己的头脑,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实现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不仅仅需要专业技能作为基础,而且也需要合理的规划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强思政教育,以社会主义的优秀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从多方面多维度入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魏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J].魅力中国, 2014(20):351-352.

[2]黄彩虹.浅析思政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8).

作者简介:

缪小燕(1982.01-),女,江苏金坛人,理学学士,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政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