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鸡婆

2020-09-07 08:05吴昕孺
少年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塘舅妈公鸡

吴昕孺

六岁那年夏天,我被爸爸妈妈从外婆家接回老家罗岭,准备上学。我从生下来起,就被忙碌的爸爸妈妈撂在外婆家,很少见到他们。我对爸爸妈妈是陌生的,我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外婆”。

这是一个永恒的词。它的发音婉曲,却音调铿锵,就像把一枚石子远远地扔进水里,石子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然后重重地落入水中:砰。涟漪荡开,久久不绝。外婆说,我刚说出这个词时,把“外”字念得轻而长,“婆”字念得重而短,“歪——婆!”旁人听了哈哈大笑,经常逗我故意多喊,我就把“歪婆”唱成了歌。三岁之后,我的叫法变了,把“外”字念得重而短,“婆”字念得轻而长,还含着一个好听的曲折,更像一首歌了。

我学会的第二个词是“鸡”。因为外婆家养了很多鸡,还有一群数不清的小鸡崽。每只小鸡崽都长得一模一样:毛茸茸的一团银黄色,小身子小嘴巴小脚丫,小脑袋上嵌着两只黑眼珠,那是我见过的最早的宝石。

公鸡其实比母鸡更好看。长腿高身,毛色鲜亮,红冠高举,一副气宇轩昂的样子。我先是想和公鸡玩,但和它们压根儿玩不到一块儿。公鸡过于敏感,你稍稍靠近一点儿,它就以为你是要侵犯它,或者向它挑战。而它呢,自恃威猛,没太把我这样的小屁孩放在眼里,往往是昂首瞪目,硬起脖子,恨不得将我掀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我很快发现,在我认识的所有动物中,公鸡最有勇无谋。有一次,我在外婆屋前的水塘边挑衅一只公鸡。我故意向前几步,作势要抓它,待它一机警,我马上又后退几步;它一放松警惕,我又向前几步,作势要抓,它头一抬脖子一硬,可它还没发动,我又退回去了。如此五六个回合,当我再退回去时,它不管不顾,猛冲过来,我一侧身,它就笔直地冲到水塘里去了。

有趣的是,它两只脚拼命地扑打着水面,频率之快,看得我眼睛都花了。那只公鸡从对岸爬了上去,粗哑难听的叫声里竟然没有恐慌,只有愤怒,让人不得不佩服。

雄鸡一声天下白。我一点都不喜欢公鸡,鸡的奥秘和学问我也一点都不知晓。对于每天清晨,公鸡此起彼伏的引吭高歌按时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我并无感恩,反而十分恼火。

母鸡的情状截然不同。它们除了生蛋之后有一阵调子特高的炫耀,其他时候要安静得多,至少不会无缘无故站在高岗上扯起嗓子吼,仿佛全世界只有它们是盖世英雄。母鸡也防人,但在熟人面前还是比较放松的。和我玩得最好的那只母鸡,外婆叫它“麻鸡婆”。它身体的前半部分还算是黄色,但后半部分黑灰相间,像穿了一件不怎么干净的麻布衣。

麻鸡婆是几只母鸡中个头最大的,可比那些公鸡还是矮了一个头。它在一群鸡中并不打眼,我也没多看过它一眼。四岁那年,我有一次偷吃了舅妈藏在碗柜里的油渣子,被她追打。我跑到水塘边,因早晨下過雨,路湿滑得像有人使了一绊子,我狠狠地摔了一跤,整个人横着向前滑行了几米远。幸而头对着菜园的方向,否则就会像那只公鸡一样,和水塘撞个满怀了。我趴在地上,本能地敞开喉咙号哭。舅妈见到我的惨状,估摸着已达到惩治目的,骂骂咧咧地转身进屋去了。我正要把嗓门扯得更大,想惊动外婆出来骂舅妈一顿,但忽然间,所有声音都从我的喉咙里消失了,只留下一张空洞洞张大的嘴——在菜园外边觅食的三只鸡婆,跑了两只,剩下那只,定定地站在那里,看着我。

我们对望着,谁也没有出声。所有的声音:鸟叫、狗吠、河流汤汤、风入杉林、蚯蚓拱土、虫子在菜叶上啃噬、舅妈的吆喝和外婆的叹息……都被我们之间的对视屏蔽了。仿佛经过很长时间,其实不过须臾,因为我鼻子一酸,忍不住又哭了起来。虽然只是刚才号哭的余波,但瀑布砸潭般的愤怒全部转化成绵绵不绝的悲伤。

它抬起一只脚,乌青色的鸡爪自然收拢,半天才放下来。就这样,谨慎地走了几步,嘴里发出“咯咯咯”像是问询的声音,见我还在哭,它加速小跑到我的身边。它的眼珠不像鸡崽那样乌黑发亮,而是泛着一层土黄色,周围是一圈发皱的皮,比外婆的脸还皱得厉害。它的喙也是乌青色,尖尖地弯着,看上去很吓人,但它柔和的目光化解了我的一切顾虑。所以当它低下头来,轻轻地啄我的手臂时,我立刻理解了它的意思。

我们成了好朋友。它一看到我就会跑过来,脸上的笑或许只有我认得——半眯眼睛,耷拉着冠子,摇晃着身子,欢喜得有些夸张。我到菜地里捉虫子给它吃。它特别喜欢吃青虫,还很挑剔,从不吃死虫子。我有时淘气,捉住它掰开嘴,故意将一条弄死的虫子塞进去,可只要我把它一放下来,它就会将虫子吐出来。我偷出舅妈的梳子要给它梳妆,它像大人一样,只准我给它梳头上的毛,一旦我的梳子往它身上走,它就会奋力挣脱。

有年春节,舅妈想把它杀了吃,我坚决反对。外婆说:“麻鸡婆会下蛋,留着吧。”舅妈睃我一眼,讥笑道:“你这么喜欢麻鸡婆,讨它做老婆算啦。”我倒是没意见,可外婆听了很生气,说了舅妈几句。舅妈受不了,翻着白眼出了门。

不知多少年以来,麻鸡婆保持着每天下一个蛋的纪录,从无间断。鸡婆下蛋都会避开人,要不躲在窠里,要不就跑到人看不到的深草丛、树林里,但我看过麻鸡婆下蛋。爸爸妈妈来接我的十天前——没有任何人告诉我,十天后我就要离开外婆家——那个傍晚,我吃过晚饭,正要去水塘边抓青蛙,麻鸡婆颠颠地跑过来,围着我的脚转圈,还用尖喙去扯我的解放鞋鞋带。于是,我跟着它去了外婆家的猪栏房,猪栏房西头是舅舅用土砖砌的鸡埘,鸡埘上又用红砖围着一个窠,里面垫着干稻草。

这个窠就是鸡生蛋的地方。稻草上有一个蛋,叫引窝蛋。意思是,鸡都不怎么聪明,必须看到有个蛋,才明白可以在这里生蛋。不过,外婆说,麻鸡婆不需要引窝蛋,它有蛋就会生下来。麻鸡婆把我领到鸡埘旁边,自己敏捷地跳上去,蹲进了窠里。我好奇地看着它。外婆家没有我不熟悉的角落,但这个地方我基本上不作停留,猪粪、鸡屎混合起来的冲击力还是很强的。

但这回,我完全忽略了这些气味。

我眼睛一眨也不眨,看着它塌下自己的身子,缩进窠里。它像是变成一团云去了另一个世界,有一扇隐形的门隔在我和它之间,我无法跨越。最后一缕夕晖从几近腐朽的木窗棂里渗进来,恰好洒在它像旧红纸条一样的冠子上。

它把头低了下去,刹那间,夕阳也消逝了。猪栏房阴暗得仿佛有人蒙住了我的眼睛。待我回过神,麻鸡婆已从鸡埘上跳了下来,在我脚边“咯咯咯”叫着。我走过去,见鸡窠里躺着两个蛋,其中一枚簇新、温热,散发着鲜嫩的白光。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摸了一下。

此后每天的那个时候,我都去看麻鸡婆下蛋。看了几天,我又萌生了一种恶作剧心理,将窠里的两个蛋都收进了外婆藏在她床底下的鸡蛋罐里。麻鸡婆似乎没有发现这一变故,她跳上去,看都不看,就将身子缩在里面,像一团丰满的寂静,悄悄吐出它孕育的果实。

那天临近中午,爸爸妈妈来了。外婆对我说:“孩子,你要回老家上学了。”我问外婆:“能不能不上学?”外婆说:“每个孩子都必须上学,不上学的孩子长不大。”我说:“那要麻鸡婆和我一起回老家好不?”外婆捏着我的脸蛋说:“天气太热,路又远,麻鸡婆会受不了。要不,你去跟它打个招呼,放假了再来看它。”

麻鸡婆在菜园边,和另外几只母鸡在一起。我远远地看着它们,不知怎么,没有唤它。它在鸡群里踱来踱去,像怀着什么心事,又像在刻意回避某种东西。这时,外婆喊我,说吃过中饭就要走了,得去和村里的爷爷奶奶、表姨表舅们逐个告别。

外婆牵着我的手,从村里转一圈回来,饭菜上桌了。爸爸妈妈是客,我從没见外婆家有过这么丰盛的饭菜,炖了一大锅鸡汤,还在屋外就闻得到香味。舅舅特意夹了条鸡腿到我碗里,说:“小宇要回去了,宰了只大公鸡为你送行,希望你好好学习。”

刚吃过饭,我还在打饱嗝,爸爸妈妈就说要赶车,催我出发。我回过头,猛喊了一声“麻鸡婆”,纳闷它没像往常那样晃着身子跑过来。外婆说,它肯定钻到竹林里觅食去了,放寒假了再来看它吧。没走几步,外婆忽然转身跑了回去,拿出一个用红线绳捆好的纸包,放进爸爸提的行李袋里:“这是鸡刚生的蛋,正好十个,带回去给小宇吃。”

老实说,几个月的课堂学习让我把麻鸡婆忘得差不多了。那个寒假,妈妈带着我去外婆家,我一进屋突然想起麻鸡婆,就四处寻找它。外婆笑着,指了指竹林边,“那就是麻鸡婆啊,你不认得了?”我怔怔地看了一会儿,用力喊了声“麻鸡婆”,它全无反应。我又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端详良久,断定那根本不是麻鸡婆,只是和麻鸡婆很像而已。

我和妈妈在外婆家住了半个月,对鸡不再感兴趣,外婆、舅舅他们也矢口不提鸡的事儿。最奇怪的是,我考上大学那年,去外婆家报喜,我兴奋地和外婆、舅舅说起麻鸡婆,他们竟然一点都不记得!仿佛它从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仿佛我对麻鸡婆的所有记忆都是虚构的。

舅妈从灶角扔出一句话,让我彻底无语:“村子里但凡毛色有斑点的鸡婆都叫麻鸡婆,哪有你说的那般神气活现?”

猜你喜欢
水塘舅妈公鸡
我的舅妈
“便宜”不便宜
可爱的舅妈
荒漠水塘
水在哪
自私的公鸡
说话的公鸡
亲爱的舅妈
聪明的公鸡
我们是妈妈的水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