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现状及其高危因素调查

2020-09-07 07:33陈玉芳林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房颤溶栓脑出血

陈玉芳 林琳

脑梗死男性临床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1]。目前,临床治疗脑梗死主要以静脉溶栓为主,但李佳艳等[2]指出,虽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症状,但也可在溶栓后出现继发脑出血等危重症状,另外,该症状可导致脑组织受到进一步损伤,增加医疗事件及医患纠纷发生概率[3],因此,本研究探讨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发生现状及其高危因素,为制订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脑梗死溶栓治疗的3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且<80岁;伴有神经功能损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发病至溶栓时间≤6 h;在治疗前无脑出血症状;沟通及意识功能正常,能够接受调查及检查等工作;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排除标准:在治疗期间出现昏迷或癫痫等症状;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或伴有出血倾向;伴有严重心、肝、肾等内脏功能异常;在本次治疗前3个月内发生过脑出血、脑梗死或脑部严重外伤等疾病;在进行降压干预后,血压仍高于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在进行溶栓治疗前,病情已显著改善。其中男166例,女191例;年龄37~72岁,平均(57.43±8.71)岁;发病至溶栓时间2~6 h,平均(3.49±1.16)h。

1.2 治疗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具体方法:(1)对发病时间<4.5 h者使用重组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给药剂量以0.9 mg/kg为宜,最大给药剂量为90 mg;给药方法:10%药物以静脉推注方式给药,剩余90%药物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且保证60 min内完成治疗。(2)对发病时间≥4.5 h者使用尿激酶治疗,给药剂量为100万U,给药方法:静脉滴注,且保证30 min内完成治疗。(3)同时进行抗凝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降糖、降脂及降压等治疗。

1.3 继发脑出血标准 于治疗后24 h对患者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确认是否出现继发脑出血,并根据脑出血情况将症状分为出血性梗死及脑实质血肿。

1.4 研究方法 根据是否继发脑出血,将其分为脑出血组及非脑出血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梗死面积、发病至溶栓时间、是否伴有房颤及治疗前NIHSS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现状 357例患者中有60例出现继发脑出血,发生率16.81%,其中出血性梗死34例,脑实质血肿26例。

2.2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关(P>0.05),与糖尿病史、大面积梗死、发生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较长及治疗前NIHSS评分较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面积梗死、发生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及治疗前NIHSS评分是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临床经验表明[4],静脉溶栓治疗作为目前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该治疗方法也可能导致治疗后继发脑出血,使病情进一步发展,目前继发脑出血的具体原因尚未清楚,但刘璇等[5]指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脑梗死导致局部脑组织及局部血管发生缺氧及缺血等情况,而在溶栓治疗后,可导致脑内小动脉壁发生破裂,进而导致出血的发生[6]。(2)溶栓治疗后,脑表面软脑膜侧支破裂,导致脑出血的发生。(3)溶栓治疗时需使用一定量的肝素进行抗凝处理,肝素降低了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增加了出血倾向[7]。(4)溶栓治疗后,部分溶栓药物未能及时被代谢清除,进而对血管壁产生纤溶作用,导致血管壁破裂。本研究结果显示,357例患者中共有60例出现继发脑出血,发生率16.81%,且脑出血类型以出血性梗死为主,占全部患者的9.52%,表明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概率较高,且继发脑出血类型具有非单一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开展头部影像学检查[8],进而及时发现是否伴有脑出血,以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治疗安全。

3.1 继发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继发脑出血与大面积梗死、发生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及治疗前NIHSS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NIHSS评分及梗死面积。NIHSS评分作为目前临床上评价脑卒中病情较为准确的评分系统,其评分越高,反应脑梗死面积越大,周艳霞等[9]指出,多数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主干血管闭塞有关,且主干血管闭塞可导致主干大血管肌膜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脑出血发生,同时,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肌膜损伤程度也逐渐增加,导致脑出血发生概率及脑出血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10],因此,在对脑梗死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前进行NIHSS评分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对NIHSS评分较高者加强监护及干预措施,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症状,开展止血及清理血块治疗,以促进恢复。(2)房颤。李清等[11]指出,房颤是脑梗死常见并发症,且房颤作为导致心源性梗死的主要原因,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其发生机制为,脑梗死部位因栓塞而导致被栓塞血管壁相对松弛,而当栓子受血流动力学影响位移至动脉远端后,动脉近端则由于炎症反应或缺血缺氧症状导致脑屏障发生损伤,进而在溶栓治疗后,因血液再灌注等原因导致血液由受损的血管壁外渗至脑缺血区域,进而引起继发性脑出血症状。(3)发病至溶栓时间。在发病后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范围及NIHSS评分,进而有助于避免继发脑出血症状的发生,同时,谢启约等[12]也指出,发病至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作为该类治疗后独立危险因素,与治疗后症状的改善程度及临床病死率具有重要关联,因此医护人员应在该类患者进入医院后,迅速对其进行检查,确定治疗方案并及时开展相应治疗措施,通过缩短脑梗死时间,延缓病情发展,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

3.2 其他原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继发脑出血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关(P>0.05)。(1)高血压史。目前我国溶栓治疗指南提示,在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前应保证血压<180/100 mmHg,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不包含治疗前血压≥180/100 mmHg者,但彭越等[13]经研究发现,溶栓前血压较高者在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概率也较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因血压升高,对脑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也随着增加,进而更易导致血液冲破血管外渗至脑组织内,导致继发脑出血的发生,以上情况提示,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前后,应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确保血压处于稳定状态,以保证溶栓治疗的安全性。(2)糖尿病史。彭越等[13]指出,随着血糖水平的逐渐提高,氧化应激水平也逐渐提高,影响血脑屏障,使细胞膜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脑组织中乳酸成分发生聚集反应,另外,由于高血糖可影响体内pH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内炎性因子的增殖,并造成胰岛素抵抗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甚至导致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异常,影响治疗,但在本次研究中,糖尿病史与继发脑出血之间无明显关联,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医护人员因采取相应措施对血糖指标进行控制,或由于伴有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自我护理工作,进而使该类患者在治疗前血糖水平相对稳定。(3)同型半胱氨酸。陈戈等[14]学者指出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血管内的细胞损伤,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时,血管内皮细胞更容易受到损伤。同时还会破坏血管壁弹力层和胶原纤维,促进氧化的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和血小板的聚集,因此该指标对继发脑出血无明显影响[15]。

综上所述,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继发脑出血危险因素包括大面积梗死、发生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及治疗前NIHSS评分,医护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避免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脑出血等症状。

猜你喜欢
房颤溶栓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预防房颤有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