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纸媒编辑的角色转换

2020-09-06 13:44陈帆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日报社策划融合

摘  要:攀枝花日报社积极顺应媒体融合的时代节奏,帮助传统纸媒编辑跳出“舒适区”,努力推动传统纸媒编辑由纯粹的内容策划和加工者向全媒体型策划运维人员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中心;新闻产品;传统纸媒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5-115-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5.032

本文著录格式:陈帆.媒体融合时代纸媒编辑的角色转换[J].中国传媒科技,2020(5):115-116.

在传统的党报党刊媒体“生态圈”,编辑通常只负责纸媒新闻的有关组织、审读、编选、加工工作。如今,我国的媒体融合已横跨报刊、广电、通信技术、软件开发等诸多领域,这种变化让党报党刊编辑的工作变得更为全景、立体和多元。攀枝花日报社积极顺应媒体融合的时代节奏,为传统纸媒编辑“移植”新兴媒体的“基因”,通过“攀枝花新闻中央厨房”项目的运行,帮助传统纸媒编辑跳出“舒适区”,努力推动传统纸媒编辑由纯粹的内容策划和加工者向全媒体型策划运维人员的“角色”转换。

1.“实习生”——推动“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把传统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拿到新媒体平台进行重复发布,不可能顺应受众需求,更无法履行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人的融合”。

基于媒体融合对新闻生产“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流程要求,攀枝花日报社把编辑作为实现“人的融合”的关键岗位,在探索媒体融合之初就将新兴媒体的“基因”移植给传统纸媒编辑。

攀枝花日报社自2011年开始实施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从最初的接触、研究、设计,到后来的新媒体平台搭建、完善、转型,已历经9年的探索与发展。这一速度可能落后于国内许多党报党刊的媒体融合步伐,但根据攀枝花日报社实际,为了让新兴媒体技术成为传统纸媒编辑的基本技能、让媒体融合理念在传统纸媒编辑脑中扎根,这样的“慢工”是“出细活”之前必须经历的磨练。

攀枝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元老”不是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而是技术部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在新媒体平台的“培育期”,传统纸媒编辑是技术人员的“实习生”,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实训”,“实习”能否“毕业”取决于传统纸媒编辑是否掌握了新媒体平台的申请、开通、模块设计甚至硬件匹配等知识,是否熟悉P图以及简单的音频剪辑、短视频剪辑等新媒体编辑技术的要领。当然,我们不要求传统纸媒编辑成为无所不能的“全媒体超人”,但这一做法确实增强了许多传统纸媒编辑的“全媒体意识”,一些编辑在后期表现出的集成策划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用户画像能力、语境转换能力等均来自前期“实习”。

待新媒体平台孵化成熟后,技术人员再将新媒体平台移交给传统纸媒运营,此时的传统纸媒编辑已基本适应新媒体特点,可担任“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任务。

“基因移植”的创新融合模式,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融合”,真正实现“媒体融合”从“物理融合”层面向“化学融合”层面延伸,避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买各的菜、各烧各的灶、各做各的饭”的“假融合”。

目前,攀枝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共有9名编辑,其中6人来自传统纸媒采編岗位,除攀枝花新闻网外,他们还负责运维,《攀枝花日报》新浪官方微博、《攀枝花晚报》新浪官方微博、《攀枝花日报》微信公众号、《攀枝花晚报》微信公众号、“下一站攀枝花”微信公众号、《非钒钛度》新闻客户端等5个新媒体平台,并承担了攀枝花市个别企事业单位的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的运维任务。报社新媒体矩阵总粉丝量近30万人,覆盖人群超过50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四梁八柱”也已形成。

2.“主厨”——推动策划从单一走向集成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

“有效整合”“共融互通”,这两个“关键词”引人深思:靠什么整合?怎样融通?“中央厨房”成为众多传统媒体实现“融合”的路径。许多传统媒体参照餐饮业的标准化生产与统一采买运送的“大厨房模型”的定义,实施具有自身个性的“中央厨房”建设。

2018年12月,攀枝花日报社“攀枝花新闻中央厨房”项目正式运行,项目运行近一年来,编辑在“中央厨房”中的“主厨”角色日益明晰,新闻策划在潜移默化中加速转型。

过去,攀枝花日报社的纸媒编辑只需考虑报纸稿件的选题组织、稿件加工、版面呈现,但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产品不再局限于一种形态,新闻传播也不再拘泥于一种途径,编辑策划的理念和方式已然发生变化。

在确保新闻内容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攀枝花日报社的纸媒编辑比以往更加注重视同一选题在不同媒体平台的呈现,简言之,面对同样的新闻素材,编辑要考虑如何安排“菜单”,做出花样丰富的“料理”,不浪费新闻素材的每一滴“养分”。

去年雨季,成都至攀枝花的铁路因水害中断,对攀枝花市企业生产经营、旅客出行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全力协调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等相关部门,尽一切努力保障企业生产运输和市民出行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铁路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围绕这一选题,编辑借助“中央厨房”大数据分析系统,梳理出一段时期以来攀枝花市民在成昆铁路、对外交通等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并根据这些热点实施了集成策划,决定在纸媒平台和新媒体平台推出时政类、服务类、专刊类三种类型的报道,反映政府作为,回应群众关切。记者根据策划方案,在采写时政类报道的同时,扩大采访范围,尽可能掌握更多新闻素材,并与攀枝花市交通运输局达成专刊合作意向。

随后,《攀枝花日报》刊发综合消息,及时反映市委、市政府领导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对接工作的情况,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表扬; 《攀枝花日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题为《2020年1月,攀枝花人可以坐动車到成都,途经昆明!此外还有好消息!》的报道,就群众普遍关心的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以及攀枝花对外大通道建设进展进行解读报道,该报道12小时内阅读量突破12万次,微信留言达到100条上限;相关专刊宣传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节点推出,浓墨重彩反映了70年来攀枝花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变化。

同一新闻素材,通过集成策划,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更重要的是,集成策划有效降低了新闻产品的生产成本,避免了不同媒体平台新闻产品的同质化。

3.“客服”——推动新闻产品从“大众脸”到“私人订制”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产品是一副“大众脸”,编辑工作主要面对大众,无需考虑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新闻产品。

现在,我国有8亿多网民,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8.3%。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受众常常在新闻报道之前,甚至策划阶段就介入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无疑是“自娱自乐”“自说自话”式的新闻产品的“终结者”。

为了避免“被终结”的命运,传统纸媒的编辑们也许应该向“淘宝店铺”的客服们学习。了解受众需求,善于聚合用户,实现新闻产品的“私人订制”,提高传播精度,是传统纸媒编辑必备的“生存能力”。

在提高传播精度方面,目前,国内许多媒体主要是“技术流”——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用户画像,根据用户需求偏好提供精准化媒介产品推送。但这实际上仍是一种发散性传播,况且以用户需求偏好为“坐标”,是否就能让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新闻事业也需要“工匠精神”。通过新媒体平台的留言功能,攀枝花日报社的编辑可以直接感受到受众对某一新闻的态度,以及由此新闻衍生出的受众关心的其他问题,其中,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可能就是下一条新闻的选题。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人工操作确实显得“粗糙”,但其本质仍是针对不同受众生产定制化、个性化的新闻产品。

攀枝花市区交通压力较大,“治堵”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去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作出打开“三把锁”的决策,决定对市区道路的三个关键堵点进行整治,攀枝花日报社新媒体平台按原定策划推送相关新闻后,后台收到大量群众留言,编辑逐一梳理,并根据群众关心的问题调整策划,连续三天在新媒体平台推送系列报道,回应群众关切,征求百姓意见,充分展现了党媒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纸媒编辑们,工作要求比以往更高、工作压力比以往更大,但“不会”“不懂”不是拒绝成长的理由,时代大潮不等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传播,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迪.双轮驱动媒体融合全面深入发展[J].中国报业,2020(7):5.

[2]邓显军,吕琼.媒体融合发展现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46-47.

作者简介:陈帆(1981-),男,四川乐山,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日报社策划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刚柔并济
关于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思考
破次元
融椅
Zhejiang in Jin Yong’s Wuxia World
检察版(四)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