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反沉默的螺旋”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2020-09-06 13:35刘利芳
传媒论坛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受众互联网

刘利芳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诸如微信、微博、知乎、贴吧等各类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公开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重要平台,公众的意见表达也在这些平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此外,较之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些平台逐渐成为网络舆论的发源地,“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局限性和不适用性。因此,本文将从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研究“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及现实影响。

关键词:反沉默的螺旋;受众;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6-0-02

一、引言

近几年来,各种社交平台异军突起,由于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再加上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受众参与意见表达的门槛降低等原因,使得受众有勇气去发表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原本声音处于弱势的一方也开始主张自己的态度,他们不再沉默。于是在观点的讨论中,弱势一方可以吸引更多的认同者加入自己的舆论阵地,共同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控制局面、力挽狂澜的效果。这就是“反沉默的螺旋”现象。

二、“沉默的螺旋”的概念

“沉默的螺旋”假说是德国传播学理论家诺依曼提出的观点,主要内容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如果觉得自己的意见与群体意见一致处于“优势”时,就会果断发表自己的观点;相反,当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较少数”或者处于“劣势”时,担心“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心理会促使他们选择保持沉默。这样,如此的循环往复,就造成了一方愈来愈强大,另一方却愈来愈沉默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三、“反沉默的螺旋”的概念

“反沉默的螺旋”是指由于互联网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外界环境对受众的压力已经构不成威胁,受众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这种方式来宣泄情绪,实现自我意见的表达和传递。这些人即使站在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观点与意见强势群体冲突,仍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寻求观点认同相近者,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实现舆论的反转。

四、“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互联网开放性、匿名性的特点

互联网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人们拥有了可以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可以较少受外界舆论压力的影响,能够在制度约束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另外互联网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在网络上可以不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样受众在发表意见时对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感会大大减弱,人们更倾向于真实的意见表达,弱势一方的观点就能够被更多的人知晓和重视,声音也会越来越大。

(二)受众主体意识增强

互联网时代,网民素质有所提升。传统媒体时代,媒介技术相对落后,媒介向受众传递信息的渠道单一,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传统媒体往往主动引导舆论,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呈现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传受双方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相比之前,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关注热点,并努力寻找合适的机会参与公共事件的表达,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在认同他人观点的同时,也会对这些观点进行再创造和传播,受众可以直接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便捷平台展开观点的交锋。

(三)中坚分子形成合力

少数意见中的中坚分子在“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中坚分子往往有着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态度,他们凭借自己对观点的坚守,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平台进行传播,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使原来害怕因意见不一致而被群体孤立的人也开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他们的群体就会不断壮大,并形成合力,最终形成“劣势群体”压倒“优势群体”的局面。

(四)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减弱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单方面传递信息以满足受众需求,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受众观点表达的渠道单一并且不够畅通,所以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会经常选择沉默。而在互联网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并且信息量大,受众摆脱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控制,不再被动接受媒体发布的信息和观点,而是自己积极主动关注事件本身,媒体的观点已经不能代表多数人的观点,受众开始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断减弱。

五、“反沉默的螺旋”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以单向传播为主,传受双方界限明确,媒体的观点就能代表社会舆论的走向,受众舆论影响力小,难以形成社会公共意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微弱。而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百花齐放、受众对于事件的看法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吸纳更多的认同者或者观点相似者,形成自己的舆论阵地。随着观点在网络上的快速传播,会对社会公共事件造成很大的舆论影响力,促使有关部门快速有效处理问题。此外,“反沉默的螺旋”现象也能引发公众的理性思考,在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要提高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不盲信盲从,坚定自己的态度和主张,理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二)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但是部分人借助这种自由,故意诱导公共舆论偏向自己一方,以达到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个别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媒介素养较低的受众容易被这些内容误导,接受甚至继续传播虚假信息,最终当事实真相浮出水面时,舆论发生反转,但媒体的公信力已大打折扣。再加上有的意见领袖影响力大,一旦发表极端言论,受众对事件缺乏理性思考,可能会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盲目相信意见领袖说的话,立即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致使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对当事人的权利造成侵害。

六、“反沉默的螺旋”存在的问题

(一)容易造成网络暴力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会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进行有选择地传播,社会公共舆论也要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需求。然而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现象时有发生。受众参与门槛低,可以自由发表言论,极易使自己的观点极端化,在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真相之前,就对事件以及当事人进行讨论甚至是抨击、人肉,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二)网络舆论环境极易被污染

网络时代,人人都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可。一些人受利益的驱使,为了使自己的劣势意见得到认同和支持,不惜发表一些过激言论来博取眼球,以此来引起舆论。但是这些过激观点可能会违背公序良俗,对网络舆论环境造成污染,阻碍社会舆论的正常传播。

七、“反沉默的螺旋”的有效规制

(一)政府应加大舆论监管力度

现代社会,信息高速运转,网络舆论环境复杂多变,政府部门难以把控。所以,政府要加大对社会舆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一些自媒体平台也要加强监管,制定和完善有关舆论方面的法律法规,坚决用法律等手段严惩违法不良媒体。对于偏离正确舆论方向的观点事件,政府要积极进行正确引导,从而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

(二)主流媒体应把握舆论主旋律

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主流媒体都需要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断完善媒体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断挖掘事实真相,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可靠,充分运用自己意见领袖的优势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并积极运用网络上的各种平台,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舆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意见领袖应提升媒介素养

作为意见领袖应提升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在没有掌握真相之前,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擅自传播虚假不良信息,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弄清事实真相,发表理性真实的观点,因为他们的观点会影响受众对事件的判断。

八、结语

“沉默的螺旋”理论虽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传播环境,但依然有其理论适用性。“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其影响也越来越深远,舆论传播环境也更加复杂,因此正确的舆论引导需要政府、媒体、意见领袖三方形成合力,從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碧琳,董小玉.新媒体时代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以曾轶可机场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4):60+123.

[2]关峥,邢智杰.反沉默螺旋体现与引导舆论研究[J].传媒论坛,2019, 2(20):90-91.

[3]周圆.浅析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6,24(05):54-55.

[4]高宪春,解葳.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J].新闻界,2014(09).

猜你喜欢
受众互联网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自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聚合”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