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反转的形成机制与社会影响

2020-09-06 13:48葛葭葭李爱群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新媒体

葛葭葭 李爱群

摘  要  新媒体语境下,热点事件以其话题性、争议性迅速引爆网络,随着事件真相的披露,舆论的走向会跟随事实倾向的转变而发生变化。以2019年7月微博“哭诉视频”为例,通过梳理事件舆论反转的过程,发现舆论反转通常来自新闻反转,且话题契合社会心理,反转速度较快,并从传播环境、传播平台、传播主体和受众四个方面探究舆论反转的形成机制。最后指出舆论反转不仅会损害媒体公信力,还会促成群体极化的趋势,从而滋生出网络谣言和暴力,造成整个网络舆论生态的泛娱乐化。

关键词  新媒体;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反转;后真相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2-0007-03

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舆论更多的是发生在微博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上。网民通过社交媒体发表关于社会现象、热点事件的看法,宣泄自己的情绪,社交媒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舆论场。新媒体为受众构建了一个即时、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影响舆论的走势,但也为舆论的反转制造了可能。“辱母杀人案”“榆林产妇跳楼案”“王凤雅之死”“安阳女医生自杀案”等,每一起事件都长期占据新闻头条,并且这些事件至少会经历一次的反转,从而引发舆论多次变动的信息传播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舆论反转与新闻反转虽然关系密切,但两者不能等同。新闻反转是一种新闻失实,主体是新闻对象和媒体机构,舆论反转的主体是舆论。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舆论反转就是当一起新闻事件曝出后,由于媒体或爆料者的导向影响,加上公众媒介素养普遍不高,急于表态,使得舆论一边倒。但随着对新闻的追踪报道,事件逐渐明朗,公众的立场发生逆转,舆论又导向另一边。

1  “哭诉视频”回顾及舆论反转过程

2019年7月11日16时,一位来自安徽马鞍山的微博名为“春秋两不沾-”的女网友(裴某)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则视频,她在视频中称自己遭受某位男性(郭某楠)的长期威胁和骚扰,报警求助却无果。在裴某发布视频后至郭某楠出面对峙这段时间,舆论基本呈一边倒的趋势,不少网友愤怒地转发、评论裴某的视频并对其遭遇表示同情。当晚这条微博就被转发十几万次,同时获得@男德和@女权两位微博大V的跟进。更有网友根据郭某楠的个人信息对其进行不堪入目的言辞辱骂和人身攻击,至次日凌晨微博转发量高达23万。

在舆论愈演愈烈之时,郭某楠晒出完整的聊天截图称自己是从裴某处购买到了假货,但未对其进行性骚扰。而另一名从裴某处购买过假货的网友也站出来维权,于是舆论开始反转,不再一边倒向裴某,但大部分都是以观望的姿态等待警方发布调查结果。舆论再次发生反转是警方发布通报后,证实了裴某的言论均为编造,网友又一边倒向无辜男子一方,痛骂裴某恶意消费大众的同情心,强烈谴责其故意制造性别对立引来网络战争的行为。而此前爆出当事人个人信息的微博大V也被网友贴上了“无良营销号”的标签,在网友宣泄完个人情绪后,这起事件的网络舆论开始逐步平息。

2  “哭诉视频”的舆论反转特征

2.1  新闻反转带动舆论反转

新闻的“反转”不仅体现在事件本身前后面貌的反差,也体现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在事情最初,舆论可能表现为对某一方极力支持而对另一方挞伐,随着事件的发展,真相浮出水面。人们发现结局与预期截然相反,自己站错了队,转而支持另一方,于是舆论也随之反转。当事件刚发生,只有裴某一个消息来源,舆论纷纷倒向裴某,对她表示支持、同情。而当郭某楠晒出聊天截图时,一部分人选择不再相信裴某,开始质疑视频内容的真实性。还有一部分人则持中立态度,选择继续观望,只剩一小部分人坚持认为裴某是受害者,这时舆论出现了第一次反转。舆论的第二次反转发生是在警方发布通报后,真相水落石出,这时网络上的舆论声音基本一致,网友们将矛头对准裴某,斥责她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炒作自己的行为。可以看出,事件的反转是引爆舆论的导火索。

2.2  争议性话题契合社会心理

不难发现,出现舆论反转的事件大都属于社会新闻,且聚焦争议性的社会热点,具有话题性。在“哭诉视频”中,裴某声称自己遭遇骚扰、威胁时多次使用“强奸”“性骚扰”这样的字眼,顺应了当下女性安全、两性对立的高热度话题,加上对警方不作为的谴责,与目前大众对民警的刻板印象相吻合。于是裴某三言两语便将自己刻画成一个长期受男性骚扰又被公权力伤害的弱女子形象,激起大众的愤怒情绪和保护欲望,在媒体、微博大V的转发和网友的评论声援下形成群体讨伐“涉事男子”的态势。在性别失衡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一直处于弱势一方,常常与“性暴力”“婚姻挤压”“就业歧视”等标签捆绑在一起。当裴某在视频中哭诉自己被骚扰,反复强调和渲染自己“弱女子”“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受众就会不自主地联想到以往新闻报道里建构的女性受害者形象,产生情感的共鸣。

2.3  舆论反转速度快,持续时间短

网络反转剧一般都会经历4个阶段:舆论发生期、舆论反转期、舆论反转高潮期、舆论平息期,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迭代速度加快,舆论持续的时间也被缩短。裴某于2019年7月11日下午4时发布了一条微博视频,称自己被郭某楠长期骚扰,且报警求助无果。该视频瞬间占据了微博热搜,并在当晚获得十几万次转发,至第二天观看次数超过5 700万,一时间舆论纷纷倒向裴某(舆论发生期)。但不到一天,舆论就发生了反转,12日凌晨4时,郭某楠也发布微博,回应事件起源买卖纠纷,表示自己从未有过性骚扰行为(舆论反转期)。13日,有媒體发微博称从权威信源获悉,裴某已向警方承认性骚扰言论均为自己杜撰,舆论反转达到高潮,网友更是扒出裴某此前颠倒是非、露骨的言行(舆论反转高潮期)。16日,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证实裴某言论均为造谣,网络上的舆论逐渐平息(舆论平息期)。不到一天的时间,网友的立场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更可见当大众在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时,更倾向于用戏谑的方式表达意见和看法,而非严肃理性的态度。所以当一起热点事件爆出后,大众往往来不及追究事件的真实面貌,舆论就已反转了多次。

3  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反转的形成机制

从上述事件不难发现,舆论反转剧中的舆论矛头不断转移,随着多方一齐发声,事件的核心越来越模糊,舆论反转的可能性随之增加。究其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后真相时代:情绪先行、事实次之的传播环境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真相时代——真相不再是被扭曲或受到争议的对象,它本身也变得不再重要,大众的关注焦点从事实的“真相”本身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宣泄,对事件的评判更多的是依据自身的经验和情感。在“哭诉视频”中,“性骚扰”成为引爆舆论的导火线,受众也不管裴某视频中的言辞是否真实准确,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就认定男子对裴某进行了长期的骚扰、威胁。但当警方发布警情通报后,受众又对舆论给当事人造成的伤害视而不见,继续转战下一个舆论场。因此,在“情绪先行,事实次之”这样的传播环境中,情绪与事实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事实真相被悬置,那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和带有偏见的个人意见被传得沸沸扬扬。但是“随着事件的细节、过程逐步明朗,舆论焦点开始转移,有时候被网民质疑、批驳或同情的对象开始发生变化甚至反转”[1],于是舆论反转的现象在后真相时代接连出现。

3.2  自媒体平台:舆论反转的“温床”

首先,自媒体的匿名性保护了一大批发布不实信息的人,加上缺少专业的把关人审查,受众接收到的信息难免良莠不齐,若盲目跟风,舆论便会发生多次反转。其次,碎片化阅读盛行,受众更愿意用较短的时间获取信息,但只凭几百字或几分钟的视频很难了解事件的全貌、辨别信息真伪。例如“哭诉视频”中的裴某仅凭几分钟的哭诉视频率先赢得网友的支持,网友完全沉浸于裴某的表演当中根本无暇挖掘事情真相。并且自媒体传播迅速,交互性强,用户既是信息的產出者也是传播者,在上述事件中,郭某楠被网友讨伐后也随即发布微博进行了澄清,因此微博上的舆论也开始发生反转。自媒体为公众自由表达意见提供了一个包容、开放的场所,但也为舆论的反转提供了可乘之机。

3.3  网络意见领袖:舆论反转的幕后推手

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在各种社交网站、软件中我们都能发现拥有大量追随者的网络意见领袖,他们都通过两级传播或多级传播影响、改变着舆论环境,当然网络意见领袖有时也会因为不负责任的言论、煽动民众情绪而遭遇指责[2]。

在微博“哭诉视频”的舆论反转进程中,@男德、@女权两位微博大V先后转发、评论裴某的视频,将“涉事男子”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隐私公布,引导网民对“涉事男子”进行道德谴责,将舆论热度推向高潮。在热点事件爆出后,意见领袖通过评论、转发将信息传递给受众,每个受众也拥有一小部分的粉丝数目,依此类推,被传递的信息开始裂变式的传播。在这场一对多的裂变式传播过程中,不仅信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扩散,意见领袖的观点、情绪也随之被放大、加深[3]。因此意见领袖的每一次转发、评论都有可能误导受众,带偏舆论导向。

3.4  受众:盲目从众的群体心理

在舆论反转剧中,持有相同观点和意见的人迅速形成一个群体。社会学家勒庞在总结群体的一般特征时提到群体具有冲动、多变的情感,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案例中的裴某声称遭遇长期性骚扰,网民群体特别是女性群体纷纷拿起键盘当作武器,以言语辱骂等恶劣方式对郭某楠进行网络暴力。在重庆大巴坠江案中,网民群体亦是如此,从对女司机的咒骂转移到女乘客,群体情感的瞬间转变为舆论反转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群体也易受暗示和轻信,他们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失去一切判断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本就十分依赖和信任网络媒体,于是面对冗杂的信息,他们极易受到非专业权威信源的暗示,发出非理性的群体意见,急切地为事件定性和站队,形成片面舆论现象。在这种群体心理的影响下,舆论不停地转向。群体里的人还会受到“集体潜意识”的影响,个体会受到压制,不自觉地失去自我意识,进而表现出一种“群体精神统一”的心理倾向,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从众心理”[4]。舆论反转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后真相时代非理性的传播环境,自媒体平台碎片化的传播特征,网络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以及受众的盲从,其中只要一个传播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舆论反转。虽然不少舆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但是透过舆论的表象,依然可以发现舆论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

4  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反转的社会影响

舆论反转事件已屡见不鲜,从事件曝光到关键节点出现,再到真相浮出,这其中或许少不了舆论倒逼事实真相的推动作用,但是多次舆论反转所投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却不容小觑。

4.1  损害媒体公信力

舆论的多次反转会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极大损害。不难发现,许多舆论反转事件都是由于媒体的报道失实造成的。例如重庆大巴坠江事件一出,《新京报》、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小轿车女司机逆行与公交车相撞,使舆论的矛头直指女司机。随着黑匣子被打捞出,事件发生反转,主流媒体虽然意识到自己的误报给舆论带来误导,但并未做出及时的回应,而是草率地删除报道了事。新闻追求时效性无可厚非,但是片面追求报道速度而疏于真实就容易威胁到新闻的真实性,给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造成极大伤害。长此以往,受众便不再穷究事件真相,而是选择等待下一个反转,这种看戏的娱乐态度,实际上就是对媒体不信任的表现。不光是主流媒体,在舆论反转剧愈演愈烈的今天,自媒体也逐渐失去受众的信任。只顾追随热点获取流量的自媒体会给事件或当事人贴上各式标签,为舆论再次反转添柴加火。

4.2  滋生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

后真相时代,舆论反转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往往一起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人们就已转移到下一个舆论场中,频频曝出的舆论反转事件不禁使人们发出“快要追不上真相脚步”的感叹。热点事件发酵到一定程度,事实真相就会被谣言所替代,导致事件本身被严重情绪化及对立化。猜测和攻击代替了理性思考,舆论越来越偏离真相,尤其是舆论被网络推手恶意操纵时,谣言的危害力度更大,引发的后果更为严重。在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大量私人信息涌入公共领域[5]。“哭诉视频”中,当舆论矛头对准郭某楠后,他的个人隐私被曝光于公众面前,甚至有网友给他寄去黑白遗照。虽然舆论再次发生了反转,但网络暴力给他和家人造成的身心创伤却无法抹去。网络暴力是网民非理性的集体狂欢,他们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帜,却做着“以暴制暴”的事情,这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实质性伤害,更会扭曲正常的社会价值观,严重时还会触及法律底线。

4.3  “群体极化”趋势增强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态度相似或基本一致的人们相互讨论交流时,容易造成态度的极化现象,即保守的群体趋于更加保守,激进的群体也会趋于更加激进。显然,人们在对热点事件进行定性和站队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根据态度、意见的不同而分化成不同的群组。经过群组的内部讨论,每个成员的态度都可能变得更加极端化。网络情境下,人们的情绪更容易趋同然后传播扩散给其他个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但在事件真相曝光后,个体的认知又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发生偏转,再次导致整个群体的态度、行为产生并趋同,使舆论发生反转。如此反复,群体呈现出同质化、极端化、非理性化的趋势,当群体走向极化趋势,冲动、非理性化的行为更容易被激发出来,一些网络失范行为如网络暴力便由此产生了。

4.4  网络舆论生态的“泛娱乐化”

网络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和话语权的平民化,颠覆了既有的舆论生态,网络成为全民狂欢的舞台,网络舆论的“泛娱乐化”已呈现出普遍的趋势。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后真相时代舆论永远跑在真相前面,公众永远感性大于理性,他们沉浸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网络舆论反转剧中,迫切渴望在一次次反转中宣泄个人情绪,表达对社会的不满。除此之外,网络舆论的议题也逐渐娱乐化。面对热点事件,人们关注的不再是事件本身或是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而是对当事人肆意猜测、人身攻击,每一次的舆论反转都是群体的非理性狂欢。在“泛娱乐化”的语境下,受众的娱乐需求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利益,对媒体来说过分放大娱乐功能势必会导致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受众则会沉溺在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中,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不久就会异化为“单向度的人”。

5  结语

后真相时代,舆论反转已屡见不鲜。信息传播载体、传播结构及受众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公众似乎已对舆论反转產生免疫。鉴于此,加强网络空间的舆论治理十分必要,媒体需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客观公正且深入地呈现事件全貌。对公众而言,走出“暴民”和“群氓”的怪圈迫在眉睫。虽然舆论给予社会足够的议题关注,但公众也不必急于做出符合心中的“正义”审判,不妨将拇指话语权放一放,共同传播理性声音。我们期待舆论反转后的反思,更期待舆论场的理性回归。

参考文献

[1]李茜茜.后真相时代:新话语空间下的舆论新生态[J].新闻论坛,2018(4):80-83.

[2]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高德特.人民的选择——选民如何在总统选战中做决定[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3-44.

[3]于德山.共识与分歧:网络舆论的信息传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

[5]叶畅.新媒体语境下热点事件舆论反转现象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