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类博物馆科普短视频创作分析

2020-09-06 13:48杨梦霞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普

杨梦霞

摘  要  短视频这一新兴的媒介传播形式已经成为当下科普的新趋势。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要拓宽自己的线上教育,实现全媒体的科学传播,势必要投入短视频的热潮。然而目前国内自然类博物馆开发短视频的实践刚刚起步,关于如何创作优质的科普短视频的理论研究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文章以英国自然博物馆自主创作和发布在YouTube网站上的系列短视频为例,分析其创作的特色,总结归纳其成熟的模式,希冀为国内自然类博物馆创作科普短视频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自然类博物馆;科普;短视频创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2-0021-04

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外博物馆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闭馆的状态,线下科学传播受到限制,网上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直播和短视频等线上传播成为了疫情期间的主流形式,为应急科普提供了新思路。相较于网上博物馆通常依赖专门的App和网站、微信以图文为主、直播有时间限制,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视听结合、随时可以观看的特点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通过短视频进行线上传播不是因疫情异军突起,而是时代使然,已经成为了当下科普的新形势。究其原因:一是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以“视觉”这一单一感官为主的文字已不再是人们最倾向于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更愿意采用“视听结合”的方式来接受信息;二是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和5G时代的来临,人们逐渐养成了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碎片化学习的习惯。

此外,各大视频网站也在扶持知识科普类短视频的创作,以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为例,其于2019年3月联合国内权威机构启动了“DOU知计划”,共同发起了短视频全民科普行动,支持发布5分钟以内的知识科普类短视频。传统的视频平台也联合博物馆爱好者或从业者共同创作知识科普类短视频。如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腾讯新闻联合文博圈发起“博物馆短视频达人季”知识快闪活动,在疫情之下呼吁重新联结人、文物与历史。哔哩哔哩弹幕网推出“我是行走的博物馆”项目,鼓励up主创作介绍博物馆及其特点的短视频,并联合观复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共同推出短视频和直播活动。可见,不管是科普界还是文博界,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长视频平台,都在鼓励创作短视频。

1  国内自然类博物馆开发短视频的现状概述

自《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短视频爆火以来,文博界就掀起了开发短时频的热潮。而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数字科技馆等科普场馆也开发了应急科普短视频,及时为观众带去防疫知识。目前,博物馆开发短视频进行科学传播成为了新的趋势,不少场馆也有志于开发短视频。然而,在文博类和科技类场馆纷纷投入短视频的创作时,自然类博物馆在创作短视频方面则表现平平。

以抖音平台为例,虽然不少自然类博物馆已经开通了官方账号,如上海、北京、浙江自然博物馆等,但绝大多数账户存在疏于打理的现象,发布的作品寥寥,内容也以活动宣传类为主。相较于科技类场馆,如中国科技馆在抖音平台发布的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或好玩炫酷,或易于操作)和生动的科普讲解(或联系生活,或结合热点),自然类博物馆似乎缺乏明确的主题和定位。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自然类博物馆近180家,其中,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等重点自然类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些场馆也很注重线下科普和科学教育,然而搜索这些自然类博物馆的抖音账号,普遍存在开发作品数量较少、许久未发布新作品的情况,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抖音账号,近一年没有更新动态。还有一些博物馆则刚刚开始试水短视频,如中国地质博物馆于今年5月刚刚入驻抖音,陆续发布了一些藏品介绍类的短视频。进一步搜索这些国内知名的自然类博物馆的官网,可以发现发布科普短视频的场馆更是稀少。(表1)

2  科普短视频创作的研究综述

2013年,@飞碟说 科普短视频一炮打响,从此,科普自媒体进军短视频领域的浪潮逐渐掀起。近年来,也涌现了一批优质的科普短视频创作者,如果壳旗下的@酷炫实验室、@柴知道、@回形针paperclip、@混乱博物馆、@李永乐老师等。

不少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这些自媒体的成功之道,如秦家琛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回形针paperclip口碑流量双丰收的原因进行了剖析[1],还有学者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分析了这些自媒体的发展状态,如陈柏因用Python程序分析了14个主流科普抖音号的发展现状[2]。但是从设计的角度阐述短视频创作的研究比较少,仅有个别学者归纳分析了一些设计短视频创作的建議,如赵玉娜在对一些经典科普微视频的特性总结基础上,提出科普微视频设计的几条建议:时常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或者制作成系列片;制作形式多样化,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制作设计策略多样化,如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引起冲突的问题、以故事为载体或借助真实的生活情境[3]。2019年1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学报社与字节跳动联合发布了《知识的普惠——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探讨了短视频在助推知识普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4],为短视频的创作提供了一些学理上的分析,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短视频理论研究领域第一份比较权威的报告。

综上,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实践先于理论。目前国内对科普短视频的创作尚处于实践摸索阶段,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而从场馆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创作短视频的研究则基本处于空白。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博物馆开发短视频的成功经验,为自然类博物馆创作短视频提供一些思路。

3  英国自然博物馆及其短视频创作特色分析

3.1  英国自然博物馆及其YouTube频道简介

英国自然博物馆于1881年首次对外开放,拥有藏品8 000多万件,从蜘蛛、巨型鱿鱼、恐龙骨架到苔藓、陨石,包罗万象。与数量众多的藏品匹配的是英国自然博物馆强大的科研实力,博物馆拥有300多名科研人员,包括鱼类学、哺乳动物、古生物、植物、地质、矿物等各个方面。作为欧洲知名度最高、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博物馆除了馆藏丰富、研究实力强、对科学教育与公众传播也非常重视,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媒体发展。

英国自然博物馆自2006年在YouTube网站上开通了官方频道,目前已经拥有超过7万的订阅者,视频观看量超过了1 400万次。主页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直播预告及回放,共30多场;二是上传的视频内容,总数超过了500个。

3.2  英国自然博物馆短视频创作特色分析

3.2.1  制作系列视频

英国自然博物馆已经开发了40余个系列的短视频,每个系列从2集~60集不等。时长都在10分钟以内,视频制作方式基本都采用真人出鏡外加动画渲染的形式,而且伴随以合适的背景音乐。以首页的5个短视频系列为例,分别是“如何……” “令人震惊的科学”“博物馆展览的最新动态”“背后的故事”及“360度探险”系列,每个系列都有自己的定位,自成体系,清晰直观。各系列简介如表2(数据截至2020年4月)。

制作并发布系列视频,不仅可以使视频分门别类,得以更清晰地呈现,而且能够让对不同系列感兴趣的观众自由选择观看内容,形成“系列粉”,专门关注这一系列的更新。对于馆方而言,也可以根据各个系列的观看量和互动量,做一些评估和改善工作。

国内学者对当前主要的科普类短视频自媒体的研究发现,短视频科普的内容存在过于碎片化的现象,零碎的话题和知识难以形成内容上的定位,这会导致各科普短视频自媒体的内容混乱[5]。而抖音平台于2019年9月推出的“DOU知计划”2.0对知识内容创作者推出的新服务之一就是对其开放合集功能首批使用权限,这意味着知识创作者将能够率先在抖音上创建自己的作品合集,梳理、展示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用户体系化的学习[6]。因此,自然类博物馆在创作短视频时,首先就要考虑内容上的定位,制作系列短视频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思路。

3.2.2  打造品牌系列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制作系列化的视频是创作的第一步,打造品牌系列,提升内容品质,则是更为关键的一步。在40几个系列的呈现方面,英国自然博物馆会选择较为受欢迎的几个系列放在YouTube首页,并且保持较高的更新频率。以品牌系列“如何……”为例,该系列通过模式化的制作,尽显“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特色,最终形成了让观众能够在“做中学”的互动视频风格。

1)模式化的制作。“如何……”系列视频内容由3个固定的环节构成,首先以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提出问题”,接着用视频“回答问题”。视频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你需要什么”,起到“提供材料”的作用,以字幕和图片的形式呈现,第二部分是“步骤”,由真人出镜演示需要哪些步骤,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通过三步走的模式化制作,不仅在创作上更为省力,也形成了这个系列特有的风格。(表3)

2)“使隐形知识显性化”的特色。“如何……”系列视频和近两年大火的科普短视频节目《回形针paperclip》提出问题的方式非常类似,都是关注“怎么样”的话题。但是两者解答的方式不同,《回形针paperclip》主要以生动形象的讲解做出解答,有时一些高知识密度的讲解会让观众难以跟上它的节奏,而英国自然博物馆则是直接录制和呈现科普内容的分解步骤,就好比老师手把手教授,使隐形知识更加显性化。

3)“做中学”的互动视频风格。通过短视频进行科学传播,往往只能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然而“如何……”系列短视频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能调动观众的“触觉”。视频的选题通常是制作、绘画、实验等需要动手实践的内容,而演示用到的材料也是生活中易得的,观众能跟着视频制作“同款”,以“hands-on”的学习方式实现“做中学”。这就不仅是传播了科学知识,也教授了科学方法,有些视频还在无形中渗透了科学精神,如“如何制作诱灯吸引昆虫”这一视频不仅介绍了夜晚采集昆虫的方法——灯诱法,并且特意提到要将采集到的昆虫放生,让观众形成保护动物的理念。

3.2.3  突出场馆特色

自然博物馆是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工作的场所。英国自然博物馆在创作短视频时,充分突出了本馆的特色,开发的40多个系列的短视频主要是基于馆内的展览和藏品,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特色展品,如著名的蓝鲸骨架、渡渡鸟、始祖鸟标本等。

在突出馆藏的同时,英国自然博物馆还充分利用了本馆的科学家资源。有相当一部分的短视频都是由科研人员亲自出镜,介绍自己的研究发现或者是研究过程,以及科普一些科学知识。科学家亲自做科普,不仅能够使科普视频的科学性得到充分保证,还能将一手的资料直接传递给观众,消除了多次传播过程可能会产生的错误,这也是一些本身并不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科普自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科技类场馆创作短视频往往聚焦于演示科学实验、讲解科学原理,文博类场馆则注重讲解馆藏文物、宣传历史文化。从某种角度来说,自然类博物馆兼备两者的特色:和科技类场馆一样,都要承担科普的责任;和文博类场馆类似,都拥有丰富的馆藏。创造具有场馆特色的短视频是自然类博物馆在策划初期就应该要考虑的定位,以便形成区别于其他科普场馆的特点,甚至还可以将自己打造成像“故宫”或者是“英国自然博物馆”那样的IP,可以从线上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线下来参观。

3.2.4  形成“种子”效应

英国自然博物馆发布的短视频往往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它是一个“引子”——以它为生发点,去触达更多的内容。视频的介绍中通常会附上官网的链接,点进链接或者在官网搜索相关主题,都会有详细的文章解读,对短视频的内容进行补充。这时候短视频就仿佛是一颗饱含生命力的种子,激发观众探索知识的兴趣,并且在观众的主动探索和实践中生根发芽。

以“令人震惊的科学”系列为例,其中有一个视频为“如何保存一件和博物馆同样年代久远的翻车鱼标本”。短视频仅一分钟,简单介绍了翻车鱼的特点,如是世界上最重的硬骨鱼、成年个体最大可以长到3米。这件翻车鱼标本自1883年就被博物馆收藏了,目前急需修复。紧接着标本修复人员简单介绍了他们如何取出翻车鱼内部的填充物,然后重新装架的过程。

在1分钟的视频介绍之外,英国自然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还发布了一篇馆内工作人员写的科普文章,详细介绍了这条翻车鱼是从哪里打捞的、怎么被博物馆收集的、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修复这条古老翻车鱼标本的过程,为想要进一步了解详情的观众提供了资料。文章还会更新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虽然该科普文章最初成文于2017年,但在末尾还增加了一个2020年2月的最新研究。补充了关于翻车鱼标本的新发现,关注该话题的观众可以体验“常看常新”的新鲜感。

4  结语

英国自然博物馆通过创作不同系列的视频,针对多元受众,实现不同年龄、不同兴趣观众的全覆盖;打造品牌系列,通过模式化的制作、保持“使隱性知识显性化”的特色,形成了让观众“做中学”的互动视频风格;选题不仅有趣新奇,而且紧贴本馆的展品和藏品,充分利用本馆科学家来做科普,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以短视频为“种子”,形成种子效应,并提供丰富的资源供观众按图索骥,真正激发观众的兴趣来学习。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自然类博物馆要想占领短视频的高地,在创作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如何设计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学习其他场馆优秀的经验,总结其他场馆短视频的创作特色。另一方面还是要回归自身,充分挖掘本馆的优势和资源,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最后还要分析受众和选择合适的渠道去进行传播。

参考文献

[1]秦家琛.科普短视频节目《回形针paperclip》的传播学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13):130-132.

[2]陈柏因,赵舒旻.主流科普抖音号的发展现状[J].新媒体研究,2019(16):50-52.

[3]赵玉娜,马俊刚.关于科普微视频设计的若干思考[J].科普研究,2018,13(4):5-10,104.

[4]贡晓丽.《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发布[EB/OL].[2019-01-09].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421891.shtm.

[5]水丹艳.科普短视频自媒体传播策略分析——以“柴知道”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1):44-46.

[6]李平.“DOU知计划”升级:抖音出台知识创作者全方位服务方案[EB/OL].[2019-09-09].http://it.gmw.cn/2019-09/09/content_33146996.htm.

猜你喜欢
科普
胆囊结石的科普小知识,你都知道吗
对抗肿瘤,营养“给力”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