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张永炬
摘 要 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必须面向智能制造,校企联合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从改革组织体制、创建执行标准、挖掘智造要素、开发行业课程、建立监控考核体系、完善配套保障等六个方面,阐述当前机械专业面向企业“智制”发展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优质、高效、可持续”目标。
关键词 智能制造;机械专业;新工科;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3-0125-03
1 引言
机械类专业是最紧贴制造业、最具工科特征的专业,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背景下,支撑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当家专业”之一。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机械类专业人才是新工科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生进入企业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是最重要的实践环节[1-3]。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仍明显存在,如学生难以深入企业生产实际,难以接触技术研发环节,融入智能制造元素的机会较少,任务要求和过程监管不严,导致培养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
新工科建设对面向未来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机械类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工科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更要面向传统制造向现代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如何有效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环节的作用,并在此环节融入更丰富的智能制造元素,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摆在相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应用型高校如何构建机械类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组织实施机制,从而增强校企联合培养的实际效果。
2 问题分析
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在实施中存在四大问题。
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对接困难 尽管制造业产业背景较大,但企业对参与机械类本科生校企联合培养的热情普遍低于高职生。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本科生眼高手低,专业性和职业性不能高度融合,不像高职学生直接可以在技能岗位顶岗实践。
培养目标任务不够明确,有“深不了,浅不行”等困惑 對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往往出现培养目标几近“完美”,而培养过程(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实践体系设计、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组织管理机制等)还存在与培养目标规格不相匹配的现象。许多企业对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环节过程和内容安排无所适从,重要的有延续性要求的岗位无法安排;专业性不是很明显的岗位,学生又会抱怨专业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收获少。
接触前沿技术和智能制造等机会少,与“面向智能制造、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难以适配 “互联网+”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制造方式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智能制造已在各个制造领域快速推进,产品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制造装备与技术等都在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高校的培养方式、实验实训装备难以走在行业技术和装备的最前沿。或者说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内部资源是难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站在技术前沿的。
校企双方协同管理、考核等流于形式,质量监控不到位 校企联合培养时间跨度大、联合企业分布广、企业实践安排多样性等特点,导致联合培养质量监控比较困难,再加上部分本科院校教师对学生进入企业联合培养环节管理不够重视,与企业互动不够紧密,过程监管不严格,“放羊式”现象就容易出现。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校企联合培养环节“培养目标实现难度大、管理不顺畅、可持续性差”,校企联合培养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跌跌撞撞”地继续推进,有的学校甚至持续不下去而中断。面对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工科专业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满足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从事工科专业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3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构建
改革组织机制 有效的组织机制是联合培养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几乎没有哪所高校对校企联合培养没有进行组织化管理,关键是建立怎样的组织。笔者认为,组织的重心在二级学院,着眼点在于“校企联手”;企业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和运行规则,在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方面,企业只能是配角。有的学校不注重管理,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将组织管理主体“自动转嫁”给企业,导致合作不愉快,联合培养达不到预期目标。
通过几年实践证明,在学校方面,由“校级—院级—专业级—教师级”组成的四级管理组织体系行之有效:“校级”的主要职责在宏观政策层面和管理监控方面;“院级”出具体政策和建立具体的组织执行体系;“专业级”是业务层面标准的制订者和实施的组织者;“教师级”是真正的执行级,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双导双控”的校内导师,可以说校内最重要的角色是教师。在企业方面,则要视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而定,一般为“总部—企办—企业导师”的三级或“总部—人力资源部—车间部门—企业导师”的四级管理组织体系。
创建执行标准体系 校企联合培养应参仿企业标准化作业流程来实施有效管理,这就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执行标准,并制定标准作业流程。也可以认为,这是升级版的教学大纲,内容的范畴和精细化远超传统大纲要求。执行标准的内容应包括: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实践环节工作规程;校企联合培养单位基本要求及遴选办法;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动员工作要求;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实践环节校企双方工作职责;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实践环节安全教育细则;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岗位日志记录要求;行业产业调查报告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岗位工作总结撰写要求及格式规范;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实践环节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等。校企双方运用所制定的执行标准,依据工作规程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做到有序、高效、顺畅和可持续。
挖掘智造元素 制造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已经推进发展到一定阶段。校企联合培养环节如何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智能制造元素,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挖掘“智制”实践岗位。首先在联合培养企业的选择环节要把好关,尽可能选择制造信息化和智能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然后对企业内部进行智造元素挖掘,如企业已建立的MES(制造执行系统)、企业内部智能化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相关实践岗位,与企业方共同建立相应的岗位资源,让企业方有意识地安排相应的实践岗位,使学生具有深切感受,获得能力的培养锻炼。
开发校企联合培养资源和行业特色课程 面向新工科建设,面向智能制造战略,动态开发一批代表发展势头好的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形成稳定与动态相结合的基地群。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校企联合培养资源需要,又有利于创建代表制造业前沿水平的企业资源。对接新工科要求,为更好地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工程实践能力,在课程中设置与行业相关的课程,即行业特色课程,形成以企业安全管理、产品质量控制、企业生产管理、企业节能减排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实践中学习、研究、再实践,体现“产、学、研、做”的一体化特色,加快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速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把握行业前沿理论与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贯穿学生整个培养过程。
建立立体式质量监控和考核机制 质量监控与考核是检查和检验教学环节执行情况与实施成效的必要手段。校企联合培养环节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分布广、教育模式多样、教学主体多元等特点,其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机制与传统课程教学也有显著不同。校企联合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应从源头开始,建立多维度立体式监控机制。
从内容上,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对培养目标、联合培养实践环节的内容安排、执行标准及遴选的企业条件等内容进行审定;由学院教学督导组会同专业核心團队对过程内容进行督查监控。
从时间上,可执行五阶段监控,分别为:准备工作阶段,主要检查联合培养单位条件、岗位、对接情况、学生动员等;学生入企环节,主要检查是否顺利接洽、企业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等;进程中期阶段,主要检查进程中执行标准的执行情况;临近结束阶段,主要检查整个进程的执行情况;考核总结阶段,主要检查考核的规范化和总结与工作效度等。
从对象上,包括校企联合培养环节学校四级机构的工作责任人、企业三级或四级机构的责任人及学生。
通过有效的监控反馈机制,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将不断完善,形成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局面。
校企联合培养环节的考核主要针对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其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所以,要进行考核指标和内容体系的设计,转变考核理念,将单纯的知识考核向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转变。在考核体系设计时,首先要注意企业对学生能力与表现进行考核的比重;其次要注意加强过程考核;最后要注意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最终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完善配套保障政策 行业特色型科技创新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和技术创新转化型平台,可通过平台内部资源的挖掘调配利用和政府政策性资源的调节利用,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政策保障机制。其主要举措包括实施项目化企业服务方案、共同获得的政府政策性资源的分享分配、联合培养过程中的风险抵御(如学校给企业实践学生统一购买意外保险等)、区域性人才培训引进优惠待遇、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培养培训及双方指导教师业绩奖励等政策的制定。通过这些政策和利益机制的运行,实现产学研共赢,保障联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高校利用学科专业优势,通过这些平台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或科研成果转化,帮助企业共同获得政府政策性资源,在这些活动中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协同育人,均衡各方的利益分配与共享,由此形成一整套政策以保障校企联合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4 结语
与老工科相比,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信息通信、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结合。也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在人才培养上,既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更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上,体现在校企联合培养环节上。因此,机械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更要面向传统制造向现代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新.机械类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25-126.
[2]毛智勇,赵林惠,张建成.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21):159-161.
[3]刘立新.治理取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3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