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定位赋予“新时代”丰富的内涵,认真研究“新时代”的各项要求,对教研工作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指出:“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理顺教研管理体制,完善国家、省、市、县、校教研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明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专业标准。”地市体育教研员是体育教研链条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区域教研的领头羊,也是国家政策落地的桥头堡。笔者是从一线体育教师做到县区体育教研员,又做了12年的地市教研员,回头看走过的教研之路,思考“新时代”的教研要求,感到探索、研究是教研员能力提升的关键;发现、激励是教研员的责任和使命,建设运用平台是体育教研员的有力抓手。
一、探索、研究是教研员的立身之本
探索、研究、学习是体育教研员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体育教研员能带领区域教研发展前进的基石。
自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有了改变,即义务教育从“5个领域”到“4个方面”,普通高中从“5个领域”到“3个核心素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被动学习、接收知识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转变。研究新时代的教学方法,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基层教研的主要任务。
潍坊市从2008年开始将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探索、研究作为体育教研工作的总抓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所谓“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课内、课后3个步骤。“四环节”是指课内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4个环节。“五课型”是指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设计出的“技术技能学习课、技术技能提高课、实践与拓展课、理论与健康知识课、检测与考核课”5个课型。该教学模式围绕“运动技能”这一主线,创新性地开设了“技术技能学习课、技术技能提高课、实践与拓展课”等3种新课型,3种新课型紧扣“运动能力”的形成过程,契合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该模式获得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全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优秀改革成果奖”。
在探索过程中不仅是教研员个人的专业成长,更是潍坊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们一起学习现行课程标准、研究教学方法的过程,潍坊市连续6年在暑假骨干教师培训班中通过讲座、公开课、研讨课等形式,对“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入研究,使之成为大面积提高区域课堂教学水平的有力凭借。
二、发现、激励是教研员的责任使命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中根据时间、环境、学生而创生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体育教研员要善于发现闪光点,激励一线教师,同时提升闪光点,给区域内同行借鉴。
如,笔者的一次农村薄弱学校调研经历,成为发现农村教育之美的历程。在笔者所调研的一所学校中,只有1名53岁的专职专业体育教师,这位老教师还是学校的总务主任,不仅每周要承担22节体育课,组织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及课余训练,还要参加区级比赛等,工作任务较繁重。这位老教师却从容应对,教学成绩、比赛成绩双优秀。通过交流、观察,笔者发现这位老教师在培養体育委员、体育骨干方面较有水平,体育课中的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都熟练掌握体育课组织流程,队形变化或小组练习指挥得都很有序;在田径队训练时,布置训练器材、常规的热身活动都是在队长带领下完成。这些小干部在课堂中、在训练中真正成为教师的好帮手,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师自身的工作强度。
在另一所更偏远的小学里,每个年级只有2个班,每个班级有15~20名学生,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高年级的体育课由1名英语教师执教,但笔者发现学生们的运动技能掌握得有模有样,因为这名英语教师是通过手机播放视频的方式教学生们学习技术动作,通过学生们互相比较、互相评价及与视频技术反复对比,研究、学习动作的细节。这位英语教师充分发挥了他所拥有的信息化能力,有效弥补了自己的短板,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质量。
以上2个案例在农村小学都有普遍性,因此在全市体育教研中积极宣传推介,给广大农村一线体育教师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榜样。2位一线教师因为自己的“无奈之举”得到肯定与表扬,在工作中也更加积极向上。
还有山东省特级教师、潍坊市高密姚哥庄小学的王瑞霞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一线,将一些民间游戏,像打陀螺、过家家、打拐、跳秧歌、跳皮筋等引入校园,引进体育课堂,形成了多门快乐体育校本课程。这名体育教师的做法被当时的体育教研员发现,体育教研员积极引导、不断激励,使这名体育教师成长为全国十佳活力园丁、山东省第三期齐鲁名师、全国模范教师,2020年4月又成为山东省首批50位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之一(唯一的农村小学教师),正在带领工作室成员聚力前行。
另外,在发现教师特色、激励教师成长方面,潍坊市还有“与时俱进”的信息化互动沟通交流方式,潍坊市体育教师沟通的渠道,从QQ群的建立开始,到微博、论坛的运用,再到微信群和潍坊市体育教研公众号的建立,始终紧跟技术发展,让体育教师的辛苦有处诉,问题有处说,困难有人帮,心事有人听,成绩有人知,干劲有人鼓。潍坊市体育教研公众号在疫情期间发布了全市体育教师们居家指导锻炼等信息文章86篇,让体育教师们的居家工作得到了及时关注与鼓励。
三、建设运用平台是教研员的有力抓手
在潍坊市的体育教研中,搭建展示平台、打通教研平台、积极为教师们的成长站台3个方面是教研工作开展的有力抓手。
1.搭建展示交流平台
潍坊市教科院搭建的教师展示交流平台从曾经每年1次的优质课评选、每2年1次的教学能手评选和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转变为现在依托山东省优课平台进行每年的“一师一优课”评审和特色教学展评。这些活动都是从学校层面开始展示、评比,然后区县级到地市级层层推进。这些展示交流平台的搭建,促进了同学段、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2.打通国家、省级、地市的教研平台
打通国家、省级、地市的教研平台,使各级教研平台(教研活动)融为一体,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育部于2014年底开通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平台,通过平台进行晒课、观课、研课。山东省教育厅在2015年也开通了同样的晒课平台,要求各地市、各学校层层开展这项活动。从2008年开始山东省每年暑假都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进行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全员培训。教育部和山东省的这2个平台都是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都要求各级教研部门层层落实。潍坊市的体育教研从教师们的时间、精力、工作量方面统筹考虑,将国家、省的平台与潍坊市的教研工作有机整合,减轻教师们的学习负担。如,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重点在初期的备课、磨课、研课环节,作为地市体育教研员尽量下沉到基層,积极参与其中,将展示交流课、特色教学方法的打造、提炼等教研活动融入其中,体育教研员线上的指导活动与县区内面对面的教研活动有机融合,把教育部的活动真正地落地开花。山东省每年暑期开始的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既有课例的观摩研讨,又有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运用、心理学、教师个人健身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这项研修也成为潍坊市体育教研进行优秀教师培养的助推器。
3.为教师们的特色、亮点站台
体育教研员要积极为教师们的特色、亮点站台,为一线体育教师们的工作加油、鼓劲。地市级教研员是一个区域学科工作水平的标尺,一线教师的工作中有了亮点或积极的萌芽,体育教研员要积极地去为他们站台。这是服务意识,这也是教研员的职责,这更是给一线体育教师最及时的鼓励与指引。
工作的开端是最困难的,最易被湮灭的,而且工作开端往往出现困难多、方向把握模糊、手段措施方法不准确等问题,体育教研员在这时应及时出现,此时的出现是最被需要的。在多年的地市教研工作中,遇到有创意、有特点的体育教师时,笔者都积极地走到他们身边、走进他们的学校,对他们的初创工作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帮助梳理思路、规划方向及总结提升。通过以上做法先后树立、打造、推介了寿光世纪教育集团赵庆德名师团队、诸城市龙源学校董锡山引体向上教学法、奎文区阳光体能工作室、高密王瑞霞和寿光张子民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等。另外,徐秀玲老师的“创意沙包课程,打造活力校园”、昌乐美加学校的“初中体能一专四转教学法”、青州三中的“一校一品视域下高中武术特色教学研究”3个新项目也初具规模,参加了今年4月份潍坊市优秀教学法和教学自主创新项目的跨学科展示交流,获得好评。
以上是一名地市体育教研员对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希望能给体育同仁带去一点儿借鉴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