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平 丁轶建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再次受到代表和委员们的广泛关注,“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的建议更是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程红5月25日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指出,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体质监测和干预体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有些学生上了十多年的体育课,却没能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她建议,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加体育成绩在考试和升学测试中的占比,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普及教育。
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唯文凭”的现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已成广泛共识,重智育轻体育、变相挤占体育课时的情况并不罕见,忽视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评指标单一,学校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片面追求高分数、名校录取率和升学率。家长也热衷寻求校外各类培训,学生不堪重负。减负减了20多年,中小学生的书包却越减越重,睡眠时间越减越少。中小学生体能日益下降,近视、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负担“越减越重”,对体育科目重视不够、“重文轻体”的传统一时难以改变,而且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教学能力不足,更是不能系统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再加上安全保障制度的缺失及场地器材的缺乏,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
二、“把体育纳入中高考”成为焦点
早在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就提出了“高考增加体育考试”的建议,其后每年的两会都有类似的提案、议案,钟南山院士也多次明确表示“支持体育进高考”。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领衔,108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联名提交了《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提案中建议重新疏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探索实施体育教育测试过程性评价,将体育科目纳入中高考考试科目范围,并设计与语文、数学等主科同等分数,激发学生、家长、学校内生动力,主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和师资投入。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也在提案中建议在加强和完善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提出了关于纵深推进高考改革的建议,表示应构建与高考改革相配套的教育体系,改革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与考核方式,并对高考录取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五育测评体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三、高考体育正在“先行先试”
清华大学早在2011年就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增加了体质测试。2003年,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开始测试体育。2019年,教育部文件要求90所自主招生高校全部测试体育。今年,教育部文件规定,36所“强基计划”高校全部测试体育,并且要求把测试成绩作为考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从36所“强基计划”高校的招生方案来看,其中23所高校明确表示,体育具有一票否决权,即无论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学校考核(笔试、面试)成绩有多高,如果考生无故缺席体育测试或测试不合格,均直接失去录取资格。这些招生制度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方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强基计划”的推行,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具有试验意义,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对于体育不应只是随着“指挥棒”做好体育测试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不仅是应对高考改革的未雨绸缪之举,更是培养未来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路径。
四、体育纳入高考的“指挥棒”意义
体育纳入高考,指的是普通学生的体育高考。实际情况是,近几年全国每年1000多万高三学生(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除了准备走高考体育专业招生、体育单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每年10万左右考生外,真正坚持有强度、有难度、有对抗的体育锻炼的学生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高三学生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没有被激发出来。如果体育高考能惠及这些普通考生,就能让他们主动动起来、强起来。面对全国学生体质持续30年下降以及校园里“小眼镜”“小胖墩”“小驼背”越来越多的现象,党和政府频繁下发文件,国家高层多次重要指示,行业机构及时更新课程标准,但始终没有改变“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这两个长期存在的事实。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既是百年大计,又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体育高考成为推动和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选项。
但体育进高考尚存较大争议。有些专家、校长、家长反对体育高考,担心陷入“应试”陷阱,形成“考什么练什么”的局面,而且考生“天赋差异太大”。此外,每增加一门考试科目都是在增负。有些专家学者赞同高考体育,认为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了选考,甚至必考的可能方案,可以通过高考模式和内容的调整去化解增加的负担和可能的不公。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王宗平教授在2007年呼吁自主招生加测体育后,又在2014年9月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时,提出在“3+3”高考模式里,把体育作为第二个“3”里面的选考科目之一,把选择权交给学生。2018年3月起,他提出的“3+1+2”高考新模式中,再次呼吁把“体育”纳入“2”的选考科目之一,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一样,供学生选擇,实行“等级赋分”。同时在体育选考科目里,设置多个项目(如跑跳投、游泳、足篮排等)供学生选择,同样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体育成为选考科目,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体育纳入选考科目,才能真正扭转“重文轻武”的社会偏见,逐步形成“体育好”和“数学好”“物理好”一样,认可“体育”也是一种能力。当然,体育高考改革必将在争议中不断展开。
五、落实体教融和,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更重视文化课学习、相对轻视体育的“偏科”倾向导致的青少年体质问题近年来引发更多关注和反思。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等。今年全国两会上,体教融合也是重要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姚明直言不讳地表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
体教融合其实已经是体育界和教育界讨论多年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过去体教融合工作存在短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如今,随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两会提案的提出及相关顶层设计的完善,体教融合有望迈出实质性步伐。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教育融合工作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的问题,中小学校在体育师资专业性、学生自主选择性、体育竞赛系统性、学校体育运动队发展、体育考核合理性、中小学校与体校合作深度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如何理顺学校、职业俱乐部、专业运动队、社会机构在内的人才输送机制,消除行业壁垒,化解职业俱乐部、专业运动员升学以及体校教练与学校教师壁垒的问题有待于研究解决。
当然,转变体育在教育中的弱势位置,不能只靠教育部门单兵作战。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需要教育和体育部门、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应当发挥国家教育、体育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依靠各级体育单项协会在专项技术、人才方面的组织优势,调动体育单项协会服务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仅需要体育系统主动发力,更需要教育部门主动协同。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合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