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2020-09-05 02:41代向伟李因霞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外体育锻炼比例

代向伟,李因霞,凌 媛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代向伟,李因霞,凌 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 都匀,558000。

本研究以贵州省本科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通过采用Excel.10统计分析工具对所得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周体育锻炼频率、单次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组织形式和锻炼场所方面存在差异;在课外体育消费内容、消费金额、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方面也存在不同。希望该研究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有一定的指导,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参考价值。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民族地区;本科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1]。全民健康,不仅仅与医疗卫生联系紧密,更是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显著效果,所以体育健身活动更应该成为推动全民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方式。2010年和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均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持续下降[2]。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绝不是体育课堂教学能独自解决的,需要与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青少年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在《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强化课外锻炼,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4]。课外体育活动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5]。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在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进程、提高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培养高校学生终生体育锻炼能力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6]。学校体育工作者理应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是推动全民健康最有效的良药。高等学校的校园体育教育和活动是绝大多数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期。鉴于此,高校体育工作成为了推动全民健康的一道至关重要的防线。但在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的校园时间除了分配给上课时间之外,大部分时间被互联网、手机等电子设备所占有,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大学生健康水平离不开两个场域,一个是医院,另一个是体育场。体育场的价值体现在维持身体的健康,医院的价值体现在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一个发生在疾病产生之前,一个发生在疾病产生之后。作为一名高校体育工作者,维持学生的健康,预防疾病的产生,远离医院成为我们的使命。而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现状的调查成为我们完成使命的必经之路,有利于我们更有效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推动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1.1 研究对象

以贵州省本科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对象

该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贵州省10所本科高校的1276名在校本科大学生。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以及相关权威网站以“大学生”“课外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从而收集有关大学生课外体育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

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遵循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问卷的内容充分考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所包含的内容。问卷的效度检验主要采用专家评定法,共邀请了8位该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定,其中6位专家认为有效,2位专家认为基本有效。问卷的信度检验方法采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结果得出r=0.623,说明调查问卷能够使用。

根据研究的需要,调查问卷中运动强度特指身体练习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常用运动时的心率大小来表示强度的高低,公式为220减去年龄再乘以相应比例值。季浏曾指出青少年的运动强度应该使运动心率达到140-160次/min,这样中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望显著的提高[8]。因此,根据大学生年龄特征,低、中、高等强度分别用40%-50%、70%-80%、90%-100%表示。鉴于前期观察,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强度主要处在中等强度范围以下,所以在中等强度和低等强度之间设置了中低等强度该选项,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学生运动强度的一个分层状况。故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强度的选择范围有低等强度、中低等强度、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

2.3 访谈法

针对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相关问题,通过电话和网络工具,按照访谈提纲,对贵州省高校体育工作者进行访谈,咨询他们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征求他们推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经验和方法,从而获得更为有效信息。

2.4 数理统计法

首先运用Excel10应用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并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求得量化分析的依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3.1.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 如表1所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选择最多的5个项目是跑步、篮球、走步、羽毛球、健美操,选择最少的是5个项目是轮滑、攀岩、跆拳道、桌球、网球。男生更青睐足球,女生更青睐散步和健美操,男、女生在优先选择的项目上顺序是不同的。大学生选择最少的5个项目在性别之间也存在差异。除了轮滑、攀岩、跆拳道之外,男生选择较少的还有网球和登山,女生选择较少的还有桌球。从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方面看,存在性别差异特征,因此对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过程中在体育锻炼项目上应有所区别。

表1 贵州省本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项目(n=1276)

3.1.2 大学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 科学合理的运动频度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运动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程度[8]。如表2所示,本科高校大学生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为1-2次的比例最高,占到39.9%,但是有3.2%的被调查者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为零。表中数据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周锻炼次数逐步减少。大3年级学生周锻炼次数在3-4次的比例值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大1、2年级期间,男生周锻炼次数明显高于女生,而在3、4年级时,与女生的锻炼次数比例趋于相同。因此,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频率,无论是在性别之间或是在年级之间都存在着动态变化的态势。衡量一个人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且具有较好的体育锻炼效果的指标为每周锻炼 3次、每次锻炼30 min 以上,每次中等强度以上[9]。因此,大学生周课外体育锻炼次数有56.9%达到标准,但并不理想,这个数据应该更高一些。王一民调查湖北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时指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缺失现象是客观存在且相当普遍的,超过2/3的大学生没有每周至少3次的锻炼习惯。这一现状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大相径庭,亟待改变。[10]

表2 贵州省本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周次数(n=1276)

3.1.3 大学生单次课外体育锻炼持续时间 如表3所示,大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少于1h,持续锻炼时间分布呈现倒U型的特征。超过50%的女生单次锻炼时间少于60min,50%以上的男生单次锻炼时间多于60min。性别上的生理构造差异是大学生的单次锻炼时间存在差异的首要因素,雄性激素的过剩会驱动他们需求一种释放的途径,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女生在传统文化和对身体外在美追求的因素影响,也是不愿意长时间在运动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

表3 贵州省本科大学生单次课外体育锻炼持续时间(n=1276)

3.1.4 大学生单次课外体育锻炼的强度 如表4、5所示,大学生选择的锻炼强度比例值排序依次是中等强度、中低等强度、高等强度和低等强度。男生在大学4年中,选择中等强度以上的比例值高于中低等强度以下的比例值,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主要以中等强度为主,而且在大学4年级时,选择低等强度进行锻炼的比例值为零,男生选择中低等强度的比例值和年级的升高成正比。女生在大学1、2年级和4年级时,选择中等强度以上的比例值低于中低等强度以下的比例值,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主要以中低等强度为主,而在大学3年级时,体育锻炼运动强度由以中低等强度为主转变成以中等强度为主,运动强度有所提升。

表4 贵州省本科男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强度(n=588)

表5 贵州省本科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强度(n=688)

3.1.5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场所 如表6、7所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1)选场所时校内免费场馆,占到87.7%;(2)是选择校外免费场馆,占到7.9%;(3)选择是校内收费场馆,占到2.9%;(4)选择是校外收费场馆,占到1.5%。4个年级中,随着年级的升高,选择校外免费和收费场馆的比例值不断增加。大4年级的大学生选择校外锻炼的比例值达到最大值。与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的交际范围有所扩大,与社会的交集高于低年级学生,这透视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变化,“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成熟[11]。这也许是高年级学生选择校外锻炼比例值升高的原因之一。性别不同选择锻炼场所也有所不同,女生校内锻炼的比例值高于男生,而男生选择校外锻炼的比例值高于女生。

表6 贵州省本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场所(n=1276)

表7 贵州省本科男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场所(n=1276)

3.1.6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 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形式是影响体育运动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12]。如表8所示,(1)大学生选择自发组织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比例最高,占到55.09%;(2)是选择学校组织形式,占到28.68%,第3是选择院系组织形式,占到10.97%;(3)是选择社团或俱乐部形式,占到5.25%。男生愿意选择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的比例值低于女生,但是选择院系组织、社团或俱乐部和自发组织形式锻炼的比例值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青睐于自由度相对较大的,涉及面较小组织形式。与男生相比,女生更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而且女生更愿意参加由组织的体育锻炼。通过访谈调查对象,我们进一步得知,学生选择自由结合进行体育锻炼是因为在进行锻炼时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对不明白的运动技术相互指导纠正[13]。观察表中数据,我们也可以发现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被选择的比例值较低,尤其是以社团或俱乐部形式的体育锻炼。现实中可能存在两个问题,(1)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比较少;(2)体育组织在组织开展体育锻炼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而在西方高校,社团或俱乐部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大的价值,反思我们的高校社团或俱乐部,还需要认真探索其发展中的问题。

表8 贵州省本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组织形式(n=1276)

3.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消费情况

3.2.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消费内容 体育消费是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它包括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购买运动器材和服装等体育活动[14]。如表9,10所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消费内容依次是运动饮料,运动服饰,运动器械,体育培训,运动场地租用费。愿意在运动器械上消费的男生人次数高于女生,而女生不愿意消费和消费其它的人次数则高于男生。不同年级之间的体育消费内容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运动器械消费方面,大1、2年级学生愿意在运动器械上消费的人次数排在了第4位,而大3、4年级学生愿意在运动器械上消费的人次数排在了第3位。由此可见,高年级学生对于运动器械的需求增大,更希望借助运动器械进行锻炼,对运动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更在乎运动的专业性。

表9 贵州省本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消费内容

表10 贵州省本科男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消费内容

3.2.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月均体育消费金额 如表11所示,大学生月均体育消费相对较少,42.6%的大学生月均体育消费在1—50元之内,月均50元以内的体育消费金额也只能满足日常体育锻炼的饮水需要。而且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校内免费场地进行锻炼,这也减少了月均体育消费。月均体育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上大学生只有5.8%,有12.9%的被调查者的月均体育消费竟然为0元。该部分大学生有可能从来不进行体育锻炼,抑或在体育锻炼时从不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大3年级的学生月均体育消费50元以内的比例值显著降低,随着月均体育消费金额的增大,比例值也明显增大,而且消费金额在200元以上比例值竟然是大学生平均值的2倍。由于民族地区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并不是很富裕,自身没有经济来源,除去日常的生活开支,没有剩余过多的钱进行体育消费,因此体育消费水平低也不足为奇[15]。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金额还比较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消费态度也不相同,而大3年级是一个特殊群体,值得进行深度研究。

表11 贵州省本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月均体育消费(n=1276)

3.3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动机情况

3.3.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部需要 体育动机是指引起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体育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16]。如表12,13所示,增进身体健康是大学生锻炼首要内部需要,兴趣爱好排第2位,提高技能排第3位,释放内心压力排第4位,塑身减肥排在第5位。女大学生选择塑身减肥的人次数排在了第2位,释放压力的人次数排在了第3位,而这两项内部需要排在了男生内部需要的最后两名。男生和女生希望从体育锻炼过程中获得的东西并不一样,这可能是由于自身生活目的的不同而引起。因此,在进行课外体育指导时,不同性别之间应有所区别。大4年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除了增进健康外,更主要是为了释放压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醒体育工作者应该对这个时期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利用正确的动机参加体育锻炼,同时注意运动量的把握,以免过度的锻炼伤害身体[17]。

表12 贵州省本科院校不同性别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部需要

表13 贵州省本科院校不同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部需要

3.3.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外部诱因 如表14,15所示,调节学习是大学生课外体锻炼的主要外部诱因,充实生活排第2位,体侧达标排第3位,扩大交际排第4位,参加比赛排第5位。充实生活在男生体育锻炼外部诱因中排在第1位,在女生当中排在第3位;调节学习在男生体育锻炼外部诱因中排在第2位,在女生当中排在第1位;体侧达标在男生体育锻炼外部诱因中排在第3位,在女生当中排在第2位。由此可见,女生更侧重于完成学习任务和体育达标任务,其次才是个人生活的充实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外部诱因上存在不同,大4年级的学生更侧重生活的充实感,这可能跟学校学习任务和体育达标任务较少有关。调节学习是大1、2年级和大3年级学生首要体育锻炼外部诱因,说明大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锻炼对知识学习的重要作用。

表14 贵州省本科院校不同性别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外部诱因

表15 贵州省本科院校不同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外部诱因

4 研究结论

4.1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1)在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锻炼频率、单次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场地、锻炼组织形式的选择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多数男生更喜欢运动强度较大,竞争激烈的项目,而多数女生则正好相反;男生课外体育锻炼频率高于女生;单次锻炼时间1h以上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1h以内的男生比例低于女生;男生的体育锻炼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女生的体育锻炼强度以中低等强度为主;女生校内锻炼的比例值高于男生的比例值;男生更喜欢院系、社团或俱乐部组织的体育锻炼,女生更喜欢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

(2)在课外体育锻炼频率、锻炼强度、锻炼场地的选择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大3年级学生选择周锻炼次数在3-4次的比例值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比例值;在大1、2年级和大4年级时以中低等强度为主,在大3年级时运动强度有所提升。男生选择中低等强度的比例值与年级的升高成正比;大学生主要选择校内免费场馆进行课外体育锻炼,选择校外场馆的比例值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

4.2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消费情况

(1)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消费内容依次是运动饮料、运动服饰、运动器械、体育培训、运动场地租用费。男生在运动器械方面的消费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在运动器械方面的消费高于低年级学生。

(2)大学生月均体育消费相对较少,42.6%的大学生月均体育消费金额在1—50元之内。大3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有所增加,月均体育消费200元以上者的比例值是大学生平均值的2倍。

4.3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动机情况

(1)增进身体健康和调节学习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

(2)在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在内部需要的选择上,男生更青睐兴趣爱好和技能提高,而女生主要追求塑身减肥和释放压力;大4年级学生主要是为了释放压力,大1、2、3年级学生主要是为了兴趣爱好。在外部诱因的选择上,男生主要为了充实生活,女生主要为了调节学习;大4年级学生主要为了充实生活,大1、2、3年级学生主要是为了调节学习。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10.25.

[2] 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Z].2011.

[3] 俞皓天,汪晓赞.中美基础教育课外体育活动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4):71~74.

[4] 吴海英.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阳光之路[J].安徽体育科技,2018,39(01):86~89.

[5] 王 涛.山西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管理现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6] 王小鹏,王乐军,李瑞杰,邹凝祥,杨璟勇.上海市大学生课外体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09):194~196.

[7] 季 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9):72~80.

[8] 赵菁菁,张冬梅.南京地区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15(02):117~121.

[9] 魏昆仑.我国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研究文献综述[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7,27(03):75~78.

[10] 王一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缺失原因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08):82~86.

[11] 刘洪俊.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以天津市普通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3):98~101.

[12] 韦永春.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6,37(01):70~73.

[13] 张振强,杨万文.江西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8,39(01):83~85+89.

[14] 周庆瑛.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46~48.

[15] 杨 斌,回 军.普通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5(10):33~38.

[16] 张园园.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J].内江科技,2014(06):114~115.

[17] 周阮环福.越南财经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17.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Minority Areas

DAI Xiangwei, LI Yinxia, LING Yu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China.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get the first-hand data. By using Excel.10 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 to analyze the sample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items, weekly physical exercise frequency, single exercise time, exercise intensity, exercise organization form and exercise pla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umption content, the amount of money, the internal needs and external incentives of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carrying out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formulating relevant policies. It will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Minority areas;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exercise

G807.4

A

1007―6891(2020)05―0141―05

10.13932/j.cnki.sctykx.2020.05.32

2019-09-06

2019-09-25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15年度)。

猜你喜欢
课外体育锻炼比例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人体比例知多少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