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精酿啤酒的酿造、制麦工业兴盛,即插即用的滚筒式麦芽生产自动化解决方案maltron 5.0 出现。系统具有一体化优势,能灵活地处理各类谷物,并可将生产后的成品置于任何地方,而无需建造任何土建工程。为难以加工的谷物,提供了一套温和翻转的替代方案。另外,也能用于干燥酒花。
大约30 年前,精酿啤酒革命在北美发起。精酿啤酒商们一直痴迷于啤酒花的应用。对于消费者来说,酒花是啤酒的重要成分。但是北美精酿啤酒商种植啤酒花,为的是摆脱酒花供货商,自己掌控原料,同时也能对外宣讲动人的酿酒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精酿啤酒商又发现:他们所酿制的啤酒还受已发芽大麦和其它谷物的影响,因为需从制麦商手中购买酿酒所用的麦芽。在政府激励措施的帮助下,精酿啤酒商们希望与农场主建立紧密的合作,啤酒酿造新趋势开始了。
在过去100 多年里,北美大麦种植和麦芽加工总体来说向西转移,只有少数例外。小规模的制麦主要应用地板式发芽和萨拉丁箱式制麦方法,这些方法在当今的商业化制麦中已不常见。新型制麦商与当今制麦工业一样面临着诸多挑战,既要获得优质的大麦,抢占市场,又要降低生产成本。
在过去的几年里,精酿啤酒商们一直按照传统方法制麦。最近,根据北美酿酒商的需求和建议,加拿大设备制造商NSI Newlands 设计了一款小型、灵活、牢固耐用的制麦系统,能灵活地发芽各种类型的谷物。考虑到制麦的批量大小、密闭式加工、自动化程度及易于安装等因素,采用滚筒式制麦原理。采用滚筒原理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计师肯·布莱恩的口头语,“我们建造的东西,一般都是圆的”。
2020 年3 月,NSI 公司有机会在maltron 5.0 上进行了首次试验。本文描述了其操作及获得的试验结果。
图1:水化器hydrator
图2:浸麦
图3:通风供氧及溢流
图4:排水
首先通过水化器hydrator 对大麦洗涤除尘、除杂质,见图1 和图2。浸麦过程中所需用的水一方面通过水化器进入滚筒,一方面通过通风供氧喷嘴进入,进入滚筒的水量被测量。当需要溢流时,水通过通风供氧喷嘴流入滚筒,撇出的麦粒中的浮渣通过活板门流出并被收集,见图3。排水时,仅需缓慢旋转滚筒至发芽位置,见图4。在浸麦空气休止(浸麦断水)过程中,考虑到CO2气体的恰当排出,需要风扇连续运转或间断性运转,直至下一次浸麦,滚筒再次旋转回浸麦位置浸水为止。在浸麦浸水和空气休止(断水)过程中,需对水温、空气温度和三角区域的空气压力进行监控和趋势分析。
试验过程中的水温是10℃。所采用的浸水断水时序是15h 浸水-10h 断水-14h 浸水,试验时可依据水温和非自动方式操作等实际情况确定。首次浸麦水分含量为34%,第二次为41%,并最终达45%。在浸麦空气休止期间最大的谷物温度为13.6℃。试验表明,浸麦过程的耗水量为投料大麦的0.8 ~1.03 倍。由于加工厂试验时的浸麦水温为10℃及当时的环境空气温度也大约为10℃,浸麦过程中几乎没有CO2气体排出。进水和排水的时间很好地控制在45 min 左右。为了弥补最后4%的浸麦水分含量,应用了喷雾浸麦法。依据试验情况,认为该滚筒在浸麦过程中有空间可再增加1.5 吨的大麦,这样使每批次名义上的浸麦量增加到7 吨。
考虑到制麦过程中不同谷物粒形的大小,在滚筒中安装了2 mm 网眼筛网。通过人孔可将底板部分移走,就可轻松替换成想要规格的筛网。
为了提高产量,还可增加一个独立的浸麦容器,基于最大两天的浸麦周期,可使制麦产量增加40%。按照每批次投料5 吨脱粒大麦计算,可使年制麦产量从208 吨增加到292 吨。
在发芽过程中需要将滚筒旋转一角度,确保绿麦芽水平面平行于地面,见图5。然后再返回到最初的发芽位置。这样一天往复循环多次,或者使滚筒连续旋转。这一操作相当于麦层的翻麦过程。在发芽期间,所施加的空气温度必须满足大麦发芽生长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用一自动阀将环境空气与发芽过程中回流的气体混合。若处于湿热气候环境,还需要增加冷却装置以调节温度。穿过绿麦芽三角区域温度由风扇转速设定。为确保施加的空气湿度保持在接近100%的水平,最多可以启用三对喷雾器,在干燥的夏季期间也可以使用蒸发冷却。这可以通过位于进气口的湿度探针来监控。最后24 小时需关闭增湿模式,以降低绿麦芽的水分含量。使用滚筒式发芽,需考虑绿麦芽温和的处理过程,这对制麦敏感性谷物,如黑麦和低麸质大麦等非常重要。可以使用内部喷雾器和滚筒旋转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喷水,以提高绿麦芽的总含水量,见图6。发芽期间,需监控分析三角区域的空气压力、温度和湿度。
图5:绿麦芽发芽
图6:喷雾
浸麦结束时,需将浸泡过的大麦静置20 小时,在此期间大约每隔4 小时应用约75升的水喷雾,直到达到45%的水分含量峰值。通风需控制在372 ~701 m3/ 吨/ 时 范围内。每日温度控制为20、20、18、18、17 度,使第2天水分含量峰值达到45%。每日的水分含量为41%、45%、44%、43%、43%。
在烘干麦芽时,滚筒旋转至中立位置,主工艺风机打开,随后打开间接加热器。在绿麦芽烘干过程中,滚筒会旋转,这样烘干侧的麦层会随着滚筒翻转,从而与气流未至的麦层混合,使穿过麦层的气流不均匀。最好采用的方法是此时不旋转滚筒,直至气流穿过麦层。具体此时段滚筒旋转与否,最终选用哪种方法由制麦人员决定。气流穿过麦层后,温度逐渐升高至固化温度,此时气流降低并保持直至烘干的麦芽达到想要的色度和水分含量。烘干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对麦芽冷却。
在麦芽烘干过程中应用定时器、温度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气流,以此控制和跟踪麦芽烘干循环。
烘干试验在第4 天结束时进行,在风机满负荷运转下,穿过加热器1.5 cm 水柱的最小压降要求时不需要开启加热器。当时测得的风量为3698 m3/吨麦芽/小时。在那时,计划B 被激活,允许绿麦芽在此气流速度下应用环境空气干燥,以阻止大麦进一步发芽。6 天后,在低压下对间接加热器测定。烘干试验在干燥温度为50℃时实施,直至气流穿过麦层,然后将烘干温度升高到60℃,运行1 小时,再升高到70℃,运行2 小时,然后温度升至80℃,运行3 小时,随后将麦芽冷却到35℃。
制麦完成后,应用一个内部安装的螺旋输送器将麦芽输送至中心,进入一个V 型接收料斗,这样将滚筒中的麦芽转移出滚筒。该批次投入大麦总重量5.544 吨,产率为82%。在试验中,使用了一个便携式螺旋输送器,并将成品麦芽输送至手袋中,分析结果见图7。
图7:麦芽分析结果
整个制麦过程监控和趋势分析通过西门子自动平台完成,该平台执行并监控从浸麦至麦芽排出的每一道工序。
依据试验结果,需改进从滚筒至固定端的排水系统;通过增加气压提高通风效果;增加主滚筒的齿轮减速效果,放缓看运行速度;增大发芽/烘干风机的负荷,增加整个系统的气流和压降。
包括浸麦在内的滚筒式制麦法是一个灵活的制麦系统,它为精酿啤酒商缩小了制麦差距,以成就更高的制麦标准。NSI 公司对该制麦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及改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