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21)
随着机械通气应用范围的扩大,相关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已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影响机械通气效果[1-2]。所以,积极预防VAP尤为重要。集束化护理,是一项新型护理模式,通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处理某种难治疾患,以达到优化医疗服务效果的目的[3]。本研究选择我院机械通气患者为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集束化护理,效果分析如下。
在确定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基本原则基础上,对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共82例,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1 例,年龄30 ~70 岁,原发病包括20 例呼吸系统疾病、12 例神经系统疾病、9 例其他。研究组41 例,年龄33 ~70 岁,原发病包括22 例呼吸系统疾病、11 例神经系统疾病、8 例其他。经比较,确定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1)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小时;(2)存在机械通气适应证;(3)上呼吸机前无肺部感染;(4)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晓,且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理解、沟通障碍;(2)合并心理疾患、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3)无自主呼吸功能;(4)入院24h 以内死亡。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在医嘱指导下,监测、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辅以吸痰、维持呼吸道畅通等干预。另外,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合理膳食等基础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集束化护理,如下:(1)组织培训,由护士长开展学习活动,或是组织业务培训,通过中英文数据库(知网、Pumbed 等)查找关于VAP、集束化护理等文献资料,筛选出科学性、实用性、真实性最高的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向前提护理人员传授VAP、集束化护理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如VAP 发生因素、集束化护理理念及操作技能等,以加深护理人员对VAP、集束化护理的认识、了解,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VAP特点及患者需求,拟定集束化护理方案。(2)护理内容,①手卫生,于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等务必执行七步洗手法,以提高手部清洁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如果手部无污染物,则用速干手消毒剂;②体位指导,以头高位为主,适当抬高床头30°~45°,以改善患者生理舒适度,预防压疮及误吸;③口腔护理,加强巡视次数,重点评估患者口腔状况,每日测量一次口腔酸碱度,根据pH 选择最为合适的漱口液,2 ~3 次/d,以改善口腔清洁度,以免引发患者不适,如口腔黏膜溃疡;④肠内营养护理,对于持续鼻饲者,需要重点观察胃管通畅情况,定期检查,以1次/4h 为宜;保持鼻饲液温度40℃~41℃,遵守慢到快速度原则;鼻饲后协助患者去半坐卧位,以0.5h 左右为宜,促进消化、吸收;⑤气管套囊管理,除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之外,每日定时测定气囊压力值,控制压力25 ~30cmH2O 为宜;⑥管道护理,重视呼吸机管路的检查及消毒,以一天更换一次管路为宜;按照无菌原则,更换湿化器的湿化液,1 次/d;机械通气结束,常规消毒呼气阀。
①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表》为评估工具,以问卷形式调查护理质量状况,包括口腔护理、基础护理、肠内营养护理、体位护理、管道护理等项目,均100 分,呈正比。②计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③统计VAP 发生情况。
VAP 判定标准: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 年)》[4]为依据,具备①、②项目,且符合③、④、⑤中的任意两项,便可以确诊,①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小时;②经X 线检查,可见新发浸润性阴影;③体温超过38℃;④血常规检查,确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⑤确定气道内大量脓性分泌物。
以SPSS24.0 软件为工具,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 为检验标准。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显著增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的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的对比(±s,分)
组别 n 口腔护理 基础护理 肠内营养护理 管道护理 体位护理研究组 41 96.60±2.39 95.73±2.31 95.51±2.39 96.60±2.19 96.33±2.21对照组 41 91.81±3.27 90.55±3.41 92.19±3.03 90.55±3.41 91.21±3.09 t - 7.573 8.053 5.509 9.559 8.630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减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对比(±s,天)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对比(±s,天)
组别 n 机械通气时间研究组 41 10.21±4.13对照组 41 15.15±5.07 t-4.837 P-0.000
护理后,研究组VAP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VAP 发生率对比[n(%)]
VAP 的发生,和多种因素(宿主免疫力低下、年龄、慢性基础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自身营养差、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误吸等)有关,增加脱机困难、治疗难度及死亡风险[5-6]。所以,如何预防VAP 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集束化护理,是在以循证医学基础上,针对某疾病实施的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结局。与常规护理不同的是集束化护理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等特点,即集束化护理执行期间,必须持续的执行该集束化干预措施中的每一项,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7]。
研究“表1”得出,研究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高,表示通过业务培训、学习活动等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对VAP、集束化护理的认知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到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意义,自觉规范自身护理行为,为患者提供一系列护理措施,从而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以及体现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价值。结果“表2”得出,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考虑与以下原因有关:控制气囊合理压力范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以纠正血液氧合状况,改善呼吸状况。再加上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可改善通气功能,从而降低呼吸消耗,加速二氧化碳的排出,促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呼吸,脱离机械通气,早日回到普通病房。
除此之外,研究组VAP 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和文献[8]结果相符,说明集束化护理的开展,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充分考虑VAP 特点,从手部清洁、体位护理、口腔护理、管道护理等方面入手,向患者挺高系统、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尽最大限度控制VAP 诱因,从而降低VAP 发生风险,减少VAP 发生率。以往研究指出,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时间与VAP 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集束化护理的有效运用可通过合理、科学的肠内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改善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实现撤机目标。
综上所述,对机械通气患者辅以集束化护理,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