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秆中粳水稻“科辐粳7 号”的示范推广及配套高产技术研究

2020-09-05 09:42翁兆军刘礼明王占英
园艺与种苗 2020年7期
关键词:粒肥病指叶枯病

翁兆军,刘礼明,王占英

(1.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农业管理服务站,安徽六安237018;2.裕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六安237009)

科辐粳7 号是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分院选育的脆秆水稻新品种,2018 年通过安徽省水稻新品种审定,属迟熟中粳水稻品种,适宜安徽省种植。2018 年六安市裕安区引入中粳品种展示试验中,科辐粳7 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并在2019 年的示范推广种植中,仍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状。文中阐述了科辐粳7 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六安地区示范推广中的高产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示范种植

2019 年,六安市裕安区作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分院协作单位,在徐集等7 乡镇9 个行政村开展了科辐粳7号水稻的示范推广种植。代表岗湾畈山区,种植方式为机插秧、育秧手栽及水直播,播期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面积达10 hm2以上。示范结果表明,科辐粳7 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表1):产量水平较高(较徐集村设置的对照当粳8 号增产7.52%);分蘖力强,株高适中,农艺性状协调,耐肥抗倒;田间自然种植未见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轻发,稻曲病未发或轻发;脆杆,利于收割秸秆粉碎。

表1 2019 年中粳稻科辐粳7 号示范种植结果

2 特征特性

科辐粳7 号为常规中粳水稻品种。2016、2017 年安徽省2 年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平均株高92.9 cm,有效穗324 万/hm2,每穗总粒数151.3 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5.4 g。全生育期为154 d,较对照品种(当粳8 号)熟期早4.2 d。

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6 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75),抗稻曲病(病指1.6),中抗纹枯病(病指31),中抗白叶枯病(病指34),高抗条纹叶枯病(发病率2%);2018 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指6.0),抗稻曲病(发病率11%,病指3.2),感纹枯病(病指51),感白叶枯病(病指49),高抗条纹叶枯病(发病率2%)。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16 年米质为部标3 级,2017 年米质为部标3 级。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8 363.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36%(显著);2016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44.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85%(极显著);2017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037.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77%。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生产目标

保优高产栽培,实现产量与品种协调统一。单产:9 000~10 000 kg/hm2;产量结构:有效穗数300~330 万/hm2,每穗总粒数140~150 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6.0 g左右。

3.2 产地选择

选择符合无公害稻米生产的环境条件,土壤、灌溉水、空气等达标的产区建立生产基地。旱涝保收,灌排等基础设施具备,稻田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土壤质地为壤质土,有机质含量1.5%~2.0%以上,营养元素丰富、平衡,呈弱酸性。

3.3 熟制安排

适宜用作单季中稻种植,可接空闲田、绿肥、油菜、小麦等茬口。5 月上中旬播种,6 月上中旬移栽,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安排在温光资源最佳的9月份,以避开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热害和后期寒露风影响。

3.4 种植方式

最佳种植方式为育秧,人工移栽或者机械化插秧。一般不提倡采取直播种植方式,尤其是小麦茬口不宜采取直播方式,避免因麦秸秆腐烂缓慢而影响水稻发芽立苗;也可作稻渔连作或共作种植。

3.5 育秧栽插

优先采用旱育秧方式,或者稀播湿润育秧,培育出叶蘖同伸壮秧。育秧人工移栽,秧龄30 d 左右,5.0~6.0 叶单株带分蘖2 个左右,行距23.1~26.4 cm,株距13.2~16.5 cm,插足25.5 万~27.0 万穴/hm2,每穴插2~3 本,宽行窄株栽插,插足基本苗;机械育插秧,优先采用工厂化育秧,标准秧盘播种量100~110 g,秧龄20 d 左右,叶龄4.0~5.0叶。机械化育插秧行距25 cm,株距13.3 cm,栽插300 万穴/hm2,每穴3~4 本。

3.6 科学施肥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水稻专用肥、控缓释肥;增施有机肥,占总施肥量20%~30%;氮:磷:钾之比为1.0∶0.5∶0.8。大田施肥总量为:纯氮210~240 kg/hm2,纯磷105~120 kg/hm2,纯钾165~195 kg/hm2;并注意增施中、微量元素肥硅肥、锌肥。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穗粒肥为5∶3∶2;磷肥全部基施;钾肥比例,基肥:穗粒肥为1∶1。穗粒肥以促花肥为主,后期注意喷施高效叶面肥。肥料施用安全间隔期15 d 以上,安全排水期7 d 以上。禁止施用未经登记的化肥、生物肥及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矿质肥料,禁止施用硝态氮肥。一般基肥选用复合肥,分蘖肥选用尿素,穗粒肥选用尿素加钾肥或者高钾复合肥。具体施用肥料的品种、比例、数量,则要根据具体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换算。

3.7 合理管水

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好气管理。移栽期、返青期保持浅水层,机插秧活棵后要轻露田;分蘖期浅湿灌溉,后水不见前水;够苗期要及时露田,要轻晒、分次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根系下扎;拔节孕穗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至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割前7 d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3.8 病虫综防

在坚持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加强测报,科学用药,按照绿色稻米生产规程的有关规定,选用低毒、低残留、安全、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执行使用量,安全间隔期,安全排水期为5~7 d。优选方案:以耕作、整田除草为主,尽可能不使用化学除草剂;安装频振式杀虫灯(30 m 为半径);安放螟虫性诱剂;稻鸭共育,稻渔共生;穗期总体用药,综合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穗期病虫害。

猜你喜欢
粒肥病指叶枯病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不同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控(缓)释配方肥和粒肥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条纹叶枯病香粳品种‘沪香粳106’
空心病
东北寒地单季稻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减少氮磷、优化钾肥用量是关键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