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2020-09-05 07:07周钦佩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洛韦单核细胞传染性

周钦佩

(安吉县昌硕街道卫生院 湖州 安吉 3133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 病毒感染所致,以单核-巨噬细胞急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自限性感染疾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等轻微症状,少数可出现嗜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2]。目前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更昔洛韦在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上取得良好疗效[3]。本研究以我院2016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用不同给药方式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指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用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与方法

选自我院2016 年10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04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中制定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4];临床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脏肿大、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比例≥10%;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患儿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者;②EB 病毒慢性活动性感染者;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障碍者;④对研究药物过敏者;⑤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者。观察组男28 例,女24 例;年龄1 ~12 岁,平均(3.5±1.2)岁;住院前病程2 ~8d,平均(4.9±2.5)d。对照组年龄男30 例,女22 例;年龄2 ~13 岁,平均(3.7±1.3)岁;住院前病程2~10d,平均(5.1±2.7)d。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临床可比。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退热止痛、镇静、止咳及保肝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更昔洛韦(江苏涟水制药,50mg/2mL,国药准字H20050104)10mg/(kg·d)静脉滴注,1 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每12h 给药1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 周。

1.3 疗效判定[5]

治愈:发热、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并发症治愈,血象与肝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并发症有所好转,血象与肝功指标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血象与肝功指标均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治疗1 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一般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淋巴结回缩、咽峡炎消失、肝酶恢复正常,异形淋巴细胞小于10%),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mL,抗凝处理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例,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4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3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淋巴结回缩、咽峡炎消失、肝酶恢复正常及异形淋巴细胞小于10%的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异形淋巴细胞小于10%观察组 52 3.6±1.0 6.7±1.4 8.3±2.4 3.1±1.5 9.7±2.4对照组 52 6.2±1.7 10.8±1.6 11.2±2.5 3.9±1.2 12.8±3.0 t - 9.51 13.91 6.03 3.00 5.82 P - <0.01 <0.01 <0.01 <0.01 <0.01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正常淋巴结回缩咽峡炎消失肝酶恢复正常

2.3 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8+水平均显著减低,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注:t1、t2 分别为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组间比较,t3、t4 分别为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组别 例数 时间 CD3+(%) CD4+(%) CD8+(%) CD4+/ CD8+观察组 52 治疗前 66.1±4.1 24.1±1.5 36.6±2.0 1.0±0.2治疗后 58.4±3.0 31.0±2.1 27.1±1.6 1.1±0.1对照组 52 治疗前 65.2±4.2 24.5±1.4 37.1±1.8 1.0±0.1治疗后 62.1±2.2 27.3±1.2 24.2±1.7 1.4±0.2 t1 1.11 1.41 1.34 0.00 P>0.05 >0.05 >0.05 >0.05 t2 7.17 11.03 8.96 9.67 P<0.01 <0.01 <0.01 <0.01 t3 10.93 19.28 26.75 3.22 P<0.01 <0.01 <0.01 <0.01 t4 4.71 10.95 37.57 12.90 P<0.01 <0.01 <0.01 <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肠胃道反应2 例,乏力1 例,粒细胞减少2 例;观察组发生肠胃道反应1 例,粒细胞减少3 例,两组停药后均恢复正常,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52)vs对照组(5/52),P>0.05]。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感染疾病之一,主要是由EB 病毒感染或免疫反应所致,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轻微,甚至无明显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呈自限性过程。EB 病毒系疱疹病毒科R 亚科DNA病毒,长期潜伏在淋巴细胞系统中,具有潜伏和转化的特性。目前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为EB 病毒经呼吸道侵入咽部淋巴组织,并不断积聚、复制产生病毒血症,随血循环进一步侵入各级淋巴细胞,通过感染B 淋巴细胞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继而刺激T 淋巴细胞转化为抑制性T 细胞,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最终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各种症状[6]。

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上目前多为对症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更昔洛韦主要成分为丙氧鸟苷,是一种非选择性核苷类抗DNA 病毒药物,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较为肯定。更昔洛韦可进入淋巴细胞,在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其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首先被病毒胸苷激酶磷化为单磷酸盐,然后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逐步磷化为二磷酸盐、三磷酸盐,三磷酸盐在感染细胞内存在时间较长,通过与病毒DNA 结合,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和增殖[7]。同时有研究[8]表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B 淋巴细胞的增殖、EB 病毒的清除等方面与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密切相关。病毒在B细胞增殖时可激活CD8+细胞,清除受到感染的B 细胞;同时由于CD4+细胞的激活可以抑制B 细胞增殖,导致CD4+细胞被大量消耗;故患者外周血中CD4+细胞数量降低,CD8+细胞数量升高。更昔洛韦本身既是病毒DNA 的抑制剂,同时又参与、阻止病毒的复制过程,从这两方面抑制病毒的增殖。

本研究中与应用更昔洛韦(一次给药)的对照组有效率(61.5%)对比,分次给药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上升;说明分次给药治疗更有助于消除患儿症状体征,疗效更显著。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各一般临床症状(体温恢复正常、淋巴结回缩、咽峡炎消失、肝酶恢复正常及异形淋巴细胞小于10%)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提示分次给药更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同时本研究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8+水平均显著减低,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说明分次给药更有利于促进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此外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患儿对分次给药方案的耐受性较高。

综上所述,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用更昔洛韦分次给药方案治疗能迅速缓解患儿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洛韦单核细胞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铺棉灸合并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
单核细胞18F-FDG标记与蛛网膜下腔示踪研究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