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彬
(太原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2 科 山西 太原 030007)
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当其病情发展到后期,需实施手术治疗。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可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疗效较好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置换术中出血量大,加上很多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老年人,身体耐受性较差,失血过多会降低手术效果[1]。因此临床上提出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止血带只能暂时压迫患者伤口,达到止血目的,止血带松开患肢中纤维蛋白溶解,引起再次出血。鉴于此本研究用氨甲环酸进行止血,并探讨不同使用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详细如下。
收治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选取88 例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 例,病例选取时间:2017 年10 月—2019 年7 月。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4 例、20 例,年龄最大67 岁,最小52 岁,平均(62.53±3.12)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各23 例、21 例,年龄最大8 岁,最小51 岁,平均(63.57±3.15)岁;患者资料齐全,基线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同意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患者;对氨甲环酸存在过敏反应者;合并脑梗塞、肺栓塞者。
患者均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选用骨水泥型人工膝关节假体。膝关节正中切口,髌旁两侧标记入路,修正髌骨。术前两组均在下肢绑上止血带,作驱血处理。将引流管置入后将切口关闭,加压止血并将止血带松开,保证90min 内完成手术。
对照组氨甲环酸使用方法:准备1.5g 氨甲环酸,采用静脉滴注方式;术中准备1g 氨甲环酸,在术中关节囊关闭后行局部注射。术毕,准备3h1g 氨甲环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观察组氨甲环酸使用方法:术前静脉滴注,剂量同对照组。术中注射剂量及注射时间同对照组。术后分5 个时间点分别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分别为术后3h、12h、24h、48h 与72h注射。
统计两组显性、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及术后引流量,量减少说明治疗有效果。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显性、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及术后引流量相比,观察组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氨甲环酸使用有效性比较(±s,ml)
表1 两组氨甲环酸使用有效性比较(±s,ml)
分组 例数 显性红细胞丢失量 隐形红细胞丢失量 术后引流量观察组 44 24.57±8.21 351.05±46.31 56.57±13.14对照组 44 50.36±15.58 415.28±50.34 115.36±35.24 t - 9.714 6.229 10.369 P - 0.000 0.000 0.000
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膝关节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患者对此术式的接受度高,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逼近,我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逐渐聚集到老年人群中,老年人各方面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全膝关节置换术期间大量出血是患者难以忍受的,因此临床研究中一种在寻找疗效显著的止血药物。
在本研究中给予患者氨甲环酸治疗,比传统止血带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同时对氨甲环酸的不同使用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发现经7 次给药的观察组患者,其红细胞丢失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氨甲环酸7 次给药法可显著提升止血效果。因此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期间需注意氨甲环酸用法用量,进而达到最佳止血效果。氨甲环酸属于赖氨酸合成衍生物,机体中纤维蛋白酶溶解过程受到氨甲环酸抑制,其抑制机理为:纤溶酶原上赖氨酸分子结合位点被氨甲环酸占据,可逆性阻断纤维蛋白酶的溶解[2-4]。相关研究显示,氨甲环酸使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不会增加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但目前临床上对氨甲环酸用法用量尚无确切定论,在大量临床实践验证下,研究者认为单次或多次使用氨甲环酸的最佳剂量范围是10~20mg/kg[5]。因此本次研究给予患者氨甲环酸的剂量,均在规定范围内。通过本研究可知,氨甲环酸7 次序贯使用有助于大幅降低患者术中失血量,避免术中大量输血,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综上所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间使用氨甲环酸治疗,能快速止血,且药物使用安全性高,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