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评价

2020-09-04 06:4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病症肢体脑梗死

王 彤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高发,引发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机体脑供血不足,而致使其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该病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且患有该病症的大多患者均存在有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致使严重性的影响其身心健康,为有效的改善该病症的治疗预后效果,对其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该护理模式不仅可以促使患者脑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可促使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1]。基于此,本文对该病症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与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本院截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阶段内收治的7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10;平均年龄为(66.8±5.4)岁;平均病程(2.7±1.2)年;合并病症:高血压患者有13例、糖尿病患者有11例、高血脂患者有11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4∶11;平均年龄为(66.5±5.7)岁;平均病程(2.5±1.4)年;合并病症:高血压患者有12例、糖尿病患者有11例、高血脂患者有12例。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病症的患者。②积极参与及支持此次研究,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及意识障碍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患者。④无法进行言语沟通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有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用药干预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如下:①早期心理康复:脑梗死患者经常性的会因病情的反复发作及其肢体行动活动的不便,而极易产生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其治疗及护理需求,以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的重要性,教于其缓解心理负面情绪的方法,加强与其的沟通,及时解答其心中的疑问,以此来提高其治疗信心[2]。②早期运动康复:告知患者早期运动对于病症治疗的重要性,实施该措施前,应先结合于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叮嘱其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患者卧床养病期间,可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运动、关节运动,若患者可以自行站立,应对其进行平衡训练,提高其躯体的扭转灵活性,当患者平衡训练结果达标后对其进行步行训练及简单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同时结合于其的训练结果,适当的调整运动量及运动强度。③神经功能康复护理:为恢复患者正常的语言及认知功能,可通过在其活动范围内放置日常生活用品,为其播感兴趣的电视剧、音乐等来对其感官进行刺激。④按摩康复护理:待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后,可对其进行适当的按摩干预,以按揉拿捏的手法,由快到慢、由轻到重的按摩原则对其肢体进行按摩,具体的按摩力度应根据患者可承受的范围为准[3]。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该评分分值在0~42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越严重)、Fugl-Meyer评分(该评分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66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4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越好)、Barthel指数(该指数评分分值在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护理质量评分(该评分每项指标为20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及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评估P值用SPSS22.0软件,以%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χ2对其进行计算;以()表示计量资料,并利用t对其进行计算,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无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质量情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情况(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情况(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情况(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情况(分,)

2.3 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3 讨 论

脑梗死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体是指患者大脑局部供血动脉受到阻碍或血流量减少等问题的影响,而致使该区域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症状,并最终导致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的一种病症。该病症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且容易复发,绝大多患者在发病后会陆续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语言运动功能受损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肢体瘫痪,以致于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4]。近些年来,我国临床医学经过反复摸索试验,研制出一种名为丁苯酞的药物,其对于该病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5]。在对患者积极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如何对辅于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逐渐成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治愈水平的重要内容。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症过程中所实施的常规护理较为注重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及生活护理的干预,对患者心理及前期康复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由此必然会导致患者错失最佳的神经功能的恢复时期。据研究表明[6],当前脑梗死患病率约占脑血管疾病的四分之一,即便是经过有效的治疗干预后,也会致使其遗留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另外,患者患病后由于肌肉张力不足,常常会造成运动能力受损,生活能力丧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指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对患者实施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以最大程度减少其致残率的发生,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加快其各项机体功能恢复速度的一种护理模式[7]。该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可针对肢体运动障碍患者采取引导式运动干预,通过运动增强其肌肉张力,缓解其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问题。该护理模式中的康复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摆脱焦虑、自卑、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最终起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确保其经过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后,能够重新融入社会活动当中,实现自我价值[8]。据研究表明[9],对脑梗死患者越早的采取康复护理,该病症的治疗效果就越显著,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且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所产生的生活能力改善评分与万军[10]在其文献中所产生的生活能力改善评分相差不大,说明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十分可行,且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优化临床中的各项护理工作,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该护理模式的实施还将进一步增强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1]。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且其对该护理模式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症肢体脑梗死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青春期病症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