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源,王军明,王亚楠,徐贤明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小哨 650212;2.云南慧农时邦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度变迁经历了“双主体办学、校办工厂(农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五个阶段。从“产教融合”首次提出至今,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可以说产教融合政策层面的“拳头”已经握紧,产教融合从政策准备期进入了实施攻坚期,下一步的关键是构思“新套路”,打好“组合拳”。
2013年11月,产教融合作为一项政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了“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科学论断,并要求尽快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快推进产教融合。许艳丽、高会认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成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建立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制度创新平台”。2015年10月,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中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度”的要求。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明确提出了“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的要求。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在教学模式上,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此为标志,我国产教融合制度框架已经基本明确,政策体系建设基础已经初见雏形,产教融合的推进将从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的局限中突破出来,转变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财政部等部委共同开展的模式,统筹力度将更大,更加有利于制度创新。
2018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组合投融资支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8〕1464号),安排部署了“院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的3大任务,明确了“投资补助、信贷融资、债券融资、政府购买服务、校企产权共有”等5项支持政策。2018年2月,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对校企合作的组织边界、目标原则、主体职权、合作形式、协议内容、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监督检查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2019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发改社会〔2019〕590号),对“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作用”进行了政策设计。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国办发〔2019〕24号),再次强调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有效衔接”。2019年10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发改社会〔2019〕1558号)发布,标志着“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20年1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发布。文件指出,要“在山东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作为推进‘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行动,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文件提出,“在办学形式方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探索多种办学体制”的办学思路。文件专门把“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作为第5大点,从“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激励机制”“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区(园)”3个方面对产教融合的工作推进提出了要求。
江苏省一直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推动职业教育在江苏成为“香饽饽”,在全国领跑。早在2010年,江苏省就制定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苏政办发〔2010〕133号),推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提出了“创新职教办学体制”“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探索行业企业主动支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模式与途径”3个方面要求。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9号)发布。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配套”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与发展需求相适应,院校布局与产业布局相适应,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融合”和“打造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具体措施。
广东省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积极探索校企协同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之道,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职业教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尖兵利器”。2018年9月1日起施行《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专门用1个章节8个条款,对“校企合作”从校企双主体合作机制、校企合作内容、产教融合型企业、政府补偿机制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2019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号),明确了“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提出了“扶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授权委托等方式,推动行业协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等要求。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的“精准育人”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道路。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双精准’人才培养规模。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广东有39个试点地区和单位(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入选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占比7%,类型、试点和培养学生(学徒)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2018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8〕60号)发布,文件对构建产教融合格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供需双向对接,强化政策资源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认真研读文件,可以清晰的发现云南省在产教融合方面较国家层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依托应用型本科、职教园区、职教集团推动产教融合,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和支持涉及较少。
例一:在“ (三)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完善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体系”中提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和发展重点产业,加速推进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及其特色学院,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积极参与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我们认为,对于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已经“耕作”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探索了多种模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这是否有点“退而求其次”?
例二:“ (六)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中提出:“鼓励职业学校与民营 (中小)企业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我们认为,这一条在政策层面上就限制了职业学校只能与民营(中小)企业合作,言外之意就是本科高校才能与国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而国家文件在这个方面并未对企业的规模和性质划线、定性。
例三:“ (二十四)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中提出:“鼓励支持本科高校在二级学院开展改革试点,开辟试验区,打造学术高地,在高校内部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特色学院。”试点内容中仅包括学校层面的试点,而且只有本科高校的二级学院才有“产教融合型特色学院”的试点资格,至于国家高度重视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城市均没有提及。
2020年5月,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下发了《关于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发改社会〔2020〕454号),文件着眼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示范引领作用,从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范围、培育条件、培育程序、支持管理措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企业推进产教融合的原生动力是利益,重点是经济利益。企业主动落实产教融合政策,其核心诉求是“从政府获得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的相关经济或财税负担”;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其关注点是“用较低的经济成本获得人力资源,进而提高劳动者生产力,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各地政府一方面要推进国家产教融合企业支持政策的全面落实,不打折扣、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本地企业的权益诉求,瞄准重点产业,颁布出台区域性的产教融合支持政策。有效破解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的难题,确保产教融合的持续、稳定推进。
产教深度融合需要校企双方在“多赢”的前提下,创新合作方式,相互协调、不断磨合、长期坚持才能实现。职业院校要牵头谋划,引导校企双方在现有合作方式下,进一步共享资源,或深化、或扩宽、或延展,确定对双方均有利的合作模式,加速产教融合的平稳、快速推进。例如:若校企已经开展了类似于“订单班”的合作,下一步可以采用“现代学徒制”合作模式,实现“真实岗位培养”;又如:企业有大量技能型人才用工需求的,双方可以依托“高职扩招”项目,强化“弹性学制”,促进校企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引入、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良性互动。
搭建以政、行、企、校四方为主体共同治理的产教联盟是产教融合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创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关键平台。早在2017年,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南慧农时邦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联合搭建了“云农职·慧农时邦”产教联盟,联盟作为联系四方主体的独立机构,“汇聚资源、服务企业、培养人才”的功能已经基本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平台逻辑已经基本打通。三年来,联盟面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立足服务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以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强化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为主攻方向,成功打造了“农职”“云品壹佰”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构建了以联盟为中心整合农户生产、企业加工、用户需求的农产品线上线下供应链,建立了农业双创人才、农业经理人的培养体系,参与了农职学院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农业职业培训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对外形象展示、职教改革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工作,切实助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仍会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上持续发力,各级各类产教融合政策还会不断发布。因此,工作中我们要及时关注政策导向,在学懂吃透的基础上前瞻性的研判,促进产教融合的规范化、创新性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