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与启示
——以鲁家村为例

2020-09-04 03:35蔡谨静董秋怡石惠玥杨红玲丁玮琦
市场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村特色产业农场

蔡谨静,陆 萍,董秋怡,石惠玥,杨红玲,丁玮琦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310000)

2017 年10 月,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举措。 2018 年6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明确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2020 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重点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各地应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农业特色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使产业集群具有竞争优势,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国内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发展路径及效应、驱动机制与制约因素。 有学者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产品初加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的延伸,让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结合。 同时,需要统一规划和布局农旅融合,加强政府引导,注重品牌创建和宣传推广。 理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正确认识相关政策措施,对产业振兴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 年是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收官之年,文章对鲁家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总结其农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合理打造特色产业、有效利用市场资源以及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全国各地即将进行产业转型及正在转型的农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一、 鲁家村产业发展前后对比

2011 年以前,鲁家村是典型的落后村、空心村,土地大量撂荒,青壮年村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守村中的村民多以种植白茶等第一产业为生,基本没有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层次低。 2013 年开始建设美丽乡村之后,鲁家村进行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在原有第一产业基础上进行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出了农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白茶采摘之后,不是直接上市,而是经过加工、包装、冷链等环节再销售。

在政府支持下,鲁家村持续进行产业升级,依托特色民居、田园风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休闲旅游观光业等第三产业,加大基础建设投资,优化农场环境,村里组织修建了4.5公里长的火车轨道,将鲁家村18 个功能特色各异的家庭农场串联起来,用小火车和观光车作为代步工具,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成功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随着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发展,鲁家村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2013 年至2019 年,鲁家村累计引进社会资本约20 亿元,村集体资产从30 万元增长至2 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1.47 万元增长至3.88 万元。

二、 鲁家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一)资源变资本奠定产业基础

鲁家村从无名小山村发展成为如今的现代田园综合体,三大资源有效利用,将资源转变为资本为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1. 盘活存量资源

鲁家村首先整合闲置的村集体资产,将其变卖,获得了一部分现金流;其次,整合村民闲置的承包地、承包山,将其流转给社会资本建设旅游公司和家庭农场等,给村民带来租金收入。 同时,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全村以农田每亩700 元、山地每亩500 元的村集体统一定价流转土地约8000 亩(1 亩≈666.67 平方米,下同),为期30 年,平均每户年租金可达8000 元;再次,利用1000 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修建商住两用楼,通过出租回笼300 多万资金;最后,治理改善了河流湖泊,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化环境资源为经济资源。

2. 用好政府资源

鲁家村抓住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整合各级各类涉农政策和项目,使政府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成功将政府资源转变为资本,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3. 撬动社会资源

鲁家村依据产业规划,针对群众对家庭农场投标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利用村集体资产和政府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一部分旅游设施,通过招商引资撬动了20 亿元的优质社会资本,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

鲁家村将内部资源变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初期资本,用初期资本聘请专家对村庄进行旅游规划、村庄规划、产业规划,并且大力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以此招商引入高质量资本,从而增加了村庄的就业岗位。

(二)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发展特色产业

2013 年中央1 号文件首次出现了“家庭农场”这一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同时,鲁家村具有“低丘缓坡适合发展现代农业”以及“许多农户养的鸡鸭猪达到了小农场规模”等独特优势,因此,“家庭农场”①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应运而生。

为把家庭农场培育为村里的支柱产业,鲁家村投入300万元,委托专业公司编制规划,着眼于国家4A 级景区的全域布局,建设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蔬菜果园等产业为主的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 以家庭农场为依托,鲁家村餐饮、民宿等相关产业链日渐成熟,能够在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的同时也让游客采摘蔬果,体验农村生活,种养吃玩乐在一个空间内实现,产业在农民家里就能形成,改变了以往一二三产业各自集中、各自独立的局面。 以万竹农场为例,游客在体验第三产业农家乐服务的时候可以品尝到第一产业种植的美味竹笋、可以购买第二产业加工的竹制品,产业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

村庄由于特色产业的支撑变得更加美丽繁荣,而产业兴旺又使得村庄生态环境变得更有价值,同时也促进乡风文明、村庄宜居以及产业进一步兴旺,由此形成一个内生性的生态系统。

(三)利用市场化运作形成产业联盟

鲁家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农村产业生产经营体制,开创了“公司+村+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大突破。

2014 年,鲁家村推进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原村经济合作社转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体村民转为合作社的股东,股金量化到每一位村民。 2015 年,代表全体村民利益的鲁家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公司合作,村集体合作社占有49%的股份,旅游公司占股51%,下设三个子公司和一个农业合作社(见图 1)。 这四个经营主体由鲁家村集体主导,通过财政项目资金转化为股本金,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农户、旅游公司与村集体的利益由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一二三产业健康可持续的融合发展建立了核心框架。

图1 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主导的多方协同的运营模式

在“公司+村+家庭农场”的市场化模式中,“公司”负责全村旅游业引领、市场推广以及统一指导产品的销售和定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则把握方向,提供土地流转等中介服务,并为公司和农场争取政策和项目上的优势;“家庭农场”则负责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生产经营活动。 三者之间的良性运作方式,改变了过去传统产业点状、局部发展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产业联盟,进一步促进乡村的产业融合。

(四)以品牌为纽带加强三产融合

鲁家村统一设计了专属的商标logo,注册了商标,商标权归集体所有,公司统一经营,各个产业的产品统一使用鲁家村品牌进行整合、包装、集中推出,不同的家庭农场里售卖的同类农产品价格与品牌统一,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了品牌化效应。

同时,鲁家村通过实现差异化和高定位来完成品牌建设。 18 个家庭农场始终坚持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布局、市场化导向,每个农场都各具特色,满足了消费者差异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高标准、高定位的特色产业,与其他同类型的旅游村庄拉开差距,一系列措施打响了鲁家村的品牌名声,一二三产业相互间提供高质量的品牌保证,品牌化成为产业进一步融合的纽带。

三、 总结与启示

与全国大部分农村一样,曾经的鲁家村农民兼业现象十分普遍,土地粗放经营几近荒废,面临着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的困境。 在这样的境地下,鲁家村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以家庭农场为发展核心,开拓了村庄经营新模式,在日趋饱和的乡村休闲旅游市场上崭露头角。从鲁家村的产业振兴经验中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三产融合助力产业振兴

鲁家村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以家庭农场这一特色产业为依托实现了产业融合,特色产业的支撑不仅加速鲁家村达成“产业兴旺”目标,更使得其建设成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居旅胜地。 其他村庄也应该基于自身的风土人情、优劣势条件等实际情况,正确认识三产融合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有所创新地选择具有本土特色的支柱产业。

(二)建立共建共享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产业融合,“公司+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鲁家村构建的“公司+村+家庭农场”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秩序。 同时,村集体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形式与旅游公司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农户、旅游公司与村集体三者联系密切,通过信息、资源等的交流,降低内部风险,从而使产业融合、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实现了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转变,同理,其他村庄可以依靠“公司+村+特色产业”的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利益共同体机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三)多方协同、聚合资源是产业振兴的基础

鲁家村的产业振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一群干实事的村干部。 面对贫穷落后、生态破坏和土地荒芜,鲁家村采取类众筹的方式,借助社会化的力量,突破了资金、人才的瓶颈,实现了资源、资产、资金的有效聚合。 因此,实现产业融合还要培养一支会农业、爱农村、懂农民、敢创新的干部队伍,在不触碰“土地集体公有制性质不能改变、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农民权益不能受损”三大底线的前提下,善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大胆创新,极大推动乡村产业的融合及振兴。

猜你喜欢
家村特色产业农场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农场假期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农场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