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摘 要:邹韬奋先生是新闻出版事业的标杆性人物,他一生坚守,不忘初心,始终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办刊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邹韬奋的出版实践启示着新时代的教辅出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细致入微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在编辑上要有工匠精神。
关键词:邹韬奋;出版实践;教辅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8-0-02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1895年11月出生于福建永安。在家乡读了十年私塾,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6年在上海开始主编《生活》周刊,由此发端,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从主持编写《生活》周刊开始,邹先生改用笔名“韬奋”,用以自勉延志。他曾对友人说:“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的奋,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邹韬奋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更是一位“几乎撑起一个时代”的出版大家。创设于1993年的“韬奋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2005年,“韬奋新闻奖”与“范长江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依然是每一个新闻人心中的“圣杯”。创设于1987年的“中国出版韬奋奖”,目前是中国出版界的最高奖项。新中国的新闻人、出版者,用这两个含金量十足的奖项,向邹韬奮这位新闻前辈、出版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邹韬奋新闻出版实践的特点
邹韬奋先生的新闻出版工作开始于1926年接手主编《生活》周刊,至1944年7月病逝于上海,18年的职业生涯不算久长,却恰好经历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从初期草创到发展繁荣甚至可以说鼎盛的阶段。纵观邹韬奋先生的卓越的一生,他的新闻出版实践至少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一生坚守,不忘初心
邹韬奋出生于一个旧式的官僚地主大家庭,祖父曾经官至知府,父亲当过盐业局长,也当过财政部科长。邹韬奋17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上海南洋工学附小念机电工科,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名依靠技术吃饭的工程师。但是邹韬奋没有按照父亲为他规划好的人生道路前行,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负。邹韬奋崇拜梁启超,曾经整摞整摞地借阅过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视梁启超为样板的邹韬奋最终决定,弃理学文,立志要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黄炎培的帮助下,邹韬奋到中华职业教育社兼职教员。1926年,当中华职业教育社内部创办的《生活》周刊的主编辞去工作后,邹韬奋似乎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生活》周刊的重担。从此,邹韬奋辞去了所有的兼职,专心专意地做起了新闻出版工作,也就是从这一事件开始,他开始了在文化岗位、在新闻出版事业上的坚守。
这一坚守便是一生,邹韬奋将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新闻出版事业。1921年大学毕业后,迫于生计,邹韬奋做过几年的各种兼职,在兼职之余,他不忘写稿投稿。1936年,日本对华侵略进一步深入,国民党政府仍然愚蠢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7月,邹韬奋与沈钧儒、陶行知、章乃器四位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联名发表公开信《团结御侮的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主张坚决抗敌救国。11月,国民党政府逮捕了邹韬奋、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制造了轰动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即便邹韬奋被关押了243天,历尽艰辛曲折,但他不忘初心,坚守铮铮傲骨,依然坚持自己的抗敌救国主张。
(二)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对于民众有相当的贡献”,是邹韬奋先生一生坚守新闻出版事业的初心,矢志不渝。开始正式接手《生活》周刊后,邹韬奋便亲自撰写了刊头:“本刊期以生动的文字,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他用“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语言,高屋建瓴地道出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境界。这样的办刊宗旨,是出于提高人民素养、谋求社会和谐发展而作出的考虑,在当时的报刊界里是绝无仅有的。
服务社会,服务人民,首先要吸引人民。第一,邹韬奋编发的稿件中,谈论最多的往往都是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和大家最关注的社会事件。第二,邹韬奋还选用了普通民众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有趣味”的表达方式。比如,邹韬奋摒弃了当时流行的欧化的语言,而采用了日常使用的口语化的语言,力争只要认识常用汉字就能流畅阅读。另外,邹韬奋还特别注意版面的美观、醒目、活泼多样。
(三)对高质量近乎极致的不懈追求
在邹韬奋一生的编辑出版生涯中,“高质量”始终是他不懈的追求。
“高质量”首先体现在“高境界”上。一方面,在“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的办刊宗旨的统领下,邹韬奋一生所写文章、所办刊物都具有极高的境界水准,都围绕“民族解放问题”和“大众文化问题”两大时代主旨。另一方面,邹韬奋反对盲目地顺从他人,更反对“肉麻的模仿”,他重视创造,勇于创新,追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张“言人所欲言,言人所不敢言”。
“高质量”还体现在邹韬奋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上。邹韬奋先后主持、创办了多份报刊,编发的稿件不计其数。即便是在工作量极其巨大的情况下,他坚持对刊物审阅三遍校样,对即将选用的每一份稿件都进行严谨细致的把关。大到主题思想、稿件题目,小到用词选句、标点符号,他都认真修改,仔细对敲,以刊物上没有一个错字为目标。即使是对黄炎培这样的学问大家,邹韬奋也敢于提出修改意见,坚持让黄炎培修改后才给予发表。
二、邹韬奋的出版实践对新时代教辅出版的意义
1944年,邹韬奋病逝于上海。《解放日报》刊发悼念文章,高度评价了邹韬奋的功绩:“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直到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斯人已逝,但是邹韬奋的出版实践和韬奋精神,对今天新时代的教辅出版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把牢把好出版导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风云际会的社会大动荡时期,邹韬奋先生一生坚守,不忘初心这种韬奋精神,流延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在我们今天的新时代,无论经济效益的指挥棒效应多么强大有利,无论技术革命和技术迭代更新带给教辅出版怎样深刻的影响,无论教辅产品怎样的五花八门,我们新时代的教辅出版都要坚守住自己的初心,不能忘记出版的使命,那就是把牢把好出版导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教辅出版更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不动摇。教辅出版工作,小到一段文字、一张图片,大到一本书、一套复习资料,里面都包含、体现着导向。新时代的教辅出版人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强化导向意识,严把政治导向关,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不放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高承担起“服务社会、服务教育”的使命任务。
(二)全方位为读者服务
《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这些邹韬奋主编或主办的报刊,无一不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这启示我们新时代的教辅出版更要坚持人民本位,坚持全方位为读者服务。
为读者服务不是喊喊口号、炒炒概念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细化到教辅图书出版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细节安排上处处为读者考虑。从教辅图书的策划阶段开始,就要找准读者定位、图书定位,明确本书是给什么水平层次的学生干什么用的,是给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用的?还是给学优生提升核心素养用的?读者定位、图书定位必须从一开始就明确下来。在教辅图书的体系体例设计阶段,是设计成导学案的形式,还是同步练习册的形式,还是课后巩固复习的形式,这就需要充分考虑主要目标市场学生们的主要需求。在印刷供货阶段,要尽量做到课前到书,甚至要做到放假前就把下一学期要用的书发放到学生手中,以便于学生提前预习等。即便是教辅图书已经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也能正常使用了,教辅图书出版人也不能掉以轻心,更要绷紧为读者服务这根弦,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比如,责任编辑可以深入学校,到课堂上去听听课,找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了解教辅图书的使用情况,是否有不方便使用的地方,收集反馈意见,在下一季出版时务必改正。
(三)保持对文字的敬畏,要有工匠精神
邹韬奋先生对高质量的极致追求,体现的是编辑出版行业中的工匠精神。新时代教辅图书出版的工匠精神,首先体现在对文字的敬畏上。无论是语言表达、行文规范,还是措辞造句、文化常识,哪怕是不起眼的标点符號,教辅编辑都不能马虎,都要瞪起眼来,反复核对,逐字逐句地确认,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争取让每一本教辅图书没有一个错字,即使做不到,也要“以此为鹄”,力争错字极少。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素养。
此外,教辅图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学生,有些低幼学段的学生会真诚地相信书上的内容,他们尚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区分正误。虽然国家规定一本教辅图书的差错率只要不超过万分之一,就是合格的,但是这只是一种刚刚及格的要求。教辅编辑要本着工匠精神,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更严格的要求。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一本教辅图书是否合格的检查者不是集团、省局,也不是总局,而是使用它的孩子们。教辅图书中有一两个答案错误,也许不会超过万分之一的国家标准,但是对那个使用这本书的孩子来说,那个错误便是百分之百的错误。所以,教辅图书编辑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掉以轻心!
三、结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的邹韬奋先生,用他那熠熠生辉的新闻出版实践启示新时代的教辅出版从业者,要牢记政治导向,要以广大师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要有工匠精神,从细节入手提高质量。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韬奋精神薪火相传,才能使教辅出版创设出自己的品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彭秋龙.论邹韬奋的工匠精神[J].出版与印刷, 2017(03):44-47.
[2]胡龙霞.邹韬奋先生与中国新闻出版问题[J].粤海风,2017(06): 67-71.
[3]王莹,王月.邹韬奋的社会观与传播观及其对当下新闻实践的借鉴意义[J].新闻知识,2018(11):8-12.
[4]宋嘉庚,刘大年.数字出版背景下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J].出版广角, 2017(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