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颖
摘 要:面對新媒介时代,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这是新媒介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一次创新实践,现已初见成效。高校媒体是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高地,应适应传播新趋势,改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以实现高校青年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关键词:高校媒体;意识形态教育;学习强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8-00-03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强国”的传播策略,提出高校媒体平台整合创新机制的路径分析。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青年群体中的主导性,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青年。
一、多元文化交织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挑战
回顾人类传播文明的历史长河,不难发现传播方式的变迁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由Web1.0发展至Web4.0,传播逐渐强调交互性、分众性等显著特征。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可接近性为西方意识形态提供入境渠道、同时去中心化也为亚文化提供滋长舞台,从而带来多元文化交织的局面。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的概念,具有抵抗性、风格化、边缘性的特征。青年群体通过新媒介技术与亚文化碰撞,形成青年亚文化并产生诸多文化产物,例如网络流行语、表情包均是青年亚文化的产物,在保留亚文化本身的特性外,同时兼具娱乐性和批判性,为青年亚文化在青年群体间的传播进一步拓宽传播路径。
对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而言,受众主要是高校青年。受互联网技术影响,当前高校青年群体具有新的群体特征——“网络原住民”,突出表现为习惯通过新媒介接收信息,更乐于通过新媒介传播信息。群体正处于自我意识主体性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觉醒的阶段,从被动接受者成为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①
高校媒体是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高地,是学校党委的“喉舌”。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背景及高校青年特有的群体特征,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形成挑战,但若高校善用新媒介技术传播主流文化、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实现高校青年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亦能化挑战为机遇。新媒介已深入高校学生群体,具有即时性与交互性特性优势以及较高的使用率优势,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可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传播策略,以启发高校媒体进行创新实践。
二、“学习强国”的传播策略分析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这是新媒介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一次创新实践,是站在国家传播的制高点构建的融合传播大平台,以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理论知识,传播时事新闻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报道为主要任务。数据显示,“学习强国”于2月份成为苹果中国应用商店下载量最大的应用,相关话题也成为热门讨论话题。
(一)以新媒介技术承载主流意识形态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一个以智能技术为后盾,兼具社交属性的内容资讯服务平台。其数据处理技术提升了内容编辑层面的效率,算法推荐在内容分发层面增强了用户?性,审核技术净化了政治传播环境,反馈机制建构了有效互动。提供海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内容的同时,增加社交媒介的属性,引入积分激励机制。用户可自发组建学习小组,形成网络社区,可通过群组进行群组信息交流、视频会议,便捷灵活组织会议。
(二)“新闻合作社”概念的全媒体聚合平台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内容供给主要来源是主流媒体和地方平台。聚集全国主流媒体以形成中央新闻中心,并设有各省市学习平台和国有企业强国号,形成地方主流文化宣传集合站点。形成“聚供给站点为平台,再由平台辐射至全国每个用户”的传播模式。
主流媒体机构及国有企业的账号主体为强国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聚集99个中央媒体和33个省级学习平台,用户可自行点击订阅。每个省级学习平台管理以省级政府部门为全面管理,设有专门采编部门管理。以海南学习平台编辑部为例,是以省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海南学习平台编辑部按照“工作专班+一个编辑部+通讯员队伍+网评员队伍”的思路,初步搭建了覆盖全省的稿件组织、编辑、发布、评论工作链路,有效保障了海南学习平台稿源充足、更新及时、重点稿件向全国总平台重点推荐等工作。
强国号和学习平台产生的内容,经由平台统一审核、编辑,将内容分发至各栏目,呈现给用户。并通过大数据算法,通过对用户阅读习惯的分析,推送符合其阅读习惯、关注点的内容,做到精准投放。
(三)信息内容覆盖全面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具有手机移动端和网站两个端口。手机移动端的界面分布根据手机移动终端的特点,适应手机移动终端用户的使用习惯,根据媒介形式的不同划分成四大板块:学习通、百灵、电视台和电台,分别是图文、短视频,主题视频、音频板块。内容涵盖新闻、历史、生活、教育等百科式内容。互联网网站共设有12个一级栏目,包含“学习新思想” “学习理论” “红色中国” “学习文化” “美丽中国”等栏目,拓展出68个二级栏目。PC端设有网站外部链接,多是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国家级和省级的图书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质的文化交流空间。
平台的板块设计依传播载体的特征有所区分,但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大体可划分为:新闻、政治学习、我国国情三大内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将具有能实现民族凝聚力、文化自信的相关文物、资料进行集中展示。一方面,资料的来源具有权威性,可信度高。另一方面,结合新媒介平台进行大众化传播使得传播内容更易被用户接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自信的教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应首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四)坚持立足全党、面向全社会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要面向中共党员进行推广,但其传播对象不仅限于中共党员,其覆盖知识面较广,传播对象也包括群众。是立足全党、面向全社会,党员干部群众提高党性认识、开拓视野的学习平台。
以往党员的集体政治学习活动需要党员干部同时同地、集体集中学习。“学习强国”的手机移动端传播则具有碎片化、即时性的特征,党员干部可自由分配学习时间,分散学习。同时,可在社区、全国范围,以积分进行排序。积分的获得方式包含阅读、订阅等行为。对于用户而言,排位高可获得满足感,以增加用户?性。通过新的传播方式,为党员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三、“学习强国”对高校媒体借鉴启示
(一)新架构:校级领导,整合资源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由学校宣传部主管,下设新闻中心,新闻中心主管新媒介传播平台的运营,以及统筹各学院、部门的新媒体建设。层层管理的体制导致难以统一协调各校园媒体的协同运作,且缺乏互动,对学院、部门发布信息的关注较弱,自上而下的传播也与高校青年的实际阅读需求存在距离。受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模式和高校宣传经费的制约,高校在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和新媒介平台的开发方面较为落后。传播内容存在严重同质化的问题,微博、微信端照搬官网内容,未根据新媒体的特点进行再加工。
高校媒体的管理应适应当代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融合校园主流媒体、学院媒体和学生社团媒体,形成由学校宣传部主管、专职教师指导的校园融媒体中心。校园融媒体中心对校园主流媒体发布的内容,例如来自校园官网、广播电台、微博和微信、基层学院媒体、学生社团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进行集中审核、编辑和分拣,集中把控助内容。做到及时掌握校园文化现象,和不同组织的传播思路。聚合后再传播的过程,也可视为主流文化和高校青年亚文化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增强高校青年对主流思想的认同与接纳。
(二)新媒介平台:搭建高校媒体融媒体平台
“学习强国”的成功推广,说明在新的媒介融合生态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可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实现一体化的融媒体平台,是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的前提。
当前高校新媒体主要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实际使用中存在新媒體信息发布主体多、内容分散的问题,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校园舆情引导与管控的难点,由此突显了搭建一体化的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必要性。高校应设专项资金,建立高校融媒体平台以全面开展高校青年意识形态教育。具体方式可借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如开发移动手机客户端,以适合高校青年的浏览习惯。针对高校青年,应兼具:新闻发布、校园周边、主题教育、党团学习、慕课学习、教务在线等功能。新闻发布板块发布国际、国内、校内重要新闻;校园周边用于发布实践相关活动,鼓励高校青年与社会接触,在行动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题教育即在重要事件纪念日、传统节日时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专栏,结合线下活动感染高校青年;党团学习可进行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相关工作,如申请入党、学习党课等。慕课学习可配合思政课的课堂内容,开展智慧课堂;教务在线可用于学生查询、申请课程相关事宜。
“学习强国”利用社交模式将政治传播从理性灌输过渡到感性渲染,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积分规则、分享机制等社交元素相结合,增加用户的?性。面对高校青年群体,在高校融媒体平台引入奖励机制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可采用积分规则,结合慕课学习、与学习挂钩,以增加高校青年对平台的?性,保证每日上线率,优先培养高校青年的使用习惯。并及时开发新功能,让高校青年从实际实践中认同并善用。
(三)新对象:拓宽意识形态教育对象范围,增强国际软实力
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交流,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在此背景下,众多高校开始与国外专业院校合作,整合资源,鼓励学生、教师国际间往来、交换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2月,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约60万人。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意味国外模式与理念的渗透,文化多元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校园内的多元文化主体,主要包括国际师资、在华学者和外来课程资源。2012~2013学年我国已开始跻身全球三大留学目的国行列,于2017~2018学年接收国际留学生人数达48万人次。将国际访华学者和外国留学生纳入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传播具有对外传播的战略意义。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高国家形象。通过高校媒体的公共服务功能,为在华国际生提供生活资讯,以丰富国际人员对中国主流文化的了解;以志愿活动增加中国学生与在华学者的交流空间,引导高校中国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有更全面的认识,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行为的理解。在实践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引导在华留学人员和高校青年践行主流价值观取向,感受主流文化价值的魅力,更能使其将认同转化为自发行为,进一步强化为行为认同。访华时期结束,可通过交往行为或是语言等人际传播方式,在生源国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步实现在华留学生“知华” “友华”。
(四)传播思路:以学生为中心,认同为目标
传统校园媒体时代,传播内容以传播者的意志为中心,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在新媒体时代,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数字报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媒介的出现,拓宽高校受众的反馈通道,突破传统媒体的固化思维和单一的传播方式。但在实际的实践当中,高校校园媒体仍存在管理思维固化、精英化理念、审批流程复杂、信息发布速度慢、硬件设施陈旧、受众关注面窄、内容单一、宣传性强、新闻性弱和说教色彩沉重等问题。究其原因,根源在于高校媒体仍以宣传者为信息发布的主导者,稿件易脱离高校青年的网络阅读习惯。但在新媒介时代,传播主体的竞争激烈,且当代高校青年对信息的反馈具有强烈“去中心化” “抵抗性”特征。因此,新媒介时代的高校媒体,应从高校青年角度出发,界定受众的个性特征、心理动机与社会需求,新闻报道应以个性化、碎片化为主,迎合高校青年崇尚新潮、自我表达的心理需求。
以认同程度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标准。认同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高校青年先对事实认同、其次到情感认同、最后达到行为认同。认同的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奠基人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提出,其认为:“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即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下,对该社会中具有权威的统治集团所倡导的、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民族、文化、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维护和支持。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它的政权合法性和稳定与发展。为达到高校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除思想教育课堂等信息输入行为外,应以认同为目标,由事实认同出发,于行为认同落脚。“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学习科学” “学习文化”等文化普及栏目,目的是激发受众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情感。投射到高校媒体融平台的策略中,则可通过为高校青年曝光大量的正向社会新闻、中化文明等信息,激发高校青年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
(五)传播形式:知识话语与大众话语在线上互动,线下开展主题活动
根据有限效果论,传播方式不同将导致传播效果的差异。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采用新闻报道、理论文章、文艺作品等形态进行传播,主要强调传播者的意志,通常导致高校学生对其产生:公式化、說教式、概念化、粗糙化和生硬化的负面印象。但若运用新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一味地迎合受众,将失去自身的政治导向,亦不利于塑造意识形态的塑造。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定位是一个学习平台,涵盖时事政治等政治思想新闻、事件普及和海量的中华文化相关知识、科学知识,为党员和群众用户提供了一个知识聚合的平台。在网络空间的意识构建中,将知识话语以大众话语的方式表达,促使大众了解知识话语的内容,逐步转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对于高校青年亦是同理。高校青年群体与个体之间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动力整体,高校青年个体的接受能力受群体影响。在高校群体传播时,建议结合线下的传播方式。校园融媒体可结合主题,开展线下主题教育形式。在重要事件纪念日、中华传统文化等时间,采取“线下校园活动引流、线上文化普及宣传”策略的主题教育。在校园设置现场宣传点,吸引高校青年关注、参与,展示高校媒体线上活动的二维码。在高校媒体平台设置主题宣传页面,进行相关文化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达到线下和线上相辅相成,以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力度。例如,在国家7月1日中共共产党建立纪念日。可在校内开展主题活动——体验“中共党员在1949年1月的一天”主题活动。高校融媒体在两微一端进行知识教育,结合线下体验式教育,深化高校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唤醒高校青年对共产党先烈的崇敬之情,进行感化教育。
四、结语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深化落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于高校青年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发展具有深层意义。
新媒介时代,多种意识形态在新媒介平台对比、冲突、交融,如何在高校青年群体中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是重要的新时代课题。展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其有所为者必是敢于顺势创新者。充分利用高校媒体资源,创新管理和发布机制,适应新的媒介形式,向融媒体平台转型是高校媒体适应时代的必然趋势。但对于青年培养,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主体超越于学校,还需要社会、家庭等多方的合力才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青年。
注释:
①蒋广学.网络社会中青年思想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