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教育扶贫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2020-09-03 07:59马皓苓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聚类精准领域

马皓苓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新要求,并作出新部署。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作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则把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作为精准帮扶的重要内容。作为贯穿整个扶贫流程的关键环节,教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国内学界就此展开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锁定相关权威期刊,对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教育扶贫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明晰其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为把握该主题研究重点及未来走向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将主题或关键词确定为“教育扶贫”或“教育脱贫”。由于“精准扶贫”思想于2013年11月提出,因此将文献年份限定为“2014年-不限”,期刊类别选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CSSCI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检索时间为2020年5月1日,获得数据库返回结果497条。通过对获取的结果进行对比和筛选后,删除了与研究主题关联度极小、重复性文献与期刊目录、院校介绍、人物专访、书评以及会议综述等非研究型文献,最终确定413篇研究型文献作为数据样本。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采用基础统计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等量化方法,并结合相关代表性文献的内容分析,试图对教育扶贫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分析。分析过程中借助的软件有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6.0和图形聚类工具包软件gCLUTO等。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外在特征

1.时间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后我国教育扶贫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期(2014上半年-2015上半年),这一阶段精准扶贫战略刚被提出,教育扶贫文献产出量极少;缓慢成长期(2015下半年-2016下半年),这一阶段精准扶贫战略逐渐被认可,教育扶贫文献数量稳步增长;快速发展期(2017上半年-至今),这一阶段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导下,特别是《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与落实,推动了教育扶贫领域的研究热潮。根据文献增长规律的相关理论,2020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相关文献全年产出量将达到顶峰190余篇,随后该主题年产文献数量将会逐渐减少。

图1 样本文献数量时间走势

2.期刊分布

经统计,413篇文献刊载于129种不同期刊,其中载文量大于等于10篇的有9种期刊(如表1所示),这9种期刊共载文162篇(占样本文献总量的39.2%),成为教育扶贫研究成果的重要情报源。从表1可以发现,这9种期刊中职业教育类期刊占了4种,分别为《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和《职业技术教育》,足以说明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表1还可以发现,教育扶贫也是教育经济学与民族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主题。

表1 样本文献期刊统计(载文量≥10篇)

3.作者分布

表2 基于普赖斯定律的核心作者分布

4.研究机构分布

经统计分析发现,413篇文献共有署名机构425个,为保证统计结果的规范性,对作者发文机构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统计中以一级单位名称为准,同一机构的一级单位以下单位名称归入到一级单位。经标准化处理后,共得到第一作者的发文机构225个,发文量大于等于5篇的机构有14个(如表3所示),其中包括13所高校(含7所师范类高校、5所综合类高校和1所民族类高校)和1个科研院所。不难看出,师范类高校对整个教育扶贫领域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为促进教育扶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于2015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教育扶贫的研究机构——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研究成果的产出。

表3 教育扶贫研究机构分布(发文量≥5篇)

(二)研究热点辨识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研究主题的高度概括,能简单且准确地反应文章的研究内容。一般来说,高频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研究领域的热点构成。为保证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研究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了清洗处理,具体包括同义词合并、无关词删除和缺失词补充等。运用BICOMB2.0提取词频大于或等于5的41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生成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矩阵表略),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1.关键词共词可视化分析

为直观反映教育扶贫领域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快速定位该领域的核心词团与边缘词团,将共现矩阵导入到UCINET6.0中,通过NetDraw功能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图2显示,“教育扶贫”节点最大,且处于整个网络的中心位置,其与“精准扶贫”“职业教育”“路径”“民族地区”和“教育精准扶贫”等关键词一起构成了核心层,这些词周围存在较密集的连线,是整个网络的主体结构,是教育扶贫研究的核心词团。围绕核心关键词的拓展层由“扶贫开发”“农村”“西部地区”“教育扶贫政策”“教育信息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等关键词构成,该层具有过渡区的特殊属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育扶贫研究的趋势。“高校”“机制”“可行能力”“均衡发展”“人力资本”“教育公平”“农村教师”“教育发展”和“绩效评价”等关键词构成了图谱的最外层,它们是教育扶贫研究的边缘词团。

图2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2.关键词双聚类分析

为更进一步深入探讨教育扶贫研究的热点主题,将BICOMB2.0提取的41个高频关键词及所有文章组成的词篇矩阵导入gCLUTO中,进行高频词—来源文献双聚类分析。双聚类分析方法是将矩阵的行和列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列属性的特点,在行和列两个方向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发现子矩阵或稳定的类,该方法在数据挖掘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高频词—来源文献的双聚类分析能够反映出高频关键词和来源文献的对应关系,可被用来总结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1]聚类方法选择重复二分法,相似性计算采用Cosine函数,聚类标准函数为I2,其余选项均为默认。为保证聚类效果最佳,反复调整聚类数目,最终将聚类数目确定为7,从而得到聚类结果的树状图(如图3所示)。图中颜色代表原始矩阵中的数值,白色区域代表接近零值,逐渐加深的红色代表较大的数值。矩阵中的行表示高频关键词,列表示来源文献。根据聚类结果,行和列重新排列,并用黑色水平线分开。按照聚类结果,从上到下分别为Cluster1, Cluster0, Cluster3, Cluster2, Cluster4, Cluster6, Cluster5。

图3 聚类树图结果

gCLUTO同时生成了聚类山峰图(如图4所示),以此判断关键词聚类效果。山峰的高度与类内相似性成正比,山峰的体积与类群包含的关键词数量成正比。山峰的颜色与类内标准差成比例,只有峰顶的颜色是有意义的。山峰顶部有红、黄、绿、浅蓝和深蓝色五种颜色,其代表的类内相似度标准差依次增高。[1]图中显示教育扶贫研究共分为7大类,每一类都较为独立,山丘0顶部为红色,1、3、4、5、6为绿色,2是浅蓝色,这说明总体类内相似度标准差不大,本次聚类效果一般。

图4 聚类山峰图

根据高频词-来源文献词篇矩阵的聚类特征和聚类树图结果,可以分析当前教育扶贫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第一类(Cluster0)涉及教育扶贫过程中面临困境与解决路径,包括精准扶贫、困境和路径等关键词。这类研究集中探讨了我国教育扶贫运行过程中在制度设计、扶贫方式、扶贫对象和扶贫投入精准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推进多元协同参与。[2]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是教育扶贫在农村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存在系统性的巨大鸿沟,如何破解影响农村教育公平发展的壁垒和障碍,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二类 (Cluster1)涉及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包括职业教育扶贫、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和模式等关键词。职业教育既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攻克连片特困地区堡垒中的突击作用。为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学者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职业教育扶贫模式。

第三类(Cluster2)涉及教育信息化助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包括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和教育信息化等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提升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教育目标。教育信息化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为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注入了生机和活力。[3]农村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小学顺利推进的核心力量,如何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摆在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中重要议题。

第四类(Cluster3)涉及教育扶贫机制,包括高校、机制和教育发展等关键词。教育扶贫机制构建是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教育扶贫的统筹机制、运行机制、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多方联动机制、多元投入机制等。[4]参与教育扶贫是高校社会责任之所在,高校不仅集中了大量的智力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科技、社会和文化等资源,是创新教育扶贫协作机制的生动体现。

第五类(Cluster4)涉及教育扶贫政策,包括供给侧改革、人力资本和教育扶贫政策等关键词。致贫原因通常归结于个体、结构和关系三个方面,基于对致贫原因的不同认识,教育扶贫政策也呈现出个体主义、结构主义和关系主义三种不同的取向。为此,有学者指出,教育扶贫政策的实现,需要从人力资本投入、生产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出发,同时重视社会关系的重建,关注学校教育结构的变革,将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其中。[5]

第六类(Cluster5)涉及教育扶贫思想与教育扶贫绩效评价,包括“习近平”、“绩效评价”和“可行能力”等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扶贫在国家扶贫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他从教育扶贫的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模式论和动力论等层面对教育扶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6]如何衡量和评价我国教育扶贫工作绩效是现阶段脱贫攻坚的关键任务,对今后的教育脱贫工作具有督促性和导向性作用。可行能力扶贫观强调教育扶贫的首要目的和主要任务是要扩张贫困人口的实质自由,以可行能力作为教育扶贫的评价标准具有多方面的应用。[7]

第七类(Cluster6)涉及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包括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等关键词。教育脱贫攻坚本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扶贫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深度贫困家庭的孩子失学辍学现象依然存在,“读书无用论”观念根深蒂固。民族地区是深度贫困的集中地带,其深度贫困的表现和特征具有特殊性,教育扶贫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文化特征和自然地理环境。

(三)主题战略坐标分析

战略坐标分析是在共词矩阵和聚类的基础上,描述某研究领域内部联系情况和相互影响的情况,以此判断某一研究领域的成长趋势。在战略坐标中,X轴为向心度,表示领域间相互影响的强度,向心度越大,则说明该类团通常是学者关注的热点;Y轴为密度,表示某一领域内部联系强度,密度越大,则说明该类团的研究越趋向成熟。[8]本文利用Excel绘制教育扶贫领域主题战略坐标(如图5所示),7个主题分别落入四个不同的象限。

图5 主题战略坐标图

Cluster0(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治理路径)和Cluster1(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位于第一象限,这两个类团密度和向心度均较高,这说明这两个类团内部结构较为紧密,研究较为成熟,而且与其它主题有着广泛的联系,是教育扶贫研究的核心。这两个类团中的困境、路径、职业教育扶贫以及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等关键词多为近年来教育扶贫研究的核心词团,这类研究成果丰富且内容深入,学者们对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Cluster6(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位于第二象限,这一类团的密度较高,但是向心度均较低,表明这一主题虽处于教育扶贫研究的边缘,但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且被很好地研究过。早在国家教育扶贫战略提出之前,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学者们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Cluster2(教育信息化助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和 Cluster4(教育扶贫政策)位于第三象限,与其它类团相比,这两个类团的密度和向心度均较低,说明这两个类团内部关系松散,研究尚不成熟,且与其它类团交流较少,代表了较为独立的研究内容,其处于整个教育扶贫研究领域的边缘区域。特别是将教育信息化和人力资本等关键词引入教育扶贫领域,研究视角新鲜,反映出这两个类团处于研究领域的边缘;Cluster3(教育扶贫机制)和Cluster5(教育扶贫思想与教育扶贫绩效评价)位于第四象限,这两个类团密度较低,而向心度较高,说明这两个类团内部结构较为松散,研究尚不成熟,但这两个与其它类团联系紧密,在整个研究领域中表现活跃,是教育扶贫研究的未来趋势,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如何构建科学和长效的教育扶贫机制,对教育扶贫成果如何进行评价等主题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需要指出的是,在某学科的研究中,其主题领域的向心度和密度并非一成不变,研究群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变化乃至新知识点的出现,都将驱使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促使主题象限发生变化。[9]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第四象限的Cluster3(教育扶贫机制)和Cluster5(教育扶贫思想与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有可能会进一步完善深化,并向第一象限发展,成为教育扶贫领域研究的核心主题。

三、结论与展望

研究借助BICOMB2.0、UCINET6.0和gCLUTO等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有关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教育扶贫”领域的413篇论文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等外在特征以及研究热点与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来,教育扶贫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期、缓慢成长期到快速发展期的变化规律;从期刊分布来看,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领域研究中占重要地位,此外,教育扶贫也是教育经济学、民族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主题;教育扶贫领域研究形成了以陕西师范大学袁利平、湖南师范大学唐智彬等为代表的27位高产作者,这些高产作者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等机构。从整体上看,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高校是教育扶贫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治理路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助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教育扶贫机制、教育扶贫政策、教育扶贫思想与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等7个主题;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治理路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以及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是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了,教育信息化助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与教育扶贫政策是比较边缘的研究主题,教育扶贫机制、教育扶贫思想与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是潜在的研究热点。

根据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未来研究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加强对教育扶贫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教育扶贫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教育扶贫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基础,未来应深化对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体系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其次,注重研究方法多样化。从总体情况来看,学者们多集中于运用理论分析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缺乏对教育扶贫领域的实证研究。构建教育扶贫理论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理论分析方法、实证方法、实验方法、历史研究方法等。未来应结合研究内容的性质,不断丰富、创新教育扶贫研究的研究方法;然后,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

毋容置疑,多学科视角在教育扶贫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不同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民族学等)的研究者竞相献计献策,推动了教育扶贫研究的快速发展。教育扶贫问题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具有复杂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并非某一学科或者几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就能解决教育扶贫领域中的问题,还需多学科交叉来进行综合性研究。

猜你喜欢
聚类精准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2020 IT领域大事记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领域·对峙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