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成,卢章平,刘桂锋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提出,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思维对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可或缺,各国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近年在“一带一路”战略价值认同、文化包容和相互尊重等核心观念的影响下,沿线国家与地区的图书馆界积极深化交流与合作关系,各国绚丽多彩的图书馆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平台上交融、汇聚[2]。2017年金砖国家图书馆联盟成立[3],标志着中印图书馆界交流事业步入全新阶段,在为我国图书馆行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我国图书馆未来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规划带来新的启迪。印度作为图书馆事业起步较早的亚洲国家,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举措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吸引力[4-5],在印度文化与全球化浪潮的感召与引领下,这个南亚古国的图书馆领域正焕发着蓬勃生机。
笔者借赴印度参会之机,拜访多家印度高校图书馆及业界友人。每天在印度都能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大学清晨熏香弥漫的空气中,穿着质朴的读者正襟危坐在阅览室古典的书桌前,享受着第一缕阳光下阅读的快乐,脸上洋溢着不可言说的幸福感。我们曾理所当然地认为,馆舍环境的优越性是吸引读者入馆的先决条件,但印度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新技术与科技设备的兴趣远没有我国高校图书馆那么浓厚。为何相比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古旧的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与场所精神,反而凝聚成更具感染力的文化内核,建构出气质独特的文化场域?看似与国际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路背道而驰的理念,何以俘获印度读者的高度认同感?针对上述疑问,笔者展开调研与分析,由初期的诧异到后期对文化表象下内在机理的推演,逐步揭示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建构的秘密。
社会科学中的“场域(field)”概念源于莱温(Kurt Lewin)的社会心理学理论[6],借助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解释行为产生于共存的事实,这些事实具有“动态场(dynamic field)”的特性。人们所处环境相当于“能量场(energy field)”,可持久地影响着人类行为,被莱温称为“生命空间(life space)”[7],可简化为公式:“行为=f(人,环境)”①。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创建“场域”理论[8],提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分化产生于社会世界且拥有相对自主性的小世界都是具有自身特有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空间,如艺术场域通过否定物质利益的法则来构成自身场域。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强调把人放在结构化的社会空间中进行研究。高校、居民住宅建筑都是布迪厄曾关注的场域研究对象。可见场域概念自始便与空间概念(物理的或社会的)密切相关。
诸多场域类型中,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曾阐述过“文化场”的概念[9],认为“‘场’就是一种能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所构成的覆盖面,……不同中心所扩散的‘文化场’可以在同一空间互相重叠。那就是在人的感受上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规范,可以自主的选择”。而文化场域概念的提出依旧脱离不了与空间的关联。扬·阿斯曼(Jan Assmann)认为文化记忆“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是繁复的、多元的和错综复杂的,它包含了古老的、非常规的和被遗弃的东西,……也包含大量时间、地点不同的黏结记忆和群体身份认同”[10]。麦克·克朗认为特定空间与地理位置始终与文化维持密切相关,文化内容不仅涉及表面的象征意义,而且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特定人群能使他们生活、工作、娱乐的物质环境都成为维持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根据礼仪而编码,在不同时刻容许不同行为[11]。Lucy R Lippard提出,地方(place)是人们生命地图里的经纬,它是时间的、是空间的,是个人的、也是政治的,层次丰富而又充盈着人类的历史与记忆[12]。因此,文化的场域同样也与空间、地点、环境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本研究倾向于将“文化场域”的概念界定为:以价值观、荣辱观以及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交织而成,在人们相互联系过程中通过文化力线发生作用的心理场[13]。处于同一文化场域中的人认可相同的文化,以共同文化标准规范、矫正个人思想与行为习惯,保有共同的场域价值观念与道德情感[14]。定义中的生存空间、文化观念、思维模式等内涵要素正如莱温论证的“能量场”,可显著地影响文化场域中个体的行为,亦符合布迪厄的小世界逻辑法则,身处同一文化场中的个体会受到场域法则的制约。阿斯曼、克朗、Lippard等的文化与空间关联理论证明,文化研究不能仅局限于具有历史意义的因素,还应渗透入包含建筑风格在内的日常生活成分,需要思考人们是怎样通过模式化的产品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文化空间[11],也说明文化场域结构化社会空间功能的发挥不可脱离特定物理环境、空间承载的文化记忆与空间记忆,固有文化视阈下建筑空间的科学设计必然成为文化场域建构的基石。这也为本文从建筑研究视角出发探寻文化场域建构路径打开了思路。
本文从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员与读者用户的维度出发,考察印度首都新德里多家高校图书馆馆舍,与印度高校图书馆人及读者群体展开访谈交流,同时采用网络调研法在线分析印度其他地区的多家高校馆舍。调研发现,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并与读者的情绪体验乃至心灵感悟密切关联。从建筑风格到内部空间规划设计均体现出独特迷人的文化场域特质,建筑表象下蕴含着印度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与精神内核。由于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天然使命,使得印度高校图书馆内的文化场域功能发挥尤为显著,读者在馆舍文化场域的感染下信步踏上追寻知识的旅程。印度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对该民族文化气质的彰显与表达手法,馆舍文化场域建构对读者文化品位与追求的精准拿捏,值得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鉴。因此,本文探寻印度高校图书馆文化场域建构路径,挖掘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建构之启示。
1960年代Glaser、Strauss在一项医护工作者临终关怀行为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原始资料归纳、发展和建构理论的全新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15]。该理论从属于解释主义理论范式,具有典型的经验研究范式特征[16]。研究一般遵循由文献回顾、原始与理论取样、实质性(开放性、主轴性与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性编码再到理论建构完成的过程。其中,原始数据规模需满足理论饱和原则而循环取样,不断丰富所建构的理论(见图 1)。
图1 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本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方法,遵循扎根理论的“编码与获取”原则[16],通过向NVivo 11 Pro软件导入原始数据、执行编码、建立节点,分类搭建节点间连结,形成关系网络、生成理论模型,挖掘文本、影像资料背后蕴藏的逻辑规律与主题。基于前期文献调研,本文筛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6家印度高校图书馆(见表1)。
表1 受调研印度高校图书馆
6 所图书馆建筑特色鲜明、风格独树一帜。调研的馆舍建筑中,外观均以低矮平顶设计为主,印度-撒拉逊建筑风格普遍居多,少部分馆舍采用殖民建筑风格,如维多利亚式、哥特复兴式。功能空间设计思路倾向实用性,普遍采用服务区、阅览区、学习空间、特藏空间的组合布局,部分馆舍还设有充满南亚风情的露天休闲空间。室内装潢风格、内饰和馆舍主体风格保持一致。本文综合田野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和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法,充分调研目标馆舍并广泛搜集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建造资料,汇总图书馆工作者与用户的访谈音像素材,借助NVivo 11 Pro平台编码功能,解读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建构路径。
2.2.1 开放、主轴与选择性编码
首先将获取到的133张田野调研与网络调研图片、6名印度高校图书馆馆长、主任、馆员与读者的访谈音像资料(整理成文本格式)、2,000余字的调研笔记,经人工筛选清洗后尽数导入NVivo 11 Pro 软件并进行标签化处理。由于调研阶段将考察的主视角聚焦在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员与读者群体上,因此初步将标签化的文本分为五大聚类:AA图书馆建筑外观,包括建筑外形结构与主体风格观察描述文本;IE图书馆内部环境,包括建筑功能空间规划设计和室内装潢风格观察描述文本;DC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包括蕴含有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路及初衷的田野调研与馆员访谈内容记录;CI图书馆建筑文化意象,包括蕴含有图书馆建筑文化环境与多元文化背景的田野调研与访谈内容记录;PF图书馆用户体验反馈,包括图书馆读者对建筑空间主观体验的访谈内容记录。而后对其中约3/4 的文本、图像、音视频内容逐项进行开放式编码,形成初始概念36 个(A1-A36)。通过语义层面的汇总与凝练,进一步归并生成8 个初始编码子范畴(B1-B8)。经由对子范畴的主轴编码,形成4个主范畴(C1-C4),详见表2。最后使用余下的1/4资料进行验证式编码,配合调研已有相关主题论文成果,发现并无新的概念或范畴产生,以此证明扎根理论编码已达理论饱和。
表2 扎根编码归纳示例
2.2.2 概念模型搭建
在已有扎根理论编码结论基础上,使用NVivo 11 Pro软件搭建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建构路径概念模型(见图2)。该模型由4个二级节点与8 个三级节点构成,其中二级、三级节点分别与扎根理论主范畴、子范畴一一对应。
图2 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建构路径概念模型
图书馆建筑的精神与人文气质根植在物理馆舍的精巧构思之上。从调研的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上,能清晰分辨出典型的印度本土建筑风格与外来西式的建筑特色,两者交相辉映、互为补充。新德里地区的高校图书馆馆舍屋面结构多以本土化风格的低矮平顶建筑为主。例如,由印度图书馆学大师阮冈纳赞亲自设计督造的德里大学中央图书馆,就采用了典型的印度本土建筑风格,整体建筑采用平顶结构,层级低矮,主阅览区域采用挑高空间加高密度纵向窄窗采光的设计(见图3 中①中庭花园、③主阅览空间)。据Rajesh Singh馆长介绍,由于新德里地区雨季闷热潮湿,阮冈纳赞选用此格局是为保证室内热空气能持续上升,而身在低处的读者可保持相对的凉爽。类似的建筑设计在新德里地区高校图书馆极为常见。脚踏吱呀作响的铁皮地板,穿梭在充满历史气息的古旧建筑之中,自然能够感悟到蕴藏在印度传统建筑中的岁月痕迹和文化魅力。在这样一种文化场域中,图书馆建筑本身既担当着延续民族文化衣钵的责任,也折射出整个民族的文化格调与生活智慧。
图3 德里大学中央图书馆建筑内部一览
印度地区特殊的历史因素决定了其极具多元化的文化表现,由图书馆建筑风格可窥一斑。孟买大学图书馆建筑以印度-撒拉逊②复兴风格(Indo-Saracenic Revival)著称。19 世纪英国殖民时期,英国建筑师将印度原住民建筑和伊斯兰莫卧儿建筑中的文化与装饰要素抽取,将之与英国本土维多利亚哥特复兴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糅合[17],形成独具一格的印度-撒拉逊复兴风格,被视作东西方建筑特色兼收并蓄的典范。孟买大学之印度-撒拉逊风格的图书馆及其相邻的钟楼成为校园的重要地标。印度理工学院孟买校区主图书馆更是将外来建筑元素发挥到极致,现代主义的馆舍建造风格与西方国家图书馆相差无几。
千百年以来,苏丹国与莫卧儿帝国时期的印度地区建筑风格因受伊斯兰建筑设计思维的熏陶而广泛采用水平横梁建筑样式。其后,土耳其波斯风格的弧形拱门与横梁等构造工艺又随战争传入印度,并与本土建筑风格融合。东西方建筑风格的不断交织融合,诞生出一系列折衷主义建筑,印度高校图书馆跨文化建筑风格就深受历史上建筑风格派系杂糅的影响。在如此独特的文化场域中阅览学习,感受到的是一种奇妙的文化碰撞体验。
印度高校图书馆给笔者带来的一个直观感受是馆舍建筑始终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微妙而互相尊重的平衡。馆舍建筑为各式南亚植被环抱,庭院中各种泰然自若、毫不惧人的动物为建筑平添生气(见图4),这种现象在中国并不很常见。
图4 德里大学经济学院图书馆内随处可见的植被与动物
自然环境与人造场所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建构独特文化场域的另一重要因素。溯源印度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发现,受印度宗教哲学的深刻影响,人们普遍形成一种“山靖人和”的宁静心态,怀揣瑜伽所推崇的自然和谐智慧[18],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梵我同一(梵我如一)”的印度教核心教义,即大小宇宙统一、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19]。印度文化的哲学基础使得人、自然及建筑间形成一种罕见的互敬关系,与我国古典“天人合一”哲思也存在着文化相似性。
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印度民族传统精神特有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也集中反映出一种出世思想。印度文化中突出个人地位、强调自我修行。个人主义观念在印度教社会中虽然推崇扩散、分离的世界观,也确实导致了不同种姓间的孤立与隔阂,造成社会凝聚力缺失[19],但如此文化背景却使印度民族孕育了深层次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20],即自然内化于人且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众生平等[18]。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保持充分尊重,也留有足够的社交距离和私有空间。这可能解释了另一种印度高校馆舍文化现象,笔者所到之处图书馆阅览室几乎座无虚席,自习室中可供个人支配的空间实属有限,虽初看拥挤不堪,但实为读者间完全相互独立、各自沉醉知识世界,有序礼让共处一室。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高校图书馆用户中有相当比例的特殊群体读者。调研中笔者曾见过举步维艰在书架前寻书的耄耋老者,也见过失去双臂却仍在馆内勤奋钻研的青年学子,还见过踟蹰前行独自入馆的盲人读者(如图3中②)。这些情景与馆舍中的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特殊读者群体的入馆体验充分得到建筑空间的硬件支持。更重要的是,各类读者群体间平等的社交氛围,以及特殊读者群体追求自我修行、热切渴望汲取知识的意愿,促成了平衡、和睦而稳定的文化氛围。正是在这样的场域中印度高校图书馆潜移默化地完成了环境育人与文化育人的使命,达成了自然万物、建筑形式与读者心灵的和谐统一。
印度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折射出印度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本源的探索与诉求。当地人对于本国文化的尊重与自信令人尤为印象深刻,这种对本民族文化之力的信仰与崇敬转化为对历史文化的保藏与保护。受调研的图书馆无论馆舍规模大小,均设有特藏空间。在德里大学中央图书馆调研时,笔者受到该馆Rajesh Singh馆长的亲自引领和介绍、馆员的热情礼遇,特藏馆员对馆内收藏的古籍、绝版馆藏如数家珍,甚至取出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的手稿向笔者展示。笔者考察的高校图书馆特藏空间都在使用传统的实体资源管护手段,高度重视文史类古籍、丛书、套书等特藏的收集。由于这类特藏资源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高度关联,因而特藏空间设计在印度高校馆舍文化场域的建构中不可或缺。
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还呈现出民族特色内饰、民族文化色彩大量运用的现象。馆舍内古朴的砖石螺旋楼梯、斑驳的墙壁上吸引眼球的伊斯兰式雕花窗棂、偏好采用砖红色与原木色的家具与装饰物件,乃至别具南亚风情的露天中庭都仿佛在向入馆的人们讲述着印度民族千百年来波澜壮阔的沧桑变迁。信仰与文化是民族性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21],图书馆建筑中的设计细节则是民族信仰与文化在现实中的写实意象,它们诉说着印度人民热情友善、隐忍独立的民族性格,也支撑起文化场域建构的关键一环。
当地读者曾向笔者吐露出“Simple life,deep thinking”(质朴生活,深度思考)的生活追求,类似的思想在印度高校馆舍的设计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多数的图书馆建筑与内部空间都可以用古典、质朴,甚至简陋、陈旧来形容,可理解为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美学在历史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宽容与温和折衷的真实写照。独特的古代建筑艺术特质在当代的中国图书馆人看来难免有些老套和极端,但深挖其文化内涵则不难发现,正是印度特殊的宗教、哲学、文化才使建筑场域呈现出这般多元、分离的气质。崇尚蕴藏在印度建筑中的简洁形体语言和几何观念,而非复杂且充满过分设计感的建筑外在,恰恰彰显了印度民族对智慧、哲理、民俗风情的深层思考[22]。此时,简单、淳朴又意境深远的东方宗教与哲学文化内涵再一次对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与读者认同感间的衔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进一步探究对印度人民影响最为广泛而深远的印度教核心教义,发现摩耶论(世界幻想论)、业报轮回、灵魂解脱的观念都在向信众传播出世理念[23]:衡量伟大的标准是人的内在而非外在[24],崇尚与追求“Satya”(梵文,意即“真理”)是普遍原则,“梵我同一”的境界要求人们克服肉体性以显现内在的精神本性[25]。克服物质欲望、追求精神本质,被视为印度教徒的最高哲学理想。如此,大批刻苦钻研劲头不输中国学生的印度读者埋首于“破败不堪”的阅览室中的场景,不禁令人察觉到文化场域中那一丝“苦感文化”与“修行文化”的影子。图书馆运营者以现有物质条件为基础,推崇内在修行的精神力量,激发用户内心汲取知识的渴望与努力学习的动力,主动塑造用户情境心灵体验是建构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的又一途径。
建筑功能效力与精神代表性的匹配一直以来都被视作建筑学中的重点话题而受到热烈讨论。比如,我国西南侗族的鼓楼建筑同时具备立法规范场所与家族文化场域的物理、精神双场所特质[26]。笔者曾造访过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在充分保障用户服务职能的前提下,采用方正、对称、全哑光玻璃覆盖的外观设计形式,烘托象征法律的公正威严与肃穆感[27]。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在这方面给人带来的印象最为深刻。以孟买大学图书馆为代表,殖民时期建筑风格在高校馆建造中应用广泛,由于殖民风格建筑规模宏大,建筑材质多样而虚实相间,格局结构紧凑而比例匀称,因此能在确保内部功能空间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渲染出端庄、和谐、宁静的空间精神特质,实现建筑功效与文化场域精神代表性的适配融合。
此外,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融合的设计惯例,既能为用户营造清新、放松的氛围,使得用户文化场域体验步入“天人合一”的高层次境界,也能为图书馆用户感官享受创造更为适宜的物理环境,有效遮蔽了印度旱季的烈日、缓解了雨季的苦闷。这与现代兴起的生态图书馆建筑理念高度契合,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环境要素,达到优化图书馆建筑舒适度、创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空间的目的[28]。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也仍在探索建筑功能性与文化精神代表性间的平衡点。比如,荣获国家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科学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雨水采集、地道风空气供暖与立体绿化,创造出兼具经济实效性与用户精神享受性的图书馆建筑[29]。印度与我国优秀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举措均为国内其他高校馆舍建筑功能与文化场域精神代表性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结构、形式、特色与其表象下文化隐喻、意象的自然匹配给我国高校馆舍文化场域建构带来另一启示,而东西方文化与建筑理念的汇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文化双向选择理论[30],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一方面广泛运用传统建筑要素突显建筑文化隐喻效果,另一方面借用欧美建筑工艺与理念,在传统建筑基础上实现空间设计的突破。德里大学多家图书馆的阅览室同时采用了典型的民族建筑风格与西式图书馆建筑要素,两者相得益彰吸引读者入馆阅览学习,一定程度上也从侧面反映了源自印度教《摩奴法典》的师尊崇拜观念,它鼓励学生持久地醉心于学习[31]。民族传统观念与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相契合能够引发建筑物理表象下的文化隐喻效应。
印度高校图书馆设计者信奉文化拿来主义,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以使本民族文化得到充分更新[32],值得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鉴。除了本次调研的图书馆外,秉持类似设计理念的印度图书馆建筑屡见不鲜:沙尔达学校玛雅·索马亚图书馆将强调与自然交融的本土建造理念引入西式建筑工艺中,采用加泰罗尼亚拱造型搭建馆舍。新颖的建筑结构能有效保障馆舍内部的降温与通风,以应对当地闷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图书馆室内供读者阅览,拱顶上又可供读者漫步休憩,设计科学、超脱又富有诗意[33],影射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是读者踱步知识殿堂并可放眼眺望的“云端仙境”,彰显了该馆建筑表象后的文化隐喻效应。
无论是印度高校图书馆对建筑风格的坚守与包容、对文化氛围的营造、对民族文化的溯源,还是对文化内涵与用户体验的追求,都阐释了文化之力对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建构的根基性作用。多元宗教文化要素全方位地辐射着印度民族,其中又以印度教最具深远影响力[34]。印度民族性格中的文化自豪感与民族自尊理念[35],使得印度人民尤以本国文化遗产、历史传统、宗教哲学和行为方式为荣,具体体现为高校图书馆人对本土特藏资源保藏空间的高度重视。此外,印度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TKDL)落成[36]等案例亦可证明这一结论。可以断言,在信息时代,以文化自信与自尊为原生动力、以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宝藏为天职,已然成为印度图书馆界的一种通识。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无论一个文明的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宗教形式、哲学形态如何,都应使文化之力成为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推手,将最具生命力与感染力的文化埋藏在建筑文化场域之中。各国图书馆建筑设计文化意蕴的迥异[37],无论从文学性格、史学性格、哲学性格何种维度上比较分辨,其根本都在于民族原生文化内核的区别。因此,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可思考如何积聚蕴含在每一家高校图书馆物理建筑中的独特文化之力,如何存续建筑表象下的中华文化烙印,使之与发源其他文化土壤的图书馆建筑产生显著的感知或认知层面上的差别。中华文化要素的凝练需要设计师对传统文化有相当的体会或感悟,兼备高水平的建筑艺术造诣。在“文化容器”——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更多地出现图书馆学人的身影,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给予建筑设计者全面的智慧支持。总而言之,建筑设计需要立足民族性格,从中国高校师生读者群体的文化生长环境出发,寻求最佳设计解决方案以迎合用户的知识服务诉求与心灵体验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关于建筑文化空间与文化场域建构的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国际图书馆建筑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是保持研究领域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印度图书馆建筑文化历久弥新,极具特色的高校图书馆馆舍所蕴藏的文化意境引人入胜。笔者期望通过阐述在印度的见闻及感悟,探究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场域建构的有效路径,汲取印度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思维与馆舍开发思想的养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促进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革故鼎新和与时俱进。
注释
①Behavior=f(Person,Environment)。
②撒拉逊本用于特指欧洲中世纪时期中东与北非地区的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