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跨国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综述

2020-09-02 11:49徐俊雪
锦绣·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朝鲜族

摘 要:朝鲜族是中国各民族中流动较早、流动比例较高、流动范围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朝鲜族社会自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社会变迁,每一次都伴随着朝鲜族人口的流动与适应。随着全球化、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迁,中国朝鲜族始终调整、适应着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的各种变化。本次研究综述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研究,一部分是现实研究。其中将现实研究部分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朝鲜族流动人口研究、朝鲜族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研究、宗教因素对朝鲜族社会适应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朝鲜族;社会适应;宗教适应

一、理论研究

(一)流动人口动力机制理论研究:

古典与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强调资源分布不均衡引起人口的流动与迁移,流动人口产生的原因是经济方面的,即遷入地和迁出地经济水平存在差异,而人口流动导致劳动力的流动,可以减少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人口流动停止;新家庭经济理论,随着国家和政府开始重视流动人口和移民的身份以及生存状况,以及非法移民和流动人口身份认同问题等,流动人口的动力不再只考虑经济因素,逐步开始关注情感、文化等因素;世界体系理论:该理论基于结构—历史—功能主义的范式,该范式提出人口流动不完全是由物质、劳动力资源的分布不均引起的,而是受到结构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而世界体系理论并不将视野局限于某个地区的人口流动,而是着眼于宏观视野、国际视角,将人口流动归结于整个世界资本的流动;以及“推拉”模型理论:基于城市二元发展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既受到来自城市社会的拉力,也有来自民族地区乡村的推力,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促使人口迁移的正面积极因素,也存在阻碍人口迁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同时也与少数民族自身的具体情况有关。

(二)社会文化适应理论研究

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指基于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而形成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网络系统。广泛应用于后期流动人口的迁入动机,以及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存机制;虽然社会网络研究不能解释最初移民的原因,但是却可以解释移民流源源不断的原因,可以用来预测移民的趋势;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一种促进人类交往的社会结构性资源,根植于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之中,不仅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也是人们为获取各种效益的投资活动。对朝鲜族的跨国流动和国内流动的动因和途径都有很强的解释力;

个体化、跨文化理论:跨文化即指为了适应某种新文化而积极改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一个地区的人群成规模地进入到另一个不同文化的地域时,必然会经历文化接触、文化震撼、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从微观层面解释了流动人口自身和其他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个体化指的是一种不断强调人在社会文化形态和模式的环境中成为个体,并为自己的生活确定形式、秩序以及方向。个体化推动因素多元,政府管控、市场推动的同时也使得强流动性社会为个体生存带来挑战。

本节介绍了流动人口动力机制理论、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用于解释朝鲜族国内与国外流动的动因、过程以及适应策略。个体化理论、跨文化理论分别从微观层面解释了社会适应的诸多风险与生存困境和挑战,和流动人口为了适应某种新文化而积极发生的变化。

二、现实研究

(一)朝鲜族流动人口研究

朝鲜族流动人口的定义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朝鲜族人口,是空间流动视角。空间流动主要是指全球化、城市化背景下朝鲜族的国内跨地区流动和跨国流动,本文中主要以朝鲜族跨国流动人口为主进行文献整理。

朝鲜族流动人口现状研究。朝鲜族是我国流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流动分为境内流动和跨境流动,文献搜集主要以跨境流动为主,朝鲜族跨国流动人口的特点为女性多与男性且流动方向为单向型;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并且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向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并行;由于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多朝鲜族感到在韩国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反而因在韩的隐形或显性排斥强化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朝鲜族人口流动一方面缓解农村人口过剩和城市就业压力,提高朝鲜族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理念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朝鲜族人口大规模持续外流也导致朝鲜族社会的急速萎缩,不同程度的发展危机。

朝鲜族人口流动的问题研究。人口流动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大量流失,特别是在边境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特别是认为中朝边境许多村庄“空巢化”现象,成为中朝边境安全的不确定因素;认为朝鲜族人口负增长,性别失衡人口增长乏力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流动、民族教育观念、婚姻家庭生活变迁等方面相关,流动人口在社会认同与制度保障方面欠缺。

(二)朝鲜族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研究

关于流动人口社会适应层面的研究,主要从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和身份认同四个层面进行探讨。

经济整合层面:朝鲜族流动人口从事的工作,大多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不高,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经常加班,升迁机会较少,职业声望较低,工作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健全;从工作时间来看,外籍劳务人员的日平均劳动时间为10小时58分钟。考虑到外籍劳务人员主要在3D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工作,每周需进行50—60个小时的长时间且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平均月收入男性稍微高于女性,但比较正常工资标准而言,劳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居住情况方面,约60%的劳务人员居住在工厂或集装箱做成的临时性住所里,居住环境恶劣。费用负担方面,考虑到劳务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这部分费用将给劳务人员带来一定经济负担。据调查,从事制造业的赴韩务工朝鲜族,四大保险的加入率不到。

行为适应层面:从婚姻交往方面看,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或中介联姻,导致信息不对称;婚姻形式包括交换婚姻与虚假婚姻,以虚假婚姻形式来获取韩国国籍达到出国挣钱的目的,或者双方资源交换从而各自受益的交换婚姻;朝鲜族的社会关系网络强度最大的是血缘关系,其次是朋友、同学关系,再次是工作关系,最后是与当地人的关系。亲属关系的强度高于非亲属关系,与正式群体以及当地人的关系较为松散。朝鲜族初到陌生的移居地,资源较少,选择空间较小,为安全起见,他们会选择抱团聚居的形式,逐渐形成行业集群化、生活聚居化、网络社团化的朝鲜族社区。

文化接纳层面:朝鲜族流动人口从朝鲜族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跨文化适应;需要适应不同的制度、语言、价值、信仰,改变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语言能力影响人际交往状态,语言关过了会消解一部分人际交往障碍。朝鲜族利用在语言、习俗方面与韩国相似的优势,利用各种亲属或血缘关系达到流动的目的。赴韩国打工后回国的朝鲜族在消费方面发生变化,朝鲜族具有“高消费、低储蓄”的消费模式,存在“重生命”、“重人生”、“重娱乐”的消费观念。

身份认同层面:有研究数据表明,74%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更适应中国的生活,只有16%的被访者更适应韩国的生活,而44%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更不适应韩国的生活,这说明绝大多数朝鲜族在韩国普遍不适应,适应者为极少数。朝鲜族在韩国面对排斥和歧视时发生分化,一部分朝鲜族努力融入韩国;另一部分朝鲜族选择回到中国。由于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多朝鲜族感到在韩国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反而因在韩的隐形或显性排斥强化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三)宗教因素对朝鲜族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

近些年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剧增,其社会适应状况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其中,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少数民族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宗教适应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适应是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对城市环境,为顺利在城市生产、生活,对涉及宗教信仰方面所做出的某些调适。宗教信仰对信教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对于信教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亦是如此;宗教因素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正向促进作用和反向阻碍作用。首先,对大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宗教不仅是其贯彻宗教信仰、巩固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联系的纽带,还是在城市中互帮互助、解决困难、排解心理不适的桥梁纽带。宗教适应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适应能够促进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有研究朝鲜族的学者认为,宗教在构建朝鲜族的社会网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来说……可以促进迁移群体内部的团结,并解决群体的困难。通过教会,朝鲜族迁移者可以更好的与韩国人沟通交流,同时又团结了本民族群体,这又是原生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产物。反之,宗教适应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文化认同方面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有学者指出,宗教的维系使得这一群体紧密相连,形成共同的民族宗教心理,这一民族认同感内化到个人的生活中,成为一道阻隔城市文化的鸿沟;不同民族群体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日常性社会交往中由宗教信仰冲突引发的文化意义上的排斥和冲突屡见不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宗教信仰往往与民族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由此引发的民族群体事件恶化民族关系、破坏社会稳定。

宗教从来都是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方式,并且在流动的少数民族中宗教信仰以及宗教精神所传达的价值,韩国教会更有助于他们在主流人群中生存与发展。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中国朝鲜族来说,进入韩国、日本等陌生环境时,宗教适应的正向功能就会发挥极大的作用,其宗教信仰以及宗教精神所传达的价值,更有助于他们在陌生的主流人群中生存与发展。有些在韩朝鲜族在进入所认为的想象的摆脱祖国以后的难以克服的生存困境时,基于教会的力量来寻求最基本的生存资源;有些借助教会中的社会关系来进一步拓展血缘社会关系网络,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与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段成荣,迟松剑.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11(03):21-28.

[2]汤夺先.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以甘肃省兰州市的调查为视点[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37-43.

[3]吕红平,李英.流动、融合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06):14-21.

[4]佟春霞.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述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03):1-5.

[5]王希恩.中国全面小康杜会建设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流迁及应对原列[J).民族研究,2005,(3).

[6]朴今海,王春荣.流动的困惑:朝鲜族跨国流动与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边境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02):12-16.

[7]朴光星.赴韩朝鲜族劳工群体的国家、民族、族群认同[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03):41-47.

[8]李梅花.跨界·认同·发展: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的三个面向[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38-43.

[9]孙春日.中朝边境地区人口流失及对策——以延边朝鲜族人自治州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6—50.

[10]朴美兰.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边朝鲜族人口负增长原因探析[J].东疆学刊,2010,(1):55—63.

[11]方艳花.中国朝鲜族在韩国就业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2]徐芳.中国朝鲜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3]孙岿,边疆.文化互补:朝、汉民族消费规范比较与借鉴[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06):87-90.

[14]周传斌,杨文笔.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宗教适应机制探讨——以中国都市回族伊斯兰教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30-36.

[15]汤夺先,顾菲菲.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宗教适应——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21(05):35-39.

[16]任茵.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D].延边大学,2015.

[17]曾结珍.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18]陈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社会排斥的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01):83-88.

作者簡介:

徐俊雪(1994年—),女,汉族,河南省鹤壁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民族学,单位:延边大学,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朝鲜族
延边朝鲜族饮食文化推广策略研究
延边龙井第十一届“中国朝鲜族农夫节”开幕
KORE A TOWN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纲要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