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婷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有鉴于此,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根据习主席的讲话精神,“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就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把立德树人当作根本任务,运用并发挥好课堂的育人主渠道功能,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和改革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格局,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产生协同效应,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爱党,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即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强调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师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追本溯源,是自古以来每名教育者的应循之本、应尽职责。既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时刻心系国家和民族,不忘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引领的潜移默化。“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先进文化,让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并将这种自信融入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养成一种文化自觉。
二、打造“金课”的主要做法
以思政教育融入《党史国史》教学为导向精心打造课程思政,深化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知、情、意、行。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养分。
1、查阅文献、共同备课,初步认知历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广泛查阅相关史料,了解事件背景。挖掘、整理文献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和资料整理能力,而且使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有了较为全面把握。
2、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有效利用课程思政思维上好一堂课并能让学生真心喜爱上思政课,提高思政课程的抬头率、点头率,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3、课上宣讲、深入解析。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内化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心怀爱国情、坚定报国志、实践强国行。
4、以课后作业、群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领悟和践行课程所传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推送故事、延伸课堂,扩大思政教育影响。除授课外,通过教学微信群推送优秀红色故事、动人爱国事迹,把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线上,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让学生深入领悟和践行课程所传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通过已成立的思政VR教室让学生直观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在沉浸式教学中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心。
7、线上互动、发表体会,检验教育实效。通过写观后感、互动留言的形式通过微信群、邮箱形成互动,及时跟踪反馈、检验教学实效。
三、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成效
将立德树人思政工作贯穿《党史国史》课程教学全过程,同向同行夯实爱国主义文化根基。
1、学生有收获,坚定了理想信念、取得了育人实效。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挖掘革命故事、了解党史国史,使自己在老一辈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更加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解。部分学生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2、教师有成长,拓展了研究方向。基于《党史国史》这门课在融会贯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方面的探索,一定程度拓宽了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了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拓展了科研方向。
四、主要经验
把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党史国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示范引领。
1、找准切入点,重在教师课程设计。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切忌硬植入,要在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融入。
2、寻找结合点,重在学生过程参与。课程思政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线下教育与线上互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教育。
3、抓住兴趣点,重在讲好红色故事。故事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专业领域生动、感人的故事,又增加了亲切感。因此,挖掘有思想内涵的典型故事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明确关键点,重在保障机制建设。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建立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使教师在建设过程中有成长、有收获,才会激发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不竭动力。
五、结语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造课程思政“金课”,为高职学生注入思想活力,从根本上激发了学习动力,也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来说,“课程思政”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相关的制度还没有完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没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模仿。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要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课程思政要力戒假大空,形式粗糙生硬,应在明确其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方法手段、呈现形式,做到自然而然,浑然一体,追求真的内容、美的形式与善的价值有机统一,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刍议[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6):154-156
[2]赵文.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J].青年探索,2014,(03)77-81.
[3]马一.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教学的路径探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0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