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亚萍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阅读教学的作用,充分运用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良好阅读习惯,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文章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进行了初步探析,希望有助于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持续进步发展。
【关键词】 阅读教学;疑问情境;文字训练;课外阅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发展思维、提升语感、落实素养的工作,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堂的基础性教学,圆满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凸显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我国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来看,教学效率还比较低下,影响了阅读教学的功能。鉴于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进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视线,成为教师现阶段工作的关键内容。
一、讲故事创设疑问情境,调动学生阅读欲望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非常喜欢听故事。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注意力十分集中,如果教师将讲故事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便能够利用讲故事的优越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把教材课文当成小故事,在讲到关键情节时停下来创设疑问情境,给学生制造悬念,学生心系故事的发展,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对故事接下来的走向进行了想象与交流探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学生尽情表达后,教师让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找到答案,看一看自己想象出来的结局是不是故事原结局,以此调动学生阅读欲望,增强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例如,在《曹冲称象》这节课上,课文設置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讲述了七岁孩子动脑筋想出了比官员还要好的称大象办法,对学生富于联想的品质和观察品质培养有积极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上书本,采取讲故事导课法,声情并茂地将课文故事讲述出来,在讲到“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时戛然而止,此时学生好奇心到达顶点,纷纷结合自己的联想思考是什么办法,有的学生说做一个跷跷板,一头是大象,一头不停叠加人,当跷跷板平衡时人的总重量就是大象重量。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师说出曹冲的办法就在课文中时,学生迫不及待自主阅读,阅读兴趣大大增强。
二、利用重点词句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阅读教学效率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否与学生是否具备扎实语言文字基础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要利用文本重点词句展开阅读教学,有意识地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在对比语言文字、欣赏语言文字、有感情朗读语言文字中,深入理解语言文字内涵和文本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在教师的科学传授下掌握独立阅读的良好方法。
例如,在《蟋蟀的住宅》这节课上,课文设置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作者采取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展示了蟋蟀住宅的修建经过、住宅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特点的喜爱之情。教师在学生阅读中通过提问方法,让学生注意重点词句的运用,先要求学生找出可以体现蟋蟀性格的词句,学生找出了“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中的“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中的“慎重”等等。接着教师继续让学生找到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寻找、赏析和交流中,一边全面掌握课文内容,一边学会了作者对具体事物形象生动的写作技巧,也学会了找重点词句的阅读方法。
三、适度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阅读能力
在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显然不足,且对学生阅读知识面具有一定局限,这就需要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适度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丰富语言,开阔阅读视野,拓展学生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更加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七律·长征》这节课前,教师搜集整理了适合六年级小学生阅读的长征相关课外材料,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对长征的历史背景、榜样事迹、胜利过程等有所了解。在课堂上阅读课文时,学生能够利用课外材料中的阅读感悟,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课文学习印象,实现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不断提升的目标。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师生交流互动掌握学生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阅读指导作用,让学生可以逐渐养成课外阅读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不再适用,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顺应新课改要求发挥出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孙静.不断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魅力中国,2019(52):249-250.
[2]肖永清.快乐阅读享受语文之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语文课内外,2020(1):232.
[3]郭艺兰.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学周刊,20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