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莉娣
【摘 要】 写作是小学语文阶段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小学生的逻辑能力、读写能力、理解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教育实际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感悟生活三方面阐述相关策略。
【关键词】 语文写作;素材;兴趣
小学语文体裁较为单一,以叙事为主,教学过程中涉及少量的想象文、童话文,因此小学语文写作指导应当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能力入手。教师应当在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的前提下,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写作部分的教学存在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写作是小学生通过自身的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将储备的词语、句式进行组织创造的过程。虽然写作任务难度较小,但是小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均未完全形成,且不具备良好的自控力,所以教师应当切实发挥自身的学习领导作用,带领学生逐步体会写作的内涵,学习写作技巧。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写作的文章缺乏内涵,容易出现“假大空”的情况;小学生阅读积累匮乏,基本没有词语和句式积累,千篇一律的现象非常普遍。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应当以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为核心工作,通过加强学生日常阅读积累、体会生活的方式综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基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调动写作积极性可以使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更好,同时针对小学生阅历匮乏、知识储备不足的漏洞,应当坚持日常积累,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从积累中提高语言水平。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为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灵活改变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模式中教师讲解枯燥乏味知识的形式,引入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信息化技术进入课堂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利用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新鲜感,提高小学生的听课效率。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由容易逐渐变难的方法,在初始教学内容中尽量注重对入门级别知识的讲解,随着学生的学习深入,逐步加大教学内容难度。此种举措可以有效避免小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帮助他们逐步理解接受写作知识。
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由表及里,率先对文章的表层内容进行分析,然后随着学生的训练和学习,引领学生感受文章的内涵以及个别词语、句式的精妙之处。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使用PPT、西沃等代替传统板书,在适当的时候插入图片、小视频,以新鲜的形式讲解知识,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灵动,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2.实行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阅读与写作是具有重要内在联系的两部分教学内容,阅读是学生积累词汇、句式,学习优秀文章的重要途径,长期的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其写作提供大量可供参考的模板和素材。此外,写作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效率,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坚持实行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中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小说、故事、童话,但是阅读方法并不正确,学生只是对故事进行了解,没有对文章的一字一句进行斟酌,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训练,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阅读。阅读的素材必须来源广泛,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知识储备优势,挑选大量的优秀文章或者古典名著的优秀片段,一方面以故事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水平。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工作,也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放飞思想,进行大胆想象,使自己的作文具有独具一格的故事性。
3.感悟现实生活
写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素材应当主要来源于生活,并且最后以高于生活的形式展示。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并不成熟,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力,因此写作中会面临素材缺乏的情况。虽然大量的阅读可以有效缓解该问题,但是写作不能一味依靠想象,也要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单纯依靠想象进行的写作,会出现内容空洞的严重问题,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日后语文写作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故事,并对故事进行艺术改造。
教师可以布置写日记的任务,督促学生对每日的见闻经历进行记录。虽然日记的篇幅较小,艺术加工较少,但是小学生在选取日记素材的过程中训练了自身的感悟生活能力。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行科学的训练和引导,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取材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为日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因此必须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避免出现课程枯燥乏味的現象。实践中小学语文写作面临较多的问题,仍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探讨和实验。
【参考文献】
[1]邵海元.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指导策略初探[J].速读(中旬),2018(8):53.
[2]胡正兵.用心观察,真实写作——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