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

2020-09-02 06:48李文瑞梁婷
理论观察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内涵

李文瑞 梁婷

关键词:苏区精神;内涵;高校德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62 — 03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1〕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这是对苏区精神的权威概括和经典论述,深刻阐明了苏区精神的核心内涵和本真要义。目前学术界对苏区精神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基于这一高度概括,为我们认识苏区精神的生成机制、发展规律和历史价值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是我们系统阐释苏区精神的根本依据。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再次强调,要把苏区精神继承和发扬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培养一代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红色传人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强化社会责任感、锤炼高尚意志品质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

一、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它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精神现象,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表征,对个人与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理想信念也就必然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苏区精神与生俱来的禀赋,是苏区精神的灵魂与旗帜,处于核心地位。坚持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具有重要价值指引和培根铸魂的“强心剂”作用。

(一)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的笃信笃行。苏区精神的生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身就具有无产阶级的属性,苏区精神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苏区精神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革命宗旨、革命方式的集中表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革命精神和革命品质,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生动展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绽放着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的光芒。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无疑强化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性的理性认同,确保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方向,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阐释,能够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心同向,筑牢大学生的思想根基,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二)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环境和不懈的探索中创立的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模式。而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生动实践进行了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预演,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可以进一步让新时代大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逻辑和来之不易,在穿越历史的时空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价值真谛,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从思想与情感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中国梦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实践就是寻梦、追梦、筑梦的过程,苏区精神所凝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定位,成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一方面,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可以引导大学生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汲取革命传统力量中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增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苏区精神的培育和教育,有助于激发新时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意志和决心,能够赓续革命光荣传统,激励一代代青年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

二、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是一个人对祖国最深沉、最执着的情感,孙中山先生强调,“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中国共產党作为爱国主义的忠实践行者和坚定执行者,其所培育和缔造的革命精神本身就具有爱国主义的合理内核。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对于培育大学生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培育深厚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政治原则、道德规范和高尚情操的集中体现,凸显的是一个人对国家最深沉的情感表达。苏区精神在土地革命的艰难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自己主宰命运伟大尝试的集中体现,深深打上了爱国的民族印记。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德育实践,可以极大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穿越时空的隧道中感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切实通过革命传统教育,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进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热爱祖国、励志成才、报效国家,让爱国主义情怀在一代代青年大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自觉肩负起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凝聚起振兴中华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内涵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高校德育路径探究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