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坤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迁老人这个特殊群体渐渐进入公众视野,他们从一个自己熟悉的圈子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进入以子女为核心的小家庭,在家庭关系方面难免会遇见很多不适与冲突。如何协助随迁老人家庭正确处理各类复杂的家庭关系,是社会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通过对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现状的分析,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探讨随迁老人家庭关系介入策略,希望为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关键词:社会工作;随迁老人;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决定着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村随迁老人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住在子女家中,与原有社会支持系统部分脱离,而新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建立,造成了随迁老人在家庭和社区两个层面的边缘地位。“在家庭内部,由于儿女才是小家庭的主人,随迁父母在家庭的资源和决策方面逐渐成为子女的‘附庸,随迁老人传统的家庭‘权威感瓦解,其家庭地位边缘化。”
在随迁老人家庭中,虽然随迁老人减轻了子女的负担,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孙辈的重任,为家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也改变了原有的家庭类型,拉长了家庭关系的链条,增加了处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进而带来了一系列家庭关系问题和家庭关系冲突,不仅影响了家庭结构的稳定,还影响孙辈的健康成长。因此,除了要关注随迁老人的积极作用外,也需要重视随迁老人带来的潜在的、负面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对策或方案,进而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庭社会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已经非常宽泛,家庭社会工作就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家庭社会工作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价值、方法和技巧,以家庭整体为中心,并顾及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需求,将家庭中任何一个带有问题的成员都看作整个家庭的问题,为其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协助家庭成员正确履行各自角色、解决家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帮助家庭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和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简而言之,家庭社会工作可以被理解为“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为服务手段,以促进家庭功能正常运转和帮助家庭适应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领域”。王思斌从社会工作专业和我国家庭工作现实的角度,将家庭社会工作定义为“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即动员家庭和社会资源,以促进家庭功能的恢复、家庭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满足家庭成员发展需求的社会福利与服务”。
(二)随迁老人
“近几年,学术界逐渐关注到随迁老人的生活状况,但没有对随迁老人这一群体做出统一、明确的概念界定。通过查看文献,学者们根据自己的实地研究对随迁老人进行概念界定,认为年龄在60岁以上,户籍依然留在农村,跟随定居在城市的子女一起生活达半年以上的老人称为随迁老人。”张义凡认为,随迁老人是“近年流动大军中逐渐壮大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多指为了照顾孙辈或者与子女团聚等原因离开自己的长期居住地,来到子女居住的城市居住的老年人”。
鉴于目前学界对此尚未作出明确的定义,笔者在过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随迁老人界定为: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0周岁以上,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而进城与已婚且育有孩子的子女一起居住半年以上的常驻老年群体。
(三)家庭关系
百度百科将家庭关系定义为“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固有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互助方式,是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它的特点是以婚姻和血缘为主体、以代际关系为层次。本文结合随迁老人家庭类型的特殊性,将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界定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夫妻关系,包括随迁老人夫妻关系、年轻子女夫妻关系;二是亲子关系,包括随迁老人与子女的亲子关系、年轻子女与孙辈的亲子关系;三是隔代关系,包括祖孙之间的关系,指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辈之间的关系。
二、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现状
根据家庭社会工作中关于家庭的结构划分可知,随迁老人家庭结构属于主干家庭结构。主干家庭是指夫妻(或一方)和一对已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家庭中有两代或两代以上的夫妻,但是每代最多只有一对夫妻且中间没有断代。随迁老人家庭符合主干家庭的所有特征,随迁老人所在的主干家庭中,家庭关系主要包括两代夫妻关系、两代亲子关系以及祖孙关系。
(一)夫妻关系
“以婚姻为基础的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关系。夫妻关系是否融洽,会影响到家庭中其他的人际关系以及整个家庭的幸福程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先出现的关系,也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几乎所有家庭的其他关系都是围绕夫妻关系而进行的,因此,了解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现状首先要关注夫妻关系。
一是随迁老人夫妻关系。随子女进城以照顾孙辈为主要目的农村随迁老人与进城以照顾子女和养老为目的的随迁老人的状况存在很大区别,绝大部分随迁老人夫妻都是处于长期两地分居的状态,在夫妻情感方面作出了巨大牺牲,因此,随迁老人的情感生活也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两地分居的老年夫妇除了情感上的分离所产生的孤独感外,也有一部分容易产生婚外情的状况。行为心理学相关研究显示,有老伴的老人比没有老伴的老人在心态上更加积极乐观,心理上更有安全感,更有能力面对和处理挫折与困难。
二是年轻子女夫妻关系。年轻子女夫妻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可能随着随迁老人的到来而发生。有时年轻夫妻之间会因为对随迁老人的一些行为、思维、消费习惯、隔代教育等发生争吵,有时甚至相互指责。类似的情形在随迁老人家庭中时有发生,容易引发年轻子女夫妻关系紧张。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家庭关系,是血缘最亲的直系血亲关系。一般而言,大部分亲子关系问题是由不良亲子关系带来的。”
一是随迁老人与子女的亲子关系。随迁老人与子女之间出现隔阂,主要源于一些生活或行为习惯的差异。例如:随迁老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喂养孩子的习惯等,子女不一定认同。子女的一些生活习惯,如玩手机、无计划的消费行为等,老年人也不一定认同。于是,双方就产生了一些隔阂,导致随迁老人家庭时常出现冲突。总结得出,随迁老人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现状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隨迁老人与子女沟通交流少;第二,随迁老人与子女存在明显代沟。
二是年轻子女与孙辈的亲子关系。之所以出现随迁老人以照顾孙辈为目的进城与子女一起生活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年轻子女双方都要工作,无暇照顾孩子。正是基于此现实,导致年轻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少,使得年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疏离,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育和发展。另外,很多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与随迁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放纵有关系。我国“隔代亲”现象非常普遍,即使孙辈做错了事情、有一些不当行为,祖辈也不会严厉教育与批评。当年轻父母亲发现孩子有些行为需要矫正时,祖辈就成为孩子的“庇护所”和“保护伞”,孩子想要逃避处罚时第一个要找的绝对是祖辈。另外,由于孩子每天长时间经常和祖辈待在一起,自然而然和祖辈比较亲密,如果年轻的父母下班或周末还是玩手机,不和孩子培养感情,亲子关系就会逐渐淡化,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及未来成长非常不利。
(三)祖孙关系
祖孙关系主要包括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之间的关系,祖孙之间的相处对家庭关系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祖辈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孩子的早期社会化非常有意义,能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孝敬长辈、珍惜亲情。但是由于许多祖辈容易溺爱孩子,或照管方式不当,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陈旧,隔代教育在孩子早年的人格形成中可能造成某种不良影响,不少由祖辈带大的孩子,养成任性娇气、霸道蛮横的性格。”
随迁老人由农村进城的目的就是照顾孙辈,因此,将所有精力和爱都倾注在孙辈身上,对孙辈也是非常宠爱,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全权负责孙辈的饮食起居、游戏娱乐、上学接送等。久而久之,孙辈对随迁老人逐渐产生依赖,这将不利于孙辈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社会工作视角下随迁老人家庭关系介入策略
从社会工作的定义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是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提供专业的助人活动,其具备专业的介入方法和策略。张兴杰将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分为直接服务视角和间接服务视角。其中,直接服务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间接服务视角下的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以及社会工作研究。本文将采取以上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的二分法,提出改善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的方法和策略。
(一)直接服务介入策略
直接服务方法就是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不需要通过借助或培育第三方来提供服务,本文主要通过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为随迁老人及家庭提供服务。
一是个案辅导服务。“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少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个案辅导帮助随迁老人个体疏解不良情绪,引导老人挖掘自身优势,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协助随迁老人解决与子女间的沟通问题,化解矛盾,破除隔阂。针对随迁老人、子女个体及其家庭提供个案辅导服务,侧重点应主要放在随迁老人情感支持、家庭关系的调适、家庭关系沟通技巧提升、家庭关系的互动等议题上,促进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的重构,推动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的良性互动与健康发展。
二是小组工作服务。针对社区中有着相似家庭关系需求的随迁老人和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家庭关系小组活动来回应和满足随迁长者家庭关系的需求。例如,可以开展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的互助小组、教育小组和治疗小组,促进社区中随迁老人家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共同解决面临的家庭关系问题,构建随迁老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促进随迁老人家庭问题的解决。
三是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社工可以整合社区资源,开展促进良好家庭关系方面的社区服务。例如,夫妻关系方面开展夫妻关系工作坊活动,亲子关系方面开展亲子志愿服务、家庭总动员社区活动、亲子关系工作坊等活动,隔代关系方面开展隔代教育服务等。借助社区参与平台,使随迁老人学习沟通技巧、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进而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隔代关系。
(二)间接服务介入策略
社会工作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除了形成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直接的服务方法外,还形成了社会工作咨询、社会政策倡导以及社会工作研究等间接的工作方法。
一是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咨询是社会工作间接服务的一种方法。它服务于案主、社工和其他公众,是通过建立助人关系,帮助咨询者获取、加工和传递相关问题的有效信息,为其寻找问题所在及解决问题行动策略而提供的间接服务。”在随迁老人家庭关系介入方面,社工可以扮演好咨询者的角色,为随迁老人处理好两地分居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祖孙关系提供专业建议,帮助随迁老人调适新的家庭角色、重建新的家庭关系,进而推动随迁老人和谐家庭关系的构建。
二是社会政策倡导。“社会工作的职业属性,使其对社会政策比较敏感;社会工作的专业活动,使其对社会政策比较熟悉;社会工作的服务供给,使其较多触及社会政策的组织实施。由此,社会政策实现了社会工作的间接服务。”在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研究中,社会工作者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社会政策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执行与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相关的社会政策,同时开展随迁老人家庭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政策倡导,促进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与融入。
三是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服务研究者。“重视实务的社会工作需要坚实的研究支持。社会工作研究是社工实务中发展起来的新领域,并逐渐引起重视和探讨,以期完善专业的实践。”因此,在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现状及策略研究中,社工团队可以选定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研究主题,制订研究计划,开展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的实务研究,为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的研究提供素材。
四、结语
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都可以看出,家庭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实务领域之一,是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的重要场域。在家庭社会工作中,家庭及家庭成员需求的满足以及家庭关系的协调,都是社会工作者关注和介入的焦点。随迁老人背井离乡、远离熟悉的朋友圈,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家庭关系自然也是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的服务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随迁老人家庭关系的现状,并从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策略方面探讨解决随迁老人家庭关系问题的对策。虽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期望其他学者可以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研究,给予随迁老人这个特殊群体更多关注和支持,促进随迁老人家庭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