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鸭曲霉菌病的症状与诊治

2020-09-02 06:53郭兰粉
家禽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粘膜霉菌标本

郭兰粉

发病症状  在对河南省淇县某村养鸭户走访中发现,其饲养的幼鸭出现曲霉菌病,本病发病较急,几天内就传染整个鸭群。发病初期,鸭的体温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但精神萎靡,缩颈,嗜睡,不爱活动,蹲在原地不动;同时,食欲减退或者废绝,饮水多;两眼常常流出透明液体,鼻孔中也会流出浆液,时而咳嗽、摆尾,粪便稀薄,起初为白色,然后逐渐转为绿色。随着症状不断加重,而后食欲完全废止,体重急速降低,经过3~4d后死亡。在临死之前出现头颈朝着后上方弯曲,两脚伸直,全身抽搐,在2~3min后迅速死亡;也有些病鸭在临死之前表现用力煽动翅膀,头朝后仰,在地上旋转而死;有少数病鸭发病症状较慢,常常会拖延数十天后衰弱而死。

病理变化  由于曲霉菌的传染途径与入侵部位不同,该病的病理变化也不尽相同,主要特征病变部位为肺部与气囊处,有时也会从鼻腔、气管、喉咙等处发现。①呼吸道病变:鼻粘膜处覆盖浓厚的灰色坏死粘膜,将鼻腔完全堵塞,将该粘膜脱离之后,发现鼻道粘膜出血,其上也有坏死伪膜附着;喉头位置出血;气管粘膜出血,带有3~4个圆形或膜状物,无法剥离;肺部与胸腔中带有结节状物与霉菌团,这是本病最为典型的诊断依据;②皮肤病变:在头部、颈部、尾部等处存在暗红色斑痕,将头部剖开后,皮下存在黄色胶状物质,在口腔内部与左右两侧粘膜被灰色粘膜附着,将其剥离后出血;③脏器病变:一是心外膜出血,病情严重时整个心外膜变为暗红色且出血;食道与膨大位置附近的粘膜容易剥离;腺胃粘膜常常出血有烂斑,有时会在肌位交界位置发现有或大或小的溃疡;小肠、直肠与脾的粘膜出血;肝质地脆弱,呈现古铜色;胆囊肿大,且内部胆汁为绿色。

诊断方法  本病的诊断方法较多,可通过标本采取、分离培养、直接镜检等方式进行诊断。其中,标本采取主要病灶为霉菌斑与霉菌结节;在分离培养中,取病鸭肺部组织中的典型标本,放入萨布罗培养基之中,在温度为37℃之下培养36h后,培养基中间位置出现蓝绿色、稍稍突起,周边为纤毛无色结构菌落,背面为奶油色,直径在7mm左右,有霉味。培养到第5天后,菌落直径达到20~30mm,较为平坦。将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加入1~2滴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摇晃均匀后,加盖载玻片,通过镜检可发现典型霉菌样结构,以柱状形式排列,大量菌丝形成菌丝团,剩余菌丝以放射状形式分布,呈45°角处于病变组织切片中,直径范围为7~10mm,本病可由此确诊。

预防措施  在鸭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梅雨季节,应做好曲霉菌病有效预防工作。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①加强饲养管理:该病多发于潮湿多雨的季节,应保持圈舍干燥清洁,确保饲养密度合理,做好防潮与通风工作,及时清理粪便,不采用易发霉的垫料;②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鸭场、饮水器、饲料槽等进行消毒,消毒药物应两种以上交替使用;③科学贮存饲料:曲霉菌病的主要感染源是饲料,应科学合理的贮存饲料,特别是在夏季,饲料容易发霉,如若鸭子采食大量含霉饲料,很可能使霉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形成传染源,通过空气传播使许多健康鸭子感染。对此,务必要保障饲料贮存场所通风干燥,还要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脱霉剂,预防饲料发霉;在添食时坚持少添勤添的原则,以免饲料吃不完积压发生霉变。

治疗措施  发生本病后,要立即停喂问题饲料,再采取以下方案治疗:一是利用霉源清饮水,每袋剂量为100g,与250kg水混合后,连续服用3d;二是采用霉可消与饲料拌和,每500g的霉可消与400kg的饲料均匀拌和起来,连续服用3~5d后即可见效;三是利用立尔安饮水,每袋药剂与150kg水混合后,连续服用4d。采用上述治疗方法,连续服用3d后,大部分病鸭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正常,进食量提升,呼吸症状缓解,粪便颜色正常,死亡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在鸭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因摄入霉變饲料及受其它应激因素影响,引发曲霉菌病,威胁鸭群健康。对此,饲养者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加强消毒、通风、清洁、营养等方面管理。针对已经发病的鸭子,及时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使病鸭早日恢复健康,提高饲养者的养殖收益。

猜你喜欢
粘膜霉菌标本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浅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体会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这个圣诞很热闹:霉菌也要过圣诞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跟踪导练(二)(2)
趣味常识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