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飞
摘要:建盏,因产地为宋建宁府鸥宁县(今属于建阳区)而得名。史载建窑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兴盛于两宋时期,至南宋达到了极盛时期,以盛产黑釉闻名于世,其精湛的制作技巧、美妙绝伦的釉色,已然成为我国陶瓷艺术品中的一朵奇葩。元朝开始茶道衰落,茶风有变,建窑开始不济,至清代逐渐走向衰落,以至停烧。本文通过例子综合实用主义、文化性等现代造型风格,分析研究建盏的艺术风格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建盏;风格;造型;陶瓷
一、建盏的造型风格特征
(一)造型风格彰显实用主义
宋代之前的瓷器风格主要偏向于奢侈、浮华,制作出的瓷器大多是错采镂金,雕章琢句的工艺品,往往忽视了其瓷器本身的实用性,而建盏的出现给当时的制作工艺带来了另一个风格的时代,这种思想对人们设计生产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宋代的陶瓷都以质朴的
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受清新的自然之美。实用主义要先从建盏的器型说起,建盏的器型主要分4种,每一种器型的特征都是非常鲜明的,分别是束口、敛口、撇口、敞口。束口盏是建盏最主流的器型,判断束口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束口盏盏口下有一圈内陷的凹槽被称作注水线,用于掌握茶汤的分量避免茶汤洒出,传世的四件曜变天目都是束口盏,而敛口盏与束口盏外形相对接近,但是敛口盏外形更为饱满且内壁没有注水线。撇口盏外壁向外翻且盏的腹部较长,有一道弧线,而敞口盏与撇口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腹部较短,盏的外壁平直没有弧度。四种建盏造型都独具特色,在宋代也成为了最上乘的斗茶工具。
(二)实用主义在龙窑上的体现
龙窑傍山而建的结构,能够以自然抽力控制入窑的空气与火焰。龙窑的结构能够有效调节烧成时的烟火流速与轨迹,既能利用烟气来预热坯体,又能逐步提高火焰温度和调节、保持火候,有效地控制窑炉内的烧成气氛,十数间窑室逐窑增高,既可以避免南方多雨时期积水受潮,又可使热气逐窑上升,充分利用热能,整体的设计充分的利用了烧制的特点,以实用为主摈弃了一些华而不实的操作手法。所以实用主义不仅仅是建盏造型文化中的一种人格力量的审美理想,而且是一种提倡物为人用,以人为本,不被外界复杂事物所影响的思想境界。
(三)建盏的极简风格
现代设计理念极简风格流行,设计是为人而设计,极简设计便是将一些利于人使用与审美特点结合的合集,制作的作品满足功能实用,简化工艺,造价低廉等诸多因素,这些条件在实用与美观之间取两者之间的交集。既满足人们使用的方便性又能兼顾其他条件因素,这些现代崇尚的审美风格早在宋代的建盏作品中便体现出。不同与其他陶瓷工艺的釉色需要烧制完成后上色与雕刻,建盏的釉色与图案并非如此,建盏的釉色是在烧制中建盏就自然形成独特的自然之美,在数百年前的宋代就已经拥有极简风格的审美情趣,建窑建盏也可以称为跨时代的艺术品,因为现代极简风格的流行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极简运动,最先出现在绘画中,讲究线条、几何、对比,这种设计在后来影响了设计、文学、建筑等多种行业,简约主义提倡摒弃华丽与浮夸,以简单朴素实用为主题风格,切合实际的创作理念,这都与建窑建盏的风格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二、崇尚自然风格
上文中提到过建盏的釉色和龙窑的风格符合实用与极简主义风格,但建窑建盏的烧制依然延续用柴火烧制,讲究火候的大小与自然随机结合的柴烧之美,建盏的釉色种类非常多样,有兔毫、银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纹样,美不胜收,并且与其他瓷器手工艺品釉色不同,其他工艺品装饰纹样有手工绘制或刻画、模印等操作方法,二建盏则依靠釉料配方的变化和窑内烧成温度与气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纹理,往往产生于意料之外,因此,具有无穷的艺术魄力,似为“鬼斧神工”之作,烧制出来的瓷器拥有其金属天然的原色,和烧制过程中随机组合产生的多样变化,给人带来一种自然的美感,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也映证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龙窑的建造也是遵循了自然定律的,依山而建的龙窑是宋元时期福建制瓷工匠智慧的结晶,没有采用单独的窑体而是选择依山而建,根据山体的大致形状数十间窑室逐窑增高,自然的利用了山体的优势充分的利用热能,在建盏烧制过程中,采用人工控制火候大小,和匣钵的摆放,这些都是能够产出优秀建盏的关键,匣钵在窑内的摆放和疏密程度也极为讲究,建盏的高低摆放、疏密有致的匣钵,使得窑内火焰自然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氛围,并观察柴火的火焰情况来判断火候,及时的关闭窑门使窑内产生原焰从而改变建盏的釉色,这种自然的变化形成了独特、丰富的建盏釉色,并且柴烧与龙窑作为一种原始的陶瓷烧制工艺,它的不可控性及随机的组合方式成为建盏独有的特点,每一盏放进窑内的作品都融入了匠人浓厚的创作情绪,并且哪怕是由同一个匠人做出的模子,一旦装窑、封窑后窑内发生何事就变得不可知,同样开窑时将有何物出生也难以预料,“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给予建窑建盏一种变化莫测的神秘感,带着中华传统美学中的天然美与朴素美。
结语:
建盏,一种带有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给人一种天然且独特的新奇感受,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了实用主义和人与自然与器皿的浑然天成,其简洁质朴的造型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演变在现代人们看来更增添了一份追求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保留了它特有的地域風格与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与现实的统一在现代生活中其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而拥有自然、实用、简约之美的建盏,这一民族工艺所具有的价值与潜力,相信在接下来的建窑建盏产业的发展中能够得以更好的发挥。而目前要做的是进一步增强建窑建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让人们更加了解建窑建盏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增加了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仅仅传播了伟大的中华历史优秀文化,同时也能够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更多美学价值不可估量的艺术珍品。
参考文献:
[1]蔡洁. 试论闽北建盏路在何方——关于研发建盏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几点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0,29(01):75-78.
[2]柏跃德. 建窑建盏与宋代斗茶文化[J].装饰,2005(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