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口设备采购是大型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经济活动,对提升企业生产运营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进口设备采购中遇到的难题,并且根据企业经济发展状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进口设备;采购经济;价格变化
我国各类企业在进口设备的采购中,每年资金支出规模在千亿美元以上,并且涉及领域较多,包括海关、进出口公司、物流企业等多个部门和企业,所以采购费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分析了进口设备采购中遇到的难题,对研究解决对策具有参考意义。
进口设备采购中的难点
1.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具有随机性,相关设备的价格变动是采购管理工作中的难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并且购买进口设备的花费较高,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支出,所以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管理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管理中,企业采购部门未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商品信息管理平台,对进口设备的价格信息进行监控,导致企业在进口设备采购中成本控制方案难以贯彻落实。企业相关人员需要对进口商品价格信息的动变化提高关注度。
2.付款结算方式选择
国际贸易中,FOB、CIF和信用证支付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明显区别,FOB是指商品交付发生在货物越过船舷后,此时所有货物运输和验收责任转移给卖方,对卖方而言风险较大;CIF支付结算方式,是货物到达交付地,相关责任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和FOB比较对进口企业的优势较大,但由于未能采取抵押和担保,还是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在进口设备采购中,应选择风险较低的信用证结算方式,科学有效地保护企业经济利益[1]。
3.进口货物运输成本
进口设备的运输成本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采购成本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应控制进口货物运输成本,实现设备采购环节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应认识到目前部分企业在进口货物采购管理中存在技术应用能力不够、成本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便降低商品采购中经济支出。
解决进口设备采购问题的有效对策
1.做好价格信息监控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进口商品价格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利率汇率、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因素等等,因此商品价格处于变化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商品管理平台对价格信息进行监控,为采购活动提供保障。进口设备是企业重大建设、技术升级中应用的关键设备资源,要确保设备采购带来的经济效益、质量性能与企业需求相一致,需要做好价格信息的监控与管理工作,对影响进口设备价格变动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促使商品采购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匹配。
实践工作中,应做好市场调研和进口设备的选型工作,在采购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优化企业进口设备采购方案,促使相关企业在进口设备的采购与使用中,满足成本精益管理理念。在进口设备的前提调研中,应重点关注相关设备在国内外用户中的应用性能和价格差异,并且科学分析相关设备的应用前景,帮助企业选择合理的进口设备材料。工艺先进、使用可靠和维修方便的进口设备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企业需制定设备采购规范和原则,对相关设备的采购实施有序管理。
例如,某生产型企业在设备的进口采购中,制定了“价格适宜、质量可靠”的采购原则,使企业进口设备采购工作更加规范,节约采购成本。
2.优化商品结算方式
商品结算是进口设备采购管理的关键与核心,不同的结算方式会带来明显区别,一般情况下,进口设备付款方式主要是国际通用的信用证付款方式(特殊规定的商品除外),即在货物商品的结算过程中,由买方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立不可撤销性质的国际信用证,卖方见证后,将设备进行包装、运输,并提交发票、保单和保函等相关单据,买方收到相关单据和货物后执行结算步骤。在国际贸易中,倘若遇到交货周期较长的设备,设备供应商会要求购货方缴纳一部分定金和预付款,一般情况下,缴纳的比例为总价款的10%~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买方交付一定的预付款后,需要向卖方索要与预付款同等金额的银行保函,以此降低进口商品结算过程风险,保证设备进口企业的经济利益。
为规范进口设备采购活动,需要对商品交易合同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重点关注商品结算方式等相关内容。实践中,对延时交货和其他合同违约行为导致的经济成本增加问题应严格管理。例如,某生产加工企业为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决定在国外购买先进设备,以信用证方式进行付款,在商品交付过程中,考虑到国际贸易双方第一次合作,设备供应商向买方索要了一定金额的定金,定金额度为总价款的20%,并出具同等价款的银行保函,保函有效期为最后一批设备交付完成时,其余部分的商品价款采取信用证方式支付,相关银行质保函需要持续到设备有效期结束后[2]。
3.规范货物运输验收
进口设备运输是商品采购管理的重要一环,运输工具和方式的选择对企业的采购成本有影响,因此需要对设备的运输和验收进行管理与控制。按照商品合同的相关要求,需要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利用FOB或CIF的支付方式对货物运输进行核算。针对进口设备的管理,应重点加强货物运输成本控制,盡量降低经济支出,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在货物的验收阶段进行管理与控制,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对货物开箱验收,对进口设备的外观和整体进行检测。值得注意的是,为促使开箱验收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在进行货物验收前,还需要向商品检验局等相关机构进行报检,并要求专业检验机构和人员共同参与开箱验收。开箱验收前,需要检查箱体是否包装完好,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进口设备开箱操作。
验收过程中,根据商品交易合同,重点核对装箱单中的相关商品数量,倘若发现进口设备存在数量和质量问题,应做好相关记录,保留原始单据,便于日后与供应商协调。若需要办理进口设备理赔,要按照国际管理在货物到港后的90天内办完相关事宜,保证进口设备验收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应用相关措施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节约采购成本[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口设备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应做好商品价格信息实时监控工作、优化进口商品结算方式,并且规范货物运输验收流程,由此降低采购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进口采购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商品采购政策进行调整,及时发现采购工作中存在问题,使进口商品性价比更高。
参考文献:
[1]吴冠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高校进口仪器设备招标采购[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1):260-264.
[2]武秀敏.浅谈军工企业进口设备招投标采购管控[J].民营科技,2018(10):203-204.
[3]唐通军,李彤,陈宏文,张惠玲,陈伟豪,魏海宁,曾爱红.大型进口医疗设备维保服务招标采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2018,22(10):62-64.
作者简介:
刁琪龙,上海人,学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