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师亚
【摘 要】课堂表演能增强课堂效果。于永正老师的课堂表演具有参与性、随机性、相反性、启发性、促思性、辅导性、多效性等特点。其中蕴含的语文思想和孜孜以求的教育精神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关键词】于永正;语文课堂;表演艺术
表演是常见的课堂环节,能使课堂效果更为突出。在课堂上喜欢表演的教师不少,但他们的课堂表演大都没有于老师的来得精彩、风趣和有效。这是因为于老师的课堂表演环节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且每一个表演环节都恰到好处。总体来看,于老师的课堂表演环节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参与性
于老师的课堂表演与其他教师的课堂表演不同。其他教师的课堂表演通常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当“观众”。于老师每有表演时,自己必参与其中,亲力亲为。笔者看过于老师的所有课堂实录,无一例外。表演时,教师参与与否,课堂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教师参与其中,能够直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有助于表演的成功。其次,教师参与其中,是“师生平等”的良好体现——学生演,教师袖手旁观,平等何以体现?事实上,即使有的教师想参与其中,恐怕也是赶鸭子上架——教师自己没有“金刚钻”,哪敢揽那样的“瓷器活”?从这一点上说,于老师的课堂表演是在“藝术”之上的。
二、随机性
不刻意为之,甚至不做事先的精心准备,只是随着课堂的推进,依着学习活动的展开,相机而为。这是于老师课堂表演的独特之处,也是其高明之处。例如,在《爱如茉莉》一文的学习中,于老师提问:“谁能用‘眸组词?”一生说:“凝眸远眺。”于老师立即表演“凝眸远眺”。另一生说:“明眸皓齿。”于老师马上把眼睛睁大,露出牙齿。还有一生说:“回眸一笑。”于老师幽默地问:“谁能对我回眸一笑?”一个男生举起手来。于老师笑着说:“‘回眸一笑只能用在女孩子、姑娘身上,不能用在我身上,也不能用在你们男生身上,即使你们笑得很灿烂也不行。”于是于老师请一个女生上台表演“回眸一笑”。女生笑罢,于老师自己也来个“回眸一笑”,并打趣说:“我是学女孩子的。”
显然,这是随机的课堂“生成”——教师就着学生的回答(说出一个词),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这个生成非常机智,学生一说出词语,教师即刻用表演来做出回应。同时,它也非常具有艺术性,一般教师在听了学生“凝目远眺”“明眸皓齿”的回答之后,通常都会用“语言”做评价,于老师则用“动作”来表现。这种兼具机智性和艺术性的课堂生成是教学的“润滑剂”,也是提升效果的“发动机”。
三、相反性
表演行为需要“角色”来承担。一般来说,角色都是按照人的自然情况来安排的,如大人演大人、小孩演小孩……但是于老师常常反其道而行之:老师明明是大人,却偏偏演小孩;老师明明是男人,却偏偏演女人。如《爱如茉莉》一课,文中有许多母女对话的句子。要使朗读有特色,分角色是关键。于是,于老师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进行该部分的课堂表演。可于老师没有扮演“母亲”(大人),而是扮演了“女儿”(小孩)。于老师通过表情、语气、动作把女儿的羞涩、天真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使朗读效果得到了保证。再如,在一节小学中年级的习作课上,于老师和学生表演小品《耍小猴》。在小品中,于老师演“小猴”,让学生演“猴妈妈”。于老师抓耳挠腮、东张西望,一出场就赢得了一片笑声。这自然为后面的“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要这样表演?于老师说:“男演女,大人演小孩,这种表演者与所饰角色之间的巨大反差,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收到特殊的技术效果。”事实上,演谁甚至怎么演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这一“演”能否收到“特殊的技术效果”。就教学而言,凡表演都是手段,目的是通过表演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简易、轻松。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反复斟酌教学手段,做到精益求精。
四、启发性
启发学生的手段很多,表演是其中之一。于老师的课堂就常常用“表演”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请看于老师的一节习作课《歇后语编故事》。为了让学生既“编得出”,又“编得好”,于老师采用了表演的方式——
师:请三个同学上台。(生鼓掌)谢谢大家的掌声!我们演的是“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我演老母鸡(生笑),请其余三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的角色(他们分别扮演黄鼠狼、黑猫警长、小公鸡)。来,都戴上头饰。我是老母鸡(师戴上母鸡头饰,“咯咯咯”地叫了一声,生笑),演出马上开始了。
(演完之后)
师:同学们,你们看,有趣没趣?只要展开你们的想象,好多歇后语都可以编成故事。咱们是趁热打铁编故事呢,还是休息十分钟?
生:(齐)趁热打铁!
从学生“趁热打铁”的话语中明显可以看出,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就有了保证。这当然得归功于“表演”。上述表演中,角色有四个(老母鸡、黄鼠狼、黑猫警长、小公鸡),于老师偏偏选了“老母鸡”这个角色,其用意就是造成“表演者与所饰角色之间的巨大反差”“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便“收到特殊的技术效果”。
五、促思性
“思”是重要的语文素养。有思维含量的课方称得上是好课。表演能否促进学生的思维呢?回答是肯定的。
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中,于老师和一名学生进行表演。因为狐狸的台词多,所以于老师扮演狐狸(还是演“小”的角色),学生扮演乌鸦。“乌鸦”站在椅子上(椅子被当作一棵树),嘴里衔着一个纸团(纸团就当作“肉”)。“狐狸”奉承“乌鸦”,“乌鸦”张开嘴“哇”地唱起歌来,于是“肉”掉了下来。于老师“叼”起“肉”,故意往远处跑。学生一起喊道:“老师,您跑错地方了!”于老师问:“怎么跑错地方了?”学生说:“书上说了,‘大树下面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书上还说了,‘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您应该往桌子底下钻。”(师生大笑)于老师说:“我是一时高兴,找不到家门了。”(师生又一次捧腹不已)
好一个“故意往远处跑”!这一跑,跑出了学生的“反应”,跑出了学生的“认知”,也跑出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文明明写着“大树下面有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明明说“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那么,于老师是不是就“应该往桌子底下钻”呢?这个对话过程,自然就是思维的過程。而这样的思维是在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强制要求、非常有趣的表演中产生的。这不就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表达吗?
六、辅导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在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等方面,往往有一些学生跟不上节奏。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帮助)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都是师生问询、同伴相助等方法,于老师却常常用表演来对这些学生加以辅导。
来看于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读到这里,我想大家肯定了解了“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几个词的意思。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于老师请几位举手的学生到讲台前)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的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于老师围住。台下传来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放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叉起来。
生:(叉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田里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朝下面的学生)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齐)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这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小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生:厉害)凶不凶?(生: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生:没有)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吧。(笑声)
《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有很多四字词语,除了“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还有“一拥而上”“没精打采”“有气无力”等。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词语是教学的要旨,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些词语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帮助学生解“困”克“难”,教师责无旁贷。值得称赞并让人感到钦佩的是,于老师不仅知道这一点,还采用了“表演”这一特殊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好玩”之中轻松地明白了词语的意思。
七、多效性
课堂由多个环节构成。教师如果在设计语文课的环节的时候,能够争取让每一环节都释放出许多的“能量”(即笔者倡导的“多功能性”),就一定能大大地提高课的效益,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于老师的课堂表演就常常具有这样的功能。
请看于老师《草》这一课的结课环节。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谁愿意把古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一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厉害,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众笑)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来到台前)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来到台前)现在,我当你奶奶。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哦。
生:(大声地)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吗写草啊?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下课)
这次表演至少有六个功能:
1.积累。学生把古诗背下来了(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寓“背”于乐),记住了作者(不是李白,是白居易)。
2.理解。理解主旨,即为什么写草(“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吗写草啊”);理解诗句(“‘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理解关键字词(“枯荣”)。
3.口语交际。即怎么跟妈妈、哥哥、奶奶说话,特别是奶奶——“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哦”,为学生提供了特定的交际语境,而“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吗写草啊”则提高了交际的难度。
4.纠误。即注意把重点字(词)念准,如“枯荣”不能念成“窟窿”。
5.激励。如“我女儿真厉害,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还是弟弟的记性好”等。
6.愉悦。这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的笑声便是佐证。
可见,这个结课环节不只有语文,还指向思维、情感、心理等方面,是实打实的综合性训练。一次表演(课的一个环节)有如此大的“信息量”,如此高的“含金量”,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于老师的课堂表演除了上述特点之外,还有即时性、适切性、自然性、频繁性(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有多次表演)等特征。但无论是怎样的表演,都是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花样迭出、效果独特的。我们研究于老师的课堂表演艺术,是为了探寻于老师课堂表演的真谛,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于老师的语文思想和对语文教育孜孜以求的精神。
(浙江省常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