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东
又是雨。
这雨自有一种声音和气味,引人遐思,“对雨思君子”。今夜在雨幕中,在我心头的“君子”是我的恩师——张乘健先生。
他卷曲的头发自有一种疏狂,一种魏晋时代人物的风范。抽烟的样子,洒脱自在。他对着你说话,目光灼烈而富有神采。你在路上看见他,那步子里又富有民国时代慢条斯理的风度。
我入温师院,选了他的课,是讲《红楼梦》。有一回课上,张老师讲到佛学。下课后,我跟上张老师,请教佛学的入门书。张老师不慌不忙,笑着问我身上是不是生了什么病或者有难言之隐。当时,就觉得张老师通人心。一个青年人,何以问佛,大多是求解脱。我的情况确实如张老师所料。
我的毕业论文没有找本系的老师指导,找的就是当时在政史系的张老师。张老师推荐的是苏曼殊。我就读苏曼殊的小说和传记。
初读苏曼殊,他的传奇色彩和才华我闻所未闻。这位“情僧”短暂的一生,实在令人惊叹和嘘唏。拟了大纲,去找张老师,张老师说了些什么,早就忘记。告别时,他随手拿来一个信封,用一支钢笔“刷刷刷”地写了一手漂亮的字:性海本无师。那意思大概就是,以后的事自己去悟吧。
而后,不知瞎忙些什么,没悟出多高深的见解,多宏大的叙事。无非是知晓了一些佛法的皮毛,然后把苏曼殊以及他小说中的人物和佛法做了一些联系。结合对生命诗学的一些浅见,作了一篇小论文。实际上是企图通过苏曼殊为自己寻找一个生命的出口而已。
张老师看了,笑着说,可以吧!然后说,改天抽个时间,找几个同学喝顿酒。我们早知道,张老师被称为“温州学界三奇士”之一,主动要和我们喝酒,我们当然是欣喜又期待的。
有时候,常常会这样想:一个人去了,但他在你心上,便不是真的去了。你也仿佛没有太多悲伤。他活在你心上,就像在你身边一样。
张老师于2013年4月21日因肺癌离世,享年七旬。
送张老师“上山”那一天,我从平阳赶到温州,与李君会合,一同前往殡仪馆。天降大雨,是一种送行的氛围。张老师躺在厅中央,永远闭目了。两边各式花圈和花篮,难以尽数。生前的亲朋好友、弟子门生四方赶来,灵前哀悼。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孙老师主持告别仪式,对张老师做出中肯的评价,大致是介绍成就和为人。
接着是张老师的儿子张抱一先生讲话。现在我也只记得一句,那就是:“我的父亲是一个赤诚的人,如今世上这样的人又少了一个。”
张老师说话爱激动,这是人所共知的。讲到激动处,手就挥舞起来。
我们都爱张老师的这个样子。
我和李君去看望张老师,张老师当时租住在下吕浦。家中大约是狭窄的,一个小书架就在客厅中,书也不多,不像我的另一位老师,进去除了床就是书了。
不过,我知道张老师的书,一在图书馆,二在脑海中。他的学问之大,我们实在不知。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张老师年轻时曾跟随麦僖曾先生习过英文,并且翻译过许多英美文学作品。而在给卢礼阳先生的《温州山水诗选》序中说:多年来我的研究所涉及的地域颇广,涉及殷墟周原,涉及唐代的长安、明代的南京、清代的北京,甚至涉及古印度的曲女城、俄国的圣彼得堡、美国的费城、意大利的突尼斯……张老师的广泛涉猎从这里可见一斑。我曾听过张老师的几场讲座,举重若轻,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皆是妙语。
张老师通文史哲,实在是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张老师不是科班出身,他原在一个副食品公司上班,业余时间研究学问,這实在是令我们引以为傲并大受鼓舞。我们不做学问,但也知道做学问是怎么回事。
后来,张老师几经周折调入师院编报授课,我们因而有幸认识。
那晚,张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比如:谁谁躲在一个山洞里,有一个士兵在外面喊:“里面有人吗?”里面不敢答应。士兵就说:“没有就扔炸弹了。”里面忙喊:“有人,有人!”说完,张老师就哈哈大笑起来。再比如:一个人逃到孔子碑林里,外面的军官因为尊敬孔子,就命令不要进去搜查了。说完,张老师又笑起来。我们听得入迷,那发着光的眼神和挥舞的手,至今仍在我脑海里。我们待得很迟,师母回来,给我们煮了点心。我们边吃边继续听张老师给我们讲这些奇闻趣事。
在温师院最受欢迎的老师名单中,常见张老师的名字。他的博学、风趣以及赤诚之心深受师院师生喜爱。
早在张老师离世十年前,他就和我们说,正在干一件大事。如果活到七十岁,还可以再干十年。那时,张老师雄心勃勃的样子鼓舞到我。
这件大事便是《周易本事》的写作。张老师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这本书的出版,那是他毕生的心血。师母在此书出版之际的回忆有两点令我感慨尤深,一是张老师经常夜半突有灵感,便叫醒师母,和她讲对某一个卦象的发现。二是常和师母说,《周易》蕴含着天地的神秘,人如果靠近这个神秘,就会有厄运。神的秘密岂是人所能接近的啊!
但张老师终究完成了对这一神秘之书的带有独特见解的写作。
《周易本事》最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张老师天上有知,当欣慰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