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遗事

2020-09-02 06:23冯积岐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岐山县陈忠实祖先

冯积岐

我在中共凤翔县委挂职任副书记的第二年夏天,陈忠实老师去宝鸡市,顺道来看望我。那天午饭后,我陪陈老师去了一趟周公庙。周公庙是周王朝的奠祭之地,是《诗经》成为“卷阿”的地方;因为,北边靠山,东西两边是塬,只有南边畅开,所以,《诗经》上把周公庙的地理特性概括为“飘风自南”——吹什么風,都是南风。

从南门进去,站在周公殿前,陈忠实老师念了一遍门楣上的对联:制大礼作大乐并勘大乱大德大名垂宇宙,训多士诰多方兼膺多福多才多艺昭日星。陈忠实老师说,这对联作得好。他一看对联,大写着“冯拱辰作”几个字,他回过头问我:“这冯拱辰是不是你们冯家人?”我说,是的,是我们冯姓人家的祖先,已经作古百年了。陈老师一笑:“难怪,难怪……”我告诉陈忠实老师,周公庙的召公殿、姜塬殿等几个大殿的对联,都是冯拱辰老先生所作。

祖父活着的时候告诉我,冯拱辰和我们这一门系远一点,但有共同的祖先。论辈分,冯拱辰比我的祖父高一辈。清朝光绪年间,冯拱辰中了举,是冯姓人家第一个举人,因此,我们村里的人都将冯拱辰称为冯老爷,表示对他的尊重。祖父说,冯拱辰的家境并不好,不是家徒四壁的穷人,但也不富裕。年轻时的冯拱辰也在北山里割过柴,去集市上卖过柴。冯拱辰聪颖好学,读过的书,过目不忘,写一手好字,作一手好文章。他中举之后,家境才有了改善。

命运弄人。冯拱辰在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中举之后的冯拱辰,在我们岐山县的县府当差,清代和民国年间的《岐山县志》上并没有记载冯拱辰是什么官职。冯姓的后辈人只是猜想,他可能只是文书一类的职员。据我们村见过冯拱辰的老一辈人说,冯拱辰高个子,大身坯,国字脸,他性格耿直,脾气很大,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但为人很善良。中举没多久,冯拱辰的厄运来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关中大旱,八百里秦川一派凋敝,两料子(指两季)庄稼全都旱死,饿殍遍地,岐山县的赈灾由冯拱辰负责。冯拱辰组织骡马队,从秦岭腹地给岐山的灾民驮运黑豆。大旱还没有结束,同僚就状告冯拱辰贪污受贿。

祖父活着的时候跟我说过,当时,有骡子有驴的庄稼人都争着去秦岭山中驮粮,驮一趟黑豆,不但在路上有饭吃,还可以挣来脚户钱。因为驮粮的人数有限,有些人要争着去,就给冯拱辰送一二升粮食。祖父说过,冯老爷没有亏过咱陵头村一个人,陵头村有骡子有驴的人家都可以去驮黑豆,去挣脚户钱,冯拱辰没有要过村里人一粒粮食。

不知是同僚之间相互倾轧,夸大事实,还是冯拱辰真的贪污受贿了,指控冯拱辰的状子送到了省府,省府将冯拱辰贪污受贿一案上报给了慈禧太后。1900年,西逃到陕西临潼的西太后焦头烂额,坐卧不宁,心乱如麻。也许,省府的官员将冯拱辰贪污受贿一案还没有说完,西太后就烦乱地吐出了两个字:赐死。

祖父活着的时候说过,光绪二十七年(1901)春天的一天午后,有人听见街道上有马蹄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跑出家门,看个究竟,只见两个官兵骑着马,到了冯拱辰院的院门前,下了马,径直进了冯拱辰家的院门。不一会儿,两个官兵出来了,冯拱辰家里哭声大放。据说,官兵宣读了圣旨之后,冯拱辰摘下衣服上的两个金纽扣,吞咽下去自杀了。四十岁上下的冯拱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说起冯拱辰,祖父曾经用一句话给这位祖先盖棺定论:“冯老爷这人德行不太好。”我们那里的人,把做人的德行看得很重,人凭德行而在于世。因此,祖父的口气里对冯拱辰这位祖先有轻蔑的意味。

冯拱辰有一儿一女。儿子死于北伐战争,女儿在接下来的民国十八年(1929)的关中大旱中病饿而死。祖母曾经给我说过,她见过冯拱辰的女儿。那年冬天,很冷很冷,冯拱辰的女儿趴在东城墙的边上,一只脚上有鞋,一只脚上没有鞋。村里人看见的时候,已经僵硬了,不知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冯姓人家将冯拱辰的女儿抬进冯家的坟地里软埋了。从此,冯拱辰这一门就绝户了,空落落地留下了一座青砖砌墙、青砖墁院,雕梁画栋的四合院子。

这座四合院子至今还残留在陵头堡子里,冯拱辰的名字至今挂在距离陵头村三里路的周公庙内的门楣上。

责任编辑:蒋建伟

猜你喜欢
岐山县陈忠实祖先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乌龟: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我的识字小秘诀
始祖鸟不是鸟祖先
我们的祖先是条鱼
难以阻挡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参考资料
陈忠实与我的家事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