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2020-09-02 02:32:46李旭丹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瘘尿激酶动静脉

李 静 李旭丹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常见治疗方法,而在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通常会出现动静脉瘘血栓。动静脉内瘘是常用的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可导致影响透析功能丧失[1]。临床通常采取动静脉内瘘切开取栓及近端内瘘重建等方法,但血管损伤较大。本研究探讨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80 例,根据溶栓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 例,年龄61~77 岁,平均(65.13±2.26)岁;透析时间2~124 月,平均(52.84±2.65)月。对照组男性 23 例,女性17 例,年龄61~78 岁,平均(65.21±2.66)岁;透析时间2~123 月,平均(52.24±2.11)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触诊未扪及震颤,可扪及条索感,听诊杂音消失;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中断、有血栓形成。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2)合并严重心功能障碍;(3)合并精神疾病;(4)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外周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用30 万U尿激酶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 h 内滴注完毕。观察组患者选择瘘静脉靠近血栓处为穿刺点,朝向血栓方向应用尿激酶微量泵泵入,用30 万U 尿激酶加入20 ml生理盐水在微量泵泵注动静脉管路,1 h 内泵注完毕。

1.3 观察指标

每0.5 h 进行一次听诊,观察所有患者内瘘血管中杂音情况并监测血压。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局部肿胀、鼻出血及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例数及溶栓成功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瘘管通畅,血栓完全消失为溶栓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和Fisher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局部肿胀和鼻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牙龈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2 溶栓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率90.00%(36/40)高于对照组患者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

3 讨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最常用和最理想血管通路。内瘘血栓的形成是内瘘失败重要原因,需要再次插管或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极大身体痛苦。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后早期血栓形成和闭塞多与手术操作有关,如血管吻合不良、变形打折、血肿压迫等;晚期血栓形成与穿刺后压迫不当、血液高凝状态、低血压等因素有关。因此,内瘘血栓预防性护理除健康教育外,还应注意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包扎过紧、压迫时间过长,避免过度超滤。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应密切观察血管杂音或震颤减轻或消失情况,观察内瘘红肿疼痛情况,观察透析期间血流量是否不足,加强预防性健康教育和护理,做到早期发现和预防血栓形成[2-4]。

溶栓药物常采用尿激酶、链激酶和纤溶酶,由于纤溶酶价格较高,链激酶会引起过敏、抗药性等不良反应,因而尿激酶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溶栓剂。尿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能特异性地切割血浆中560 位精氨酸和561 位缬氨酸之间的肽键,充分激活纤溶酶原,从而达到溶血目的,纤维蛋白溶解后既有溶栓作用又能起到抗凝作用[5]。目前,尿激酶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栓和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血栓形成需要及时溶栓,因急性血栓没有组织化,尿激酶具有很高的溶栓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栓成分会发生明显变化,溶栓再通率明显降低。溶栓时从动脉血栓部位上方注射药物,尿激酶可继续作用于血栓部位,并能保证药物与凝块接触的浓度,溶栓药物浓度越高,与血栓接触时间越长,溶栓效果越好。不过,局部溶栓需要从桡动脉血栓形成部位上方2 cm 处用针刺入,而溶栓成功的关键在于动脉穿刺成功[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局部肿胀和鼻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龈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为微量泵可以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外周静脉滴注的剂量在器官耐受性范围内,大剂量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8-9]。微量泵是一种能准确、均匀、连续地将少量药物溶液泵入患者体内,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患者体内药物浓度的新型医疗器械,它具有连续性好、调整迅速、操作方便等优点[10-11]。与人工注射或输液相比,微泵注射具有恒速注射时间长大于24 h,给药剂量低,给药准确,维持准确的血药浓度,提高药效和安全性,操作简单,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医疗质量等优点[12-13]。微量泵的应用可确保药物浓度的有效性,切实增强患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药物可持续平稳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并能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和滴速,既保证了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又减轻了患者的心脏负担,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因用药过多、滴速过快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14]。

综上所述,应用尿激酶微量泵泵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较好,溶栓成功率高且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内瘘尿激酶动静脉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9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1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