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历史系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2012年4—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发现的36个周代土墩进行了抢救发掘。该土墩墓群有一墩一墓、一墩多墓和空墩三种形制。其中D2为一墩三墓,M1、M2、M3皆为竖穴浅坑式,M3墓底铺有石棺床。随葬品有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原始瓷碗、夹砂陶鼎等。D2墓葬年代为春秋早中期,这也是灰山土墩墓群的主体年代。此次发掘为皖南土墩墓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灰山土墩墓群位于安徽省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东北300米的山腰上,南距宁国市区约5千米。该地处于皖南山区面向沿江平原的山前丘陵地带,墓群在南北向山脉牛头山西侧的半山腰上,山脉东侧山脚下即为水阳江(图一)。2012年4—10月,因宁国港口工业园平整土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部分学生联合对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周代土墩36个,有一墩一墓、一墩多墓和空墩三种形制,以一墩多墓为主(22个)。现以2号墩(编号NGHD2,以下简称D2)为例,介绍如下。
图一// 灰山土墩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D2整体呈馒头状,现存高度约2.5米,四周坡度较平缓,墩底形状略呈椭圆形。土墩底部南北长径24.7、东西短径18.7米,墩底面积约363平方米。发掘采用四分法,以土墩中心为基点布正南北向和正东西向隔梁各一条,隔梁宽0.4米,将土墩分成四个部分进行发掘。
D2堆积共分6层(图二)。
①层:黄褐色表土,厚0~0.47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植物根系,出土一晚期瓷碗底。
②层:浅黄色土,距地表深0~0.47、厚0~0.55米,土质疏松,包含物极少。此层下发现1座墓葬,编号D2M1。
③层:黄褐色土,距地表深0.45~0.9、厚0~0.46米,土质致密,夹杂大量小黑土粒。在土墩东北部出土一件硬陶碗。此层下发现1座墓葬,编号D2M2。
④层:浅灰褐色土,距地表深0.8~1.2、厚0~0.63米,土质致密。此层下发现1座墓葬,编号为D2M3。
⑤层:浅黑褐色土,距地表深1.2~1.7、厚0~0.68米,土质致密,包含物极少。
⑥层:红褐色土,距地表深1.6~2.0、厚0~0.58米,分布于土墩中心,土质致密,较为纯净。
⑥层下为生土。
图二// D2平、剖面图
硬陶碗 1件。D2③︰1,灰褐胎。直口,方唇,折腹,上腹微收束,下腹斜收,平底内凹。器内壁有轮痕。口径16.3、最大腹径17.3、底径8.8、通高5.1厘米(图三)。
D2共发现墓葬3座,分别开口于②层、③层及④层下。出土器物18件,均为陶瓷器,有原始瓷、印纹硬陶、夹砂陶三大类,以原始瓷和印纹硬陶为主,有少量夹砂陶鼎。
1.墓葬形制
图三// 硬陶碗(D2③︰1)
D2M1位于土墩东南部边缘,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③层。长方形竖穴浅坑墓,推测头向靠近土墩中央,方向336°。直壁平底,墓口稍倾斜,西北略高。墓长 2.5、宽 1.23~1.28、深 0.35~0.49米。墓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松软。未见人骨、葬具痕迹(图四;封二︰1)。
2.随葬品
共3件,全部为原始瓷碗,成一列分布在墓坑近西壁处。
原始瓷碗 3件。灰白色胎。方唇,折腹,上腹收束,下腹弧收,平底内凹。青色釉,器表施釉不均,有脱釉现象。D2M1︰1,近直口。内壁有较粗的轮痕,外底有弧线切割痕。口径11.8、最大腹径9.2、底径7、通高3.8厘米(图五︰1)。D2M1︰2,侈口。内壁有细密的轮痕,外底有弧线切割痕。口径11、最大腹径10.5、底径5.8、通高3.7厘米(图五︰2)。D2M1︰3,敞口,唇面有一周凹槽。内壁有细密的轮痕,外底满布切割形成的偏心涡纹。口径13.6、最大腹径12.9、底径7.8、通高5厘米(图五︰3)。
1.墓葬形制
图四// D2M1平、剖面图
图五// D2M1出土原始瓷碗
图六// D2M2平、剖面图
D2M2位于D2西北部,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墓坑西北部被晚期扰坑打破。长方形竖穴浅坑墓,推测头向靠近土墩中央,方向165°。墓坑直壁平底,墓口东南高,西北低,呈簸箕形朝向墩外。墓坑残长1.5~1.8、宽0.92、深0.14~0.34米。墓内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松软。未见人骨、葬具痕迹(图六;封二︰2)。
2.随葬品
D2M2出土随葬品共6件,5件分布在墓底,包括3件原始瓷碗、1件原始瓷罐和1件夹砂红陶鼎,另有1件印纹硬陶罐残片发现于扰坑内。由于随葬品靠近扰坑,组合或不完整。
原始瓷碗 3件。灰白色胎。敞口,方唇,折腹,上腹外撇,下腹斜弧收,台状平底微内凹。外底满布切割形成的偏心涡纹。青色釉,脱釉严重。D2M2︰1,器内、外壁有细密的轮痕。口径12.3、最大腹径11.7、底径5.3、通高4.2厘米(图七︰1;封二︰5)。D2M2︰2,内壁可见较密的轮痕。口径12.4、最大腹径11.4、底径5.5、通高4.1厘米(图七︰2;封二︰6)。D2M2︰4,唇面有浅凹槽。器内壁有较粗的轮痕。口径12.4、最大腹径11.6、底径5.5、通高4厘米(图七︰3)。
原始瓷罐 1件。D2M2︰3,灰白色胎。敛口,方唇,圆折腹,平底内凹。肩部对称贴塑一对双弦耳。器内壁有较粗的轮痕,外底满布切割形成的偏心涡纹。酱青色釉,施釉不均,釉色斑驳,有聚釉现象。口径8.1、最大腹径12.5、底径7.2、通高7.5厘米(图七︰4;封二︰7)。
夹砂红陶鼎 1件。D2M2︰5,仅存口部残片。夹砂红陶,微敛口,宽折沿。口径约27厘米(图七︰6)。
印纹硬陶罐 1件。D2M2︰01,扰坑中出土,仅存口部和底部残片。灰胎。侈口,方唇,鼓腹,平底,肩部对称贴塑一对双弦耳。器身压印小方格纹,近底部一周纹饰被抹去。口径11.4、最大腹径19、底径15.3、残高12.3厘米(图七︰5)。
1.墓葬形制
D2M3位于D2中心略偏西南处,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层。推测头向靠近土墩中央,方向306°。长方形竖穴浅坑墓,直壁平底。墓口较平,墓底设石棺床,由大小不等、厚薄不均的石板平铺而成。墓坑长3.5~3.6、宽2.04~2.25、深0.45米。墓内填土呈黄褐色,未见人骨、葬具痕迹(图八;封二︰3、4)。
1.D2M1(南—北)
2.D2M2(东南—西北)
3.D2M3在土墩中的位置(南—北)
4.D2M3(南—北)
5.原始瓷碗(D2M2︰1)
6.原始瓷碗(D2M2︰2)
7.原始瓷罐(D2M2︰3)
2.随葬品
D2M3出土随葬品共9件,包括3件原始瓷碗、3件印纹硬陶罐、1件印纹硬陶瓿和2件夹砂红陶鼎。除印纹硬陶瓿外,均放置在墓坑东北角。
图七// D2M2出土器物
原始瓷碗 3件。D2M3︰1,灰白色胎。直口微敛,方唇,唇面有一周浅凹槽,弧腹,近底处直收,平底。器内壁有较粗的轮痕。青色釉,施釉较薄。口径11.8、底径7、通高3.8厘米(图九︰1;封三︰1)。D2M3︰2,灰白色胎。直口,方唇,弧腹,台状平底,底缘外侈。器内壁有较粗的轮痕。青黄色釉,施釉不均,有聚釉现象。口径11.2、底径6、通高3.5厘米(图九︰2;封三︰2)。D2M3︰7,灰白色胎。子口,尖圆唇,弧腹,台状平底微内凹,底缘外侈。器内壁有较粗的轮痕,外底满布切割形成的偏心涡纹。青色釉,施釉不均,有聚釉现象。口径10.4、底径5.9、通高3.6厘米(图九︰3;封三︰3)。
印纹硬陶罐 3件。D2M3︰4,灰胎。侈口,卷沿,尖唇,束颈,鼓肩弧腹,平底内凹。肩部对称贴塑一对泥条半环形耳。口沿及颈部饰数周轮弦纹,肩部拍印叶脉纹。腹部偏上处拍印横向叶脉纹,下腹拍印米筛纹,近底部纹饰被抹去。口径12、底径13.6、通高12.5厘米(图九︰4;封三︰4)。D2M3︰5,灰胎。侈口,卷沿,尖唇,沿面有一周浅凹槽,短颈,鼓肩弧腹,平底内凹。肩部对称贴塑一对半环形耳。颈部饰数周弦纹,肩部拍印竖向叶脉纹,上腹部拍印横向叶脉纹,下腹部拍印席纹,近底部纹饰被抹去。口径12.1、底径14、通高12.3厘米(图九︰5;封三︰5)。D2M3︰6,灰胎。直口,尖唇,短束颈,鼓肩弧腹,平底内凹。肩部对称贴塑一对半环形耳。肩部饰数周轮弦纹,其下拍印竖向叶脉纹,腹部拍印席纹,近底部纹饰被抹平。口径13.1、底径14.6、通高11.3厘米(图九︰6;封三︰6)。
印纹硬陶瓿 1件。D2M3︰8,灰胎。微侈口,方唇,短束颈,鼓肩略折,平底微内凹。肩腹部拍印席纹,近底部纹饰被抹去。口径10.4、底径11.2、通高8.8厘米(图九︰7;封三︰7)。
夹砂红陶鼎 2件。D2M3︰3,夹砂红陶,敛口钵形,圆唇,圆鼓腹,圜底,横装扁足,足尖残断。上腹部有两个较小的对称横鋬耳。口径16.8、通高9厘米(图九︰8;封三︰8)。D2M3︰9,夹砂红陶,直口盆形,厚方唇,斜直腹,平底,横装扁足。口径16.8、底径14、通高6.6厘米(图九︰9;封三︰9)。
1.原始瓷碗(D2M3︰1)
2.原始瓷碗(D2M3︰2)
3.原始瓷碗(D2M3︰7)
4.印纹硬陶罐(D2M3︰4)
5.印纹硬陶罐(D2M3︰5)
6.印纹硬陶罐(D2M3︰6)
7.印纹硬陶瓿(D2M3︰8)
8.夹砂红陶鼎(D2M3︰3)
9.夹砂红陶鼎(D2M3︰9)
D2内三座墓葬D2M1、D2M2、D2M3开口于不同的层位,年代应有先后。
D2M1出土的3件原始瓷碗,形态与浙江德清独仓山出土的B型II式原始瓷碗[1]、长兴便山第四期出土的原始瓷碗[2]接近,具有春秋中期流行的原始瓷碗特征,推测M1年代为春秋中期。
D2M2出土的原始瓷罐与德清火烧山瓷窑址II区出土的原始瓷A型罐[3]形态接近,推测M2年代与其相仿,为春秋中期偏早。
图八// D2M3平、剖面图
D2M3出土的3件原始瓷碗与江苏溧水凤凰井M2、M1出土的瓷碗形态接近,后者年代简报定为春秋早期[4];D2M3出土的钵形鼎(D2M3︰3)与江苏高淳马粟出土的钵形鼎(GGIIM4︰5)[5]形态接近,年代也在春秋早期。故推测M3的年代应在春秋早期偏晚。
从墓葬形制看,皖南地区过去发现的土墩墓多为西周时期,一墩多墓的墓葬形制发现不多,而在宁镇地区和太湖—杭州湾地区较为常见。此次发掘的土墩墓年代为春秋时期,一墩多墓的情况比较普遍,表明春秋时期皖南土墩墓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上述两区的趋同性。
从随葬品看,三座墓均以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器为主,是土墩墓随葬器物的一般特征。比较D2三座墓葬出土的原始瓷碗,与宁镇地区和太湖—杭州湾地区同时期土墩墓出土的同类器物特征一致;D2M3出土的夹砂钵形鼎与宁镇地区同时期出土的同类器近似,两地在文化特征上可能更为接近。M2、M3随葬的印纹硬陶罐,肩部均贴塑双耳,这在上述两区同时期的硬陶罐中并不多见,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皖南沿江地区南陵千峰山较早的西周时期土墩墓中硬陶罐流行双耳[6],二者或有一定的联系。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王峰;发掘人员有丁太平、袁四方、王庆华、王灯良、李化、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王箐老师及2010级的部分学生;绘图亢艳荣;摄影程京安。)
图九// D2M3出土器物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独仓山与南王山——土墩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20—21页。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长兴县便山土墩墓发掘简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1980~1990)》,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8—169页。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95—96页。
[4]刘兴、刘建国:《溧水凤凰井春秋土墩墓》,《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
[5]南京博物院:《江苏高淳县顾陇、永宁土墩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6)》,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19—230页。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考古》198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