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海大学商学院
“供需”的概念本身产生自经济学,供需矛盾的平衡程度往往作为经济水平发展的衡量指标之一。从教育供需关系的微观视角来看,教师和学生属于教育和被教育的主体,分别扮演着供给和需求的角色[1]。只有教育的实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
在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辅导员被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本科生导师对学生有教育和指导的义务,更多专注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2]。二者在职责中侧重不同,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一致。
大学生作为具有思想的个体,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对于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会投射到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身上。本文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半结构化讨论进行调研,初步掌握了大学生成长需求的总体情况。
本次研究面向H大学s学院本科生,发放线上问卷409份,回收有效问卷406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大学期间的自我发展需求按照强烈程度依次是学业指导、综合能力提升指导、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
半结构化讨论,组织不同性别、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2个讨论组,进行前测,主持人提供江苏科技大学大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研究团队制定的38个学校教育重点和33个学生自我养成要点列表,被试在第一次讨论中以“盲选”形成需求。时隔两周进行后测,组织被试在已充分了解要点含义的基础上,重新作出选择。综合两次测试情况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对自我成长的需求有着较为明确的认知。
为了研究“供给”是否能够满足学生“需求”,本文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本科生导师供给相关研究中,面向H大学s学院本科生,发放线上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26份。问卷内容主要包含如何选择导师、导师给予的主要帮助和个人基本信息等。
本科生导师供给情况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结合辅导员供给访谈结果,得出主要在导师选择、意识和专业知识保障、互动沟通以及教师群体互融等四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供需矛盾。
1、“莽撞”选择,忽略师生匹配
在本次研究调查中,仅有28%的被试表示在选择导师前对导师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其余多为学长学姐介绍或其他原因,甚至有34%的被试为“无想法选择”。部分高校在制度和师资力量方面不够完备,大范围存在导师“分配”制度,完全忽略导师选择的环节,违背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初衷。
2、单向灌输,缺少沟通
调查发现,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教育以单向灌输居多,学生沟通交流的成长需求满足效果欠佳。“最近发展区理论”表明,人具有两个发展层次,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未来将会到达的发展水平。未来发展水平的实现,则需要教育者,也就是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在与学生双向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觉其未来到达的水平,并予以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3、单打独斗,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工作分离
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均为教育供给的主体,在与学生这段供需关系中,常为效率低下的“单打独斗”[3]。比如,学生素质拓展相关活动出席的老师往往只有辅导员,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教师往往只出现导师一个人的名字,二者在一些领域呈现出“互不侵犯”的态势[4]。
身份认同理论(Thoits,1992)主要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是人可以根据给定身份的背景和显著性来支配行为。在Gee的身份认同理论中,个体的身份被划分为四个维度——自然身份、制度身份、话语身份和亲和身份[5]。本文结合上文所分析“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学生”教育供需关系矛盾,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如图1,给出提高工作效能的建议。
这里的“自然身份”多指向个体的个性因素,是自然所赋予的,在本研究中可以延伸为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作为个体,其个性上的特征被学生所需要。因此,要科学制定并实施学生和本科生导师的双向选择制度,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了解导师的个性特征、研究方向等,做到师生的个性匹配。
制度身份是外部的权威和权力所给予个体的一种认同,也就是根据一个职位的职业如何履行其职责来划分。对于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要首先明确二者职责,并通过分别建立有效的选聘、培训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来增强其身份认知,有效提高两者的工作积极性[4]。
这里的话语身份是以话语为承载,对制度身份的一种延伸和实践。教师因其教育者的身份需要和学生开展有效沟通,学生的反馈对于教师也非常关键。这便要求学校创设由导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报告会、学术沙龙等;辅导员可借鉴辅导员工作室模式,整合资源,团队协作,通过“一对一”的个性化订制、师生双向选择等方法,促进师生互动由被动变主动[6]。
图1 身份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协同育人建议举措
本文亲和身份强调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之间的亲和团体关系,建议搭建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之间力合作的团队,如学生就业指导团队、创新创业团队和素质拓展团队等[7],使得辅导员在日常事务之外参与到学生学业指导和科研创新中去,本科生导师在指导学生学术活动的同时能够参与学生社团和素质拓展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