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与金融集聚:集聚水平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09-01 01:43:42高士杰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金融业京津冀变量

高士杰

(庆熙大学 技术经营大学院,韩国17104)

0 引言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金融业一直处于各个国家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金融业促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界重点探讨的话题之一.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是集群,金融集聚区也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京津冀金融集聚区是中国三大经济圈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国家十分重视该经济圈的发展,四大国有银行、金融中介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的总部均设立于此.京津冀金融集聚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贡献水平的研究,可以为促进京津冀的发展有很强指导意义.

1 理论背景

自1694年现代金融业产生以来,金融业的集聚现象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受学者的关注.金融聚集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内涵、动因、集聚和扩散方面.Kind(1974)界定为金融中心,认为金融聚集作为是方便了存款与借款之间资金的移动[1].Pandit(2002)则认为金融集群是金融快速流动和集中产生的结果[2].1970年至今,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协作去进行生产活动和交易.集聚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形式,它的发展从最开始的银行局部集聚,到控股公司间集聚,到现在的机构间集聚.北京及周边城市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发展成为金融集聚地.集聚的群体既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服务机构.除此之外,金融功能的集聚也在金融集聚的范围之内.金融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可以看出,在该区域内劳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金融业的繁荣可以提高该地区的资本积累,推动技术革新,从而拉动经济增长,金融集聚通过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推动市场环境与区域经济,通过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当前学术界对产业集聚的研究较为深入,尤其是金融集聚测度方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目前主流测度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特定区域的金融集聚水平测度,其中包括行业集中度、产业集群指数等(高雅静,2012[3];姜冉,2010[4]等).二是依托于距离的金融集聚水平测度,主要有K函数、SP函数等(孙誉嘉,2019[5]等).总结来讲,国内外学者通过细分区域、省份验证了金融聚集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但在金融集聚影响因素上,大多数是基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对金融集聚变化过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探究较少,并且现有研究成果存在地域差异特性,对京津冀区域开展合作的指导性较弱.鉴于此,本文首先根据文献研究梳理京津冀地区金融集聚水平测算方法,探究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及贡献水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陆军,2014[6])图1 索洛增长模型下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

2 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水平测算

金融集聚方式包含着金融机构的集聚和金融资源的集聚,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内金融机构向特定区域的集中,在该区域内表现出极高的活跃度.根据文献研究,本节选取金融相关率来衡量京津冀区域金融业的集聚水平,其代表着某段时期内社会金融的活跃度在经济活跃度上的占比,社会金融的活跃度可以用金融资产的总额来代替.计算公式如(1)所示:

(1)

其中,FIR代表的是金融相关率;Fτ表示在时点τ上金融工具未清偿的市场价值;Wτ表示在时点τ上国民财富的市场价值;α表示时段内GNP与时段末年GNP之比;yτ表示时段末年GNP;ε表示金融工具发行总额与GNP之比;(1+υ)是估值调整项.

在本研究中,为了衡量金融业的集聚水平,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故简化了计算公式,如(2)所示:

(2)

其中,S表示京津冀区域各城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L表示京津冀区域各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表示京津冀区域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

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各城市地区的相关数据依次代入公式(2),得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各个城市近十年的金融集聚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态势.其中北京、石家庄、秦皇岛、衡水等市近几年出现了持平甚至下行趋势,天津、张家口、廊坊等金融集聚效果不明显的城市在近几年也呈现急剧上涨趋势.这说明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下,金融集聚水平较好的城市正在协助其他城市共同发展,从而减少两极分化现象.另外,北京市在2009年至2014年金融集聚水平趋于平缓,2015年金融集聚水平激增,2016年保持稳定,天津市和河北省情况也类似,2012年至2018年金融发展增速均匀.这个结果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结果,在协同发展的推动下,天津市和河北省的金融集聚水平显著增长.

表1 2008~2018年京津冀区域城市金融集聚水平

3 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水平影响因素

由上文测算结果可以得知,京津冀区域金融业的发展呈现集聚趋势,本节主要探讨京津冀区域主要影响金融集聚的因素及贡献水平.建立相关关系模型,对解释变量(主要影响因素)和被解释变量(金融集聚水平)的相关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

根据金融集聚的定义,金融集聚包含着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的集聚.由于京津冀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仍占据主导地位,故以京津冀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比值(即金融相关率)来衡量金融集聚程度.

2)解释变量

有关金融集聚的因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一,金融基础.从市场经济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经济基础往往与金融发展呈现密切的互动关系.参考冯林(2016)[7]对金融基础的衡量做法,选用人均储蓄余额来代表经济基础.第二,政府干预.分税制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和决策权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财政分权,这也使地方政府产生了干涉金融的动力和能力.本文参考师博(2013)[8]等采用地方财政预算支出/GDP来表示政府干预.第三,对外开放水平.外来资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外来投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金融产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因此本文使用京津冀区域各城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全市)作为衡量对外开放水平的指标,第四,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金融集聚的基础性因素,较高的人力资本可以推动文化与制度创新,从而加剧金融集聚水平.参考姚徳龙(2008)[9]对人力资本的衡量做法,本文选用京津冀区域各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全市)作为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指标.

3)数据来源

数据均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2018年).近十年的样本数据为150组,其中包含缺失解释变量数据7组.

3.2 实证分析

根据先前研究成果(茹乐峰,2014[10];等),采用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来度量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计算公式如(3)所示:

(3)

其中β代表相关系数,X与Y分别代表着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样本向量,μ代表着样本的平均值,σ代表着样本的标准差.在结果中,如果两个变量呈现正相关,那么相关系数的数值应该高于0;反之则低于0.相关系数数值的绝对值越趋近于1代表着相关性越强,反之相关性越弱.

如表2所示,通过对相关系数的分析,可以得知金融基础对金融集聚的影响最大,政府干预对金融集聚影响最小.其中金融基础、政府干预、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京津冀区域的金融集聚发展水平,故保留全部解释变量进行进一步分析.

利用Stata对上文中4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金融相关率(FIR)之间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参数估计采用常用的最小二乘估计.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如下:模型复相关系数R=0.911,决定系数R2=0.844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点的拟合程度较好.

表2 皮尔逊相关系数

表3 回归方程模型摘要

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方差分析表中F=113.203对应的P值为0.000,表示回归方程显著性非常好,说明解释变量整体上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很强.

表4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到大部分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为正数,且95%的置信区间为正区间,符合相关性和金融学意义的真实预期.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金融基础、政府干预、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上述变量在整个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对金融集聚发展程度的正向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金融基础,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政府干涉.所有解释变量VIF均小于5,说明均通过共线性诊断,解释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

表5 回归方程系数

总的来说,在金融集聚之下,越来越多的金融从业人员集聚在城市中,可以使当地金融业获得较大的发展;而金融人才集聚,城市经济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劳动力薪资水平的提升,而在金融集聚的过程中,也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教育水平必然获得发展.同样,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整个城市信息化水平必然获得提高.金融集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才也会集聚,也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开放度.

4 主要结论与发展建议

4.1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2008年至2018年的金融截面数据,对京津冀金融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对影响京津冀金融集聚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采用金融相关率对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阐明了京津冀格式金融经济联系量以及格局演变.总体来说,近十年来北京市金融发展领先于其他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有向河北、天津转移的趋势,并逐渐趋同.2010~2014年,北京金融集聚水平明显增高,但天津和河北两地仍然没有改善.2015年至今,三地金融集聚差逐渐降低,三地金融业协同发展又了明显的改善与促进,可以预见未来三地金融集聚水平将进一步趋于一致.

2)探究了金融基础、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4个潜在影响因素对金融集聚的贡献水平.利用Stata软件,建立回归模型,最痛通过模型检验表明了金融基础、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对金融集聚水平影响显著,显著性依次递减.

4.2 发展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

1)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京津冀区域各个城市之间的合作和政府协调,夯实经济基础并提高政府的干预水平.北京市发挥经济和产业优势,提高关联效应,加强金融信用体系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发挥主体优势,提高区域整体金融集聚水平.

2)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金融深化的过程当中,京津冀金融机构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改革,积极调整产权的结构问题,实现各城市之间互联互通.并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外来资金,使其在整个区域内发挥金融集聚水平更强的正向作用.

3)提高京津冀区域教育水平,发挥人力资本对创新、创造的基础性作用,为京津冀区域的金融集聚水平提高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金融业京津冀变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PYRAMID PAINS
汉语世界(2016年3期)2016-11-16 08:20:37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